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18章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6460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18章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18章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7、18章测评 (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18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们常看到一些蜘蛛(园蛛)结网,网上粘住一些昆虫,这些昆虫就成了园蛛的“美味佳肴”,说明园蛛的食性是()A.杂食性B.植食性C.肉食性D.腐食性2.下列动物属于鸟类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A.麻雀B.褐马鸡C.扭角羚D.野鸭3.下列动物的行为对人类有利的是()A.苍蝇舔食垃圾B.蝗虫吃农作物C.蚊子吸血D.青蛙捕食农田里的昆虫4.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兔子吃草,狐吃兔子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5.保护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的珍稀动物,最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B.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C.迁地保护D.不进行人为干预6.野生的动植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正确的是()A.经批准即可开发利用B.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有计划地利用C.使用小网眼的鱼网将大鱼、小鱼一起捕获D.全面禁捕、禁渔7.某大型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小鸟蛇B.图中的6种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水稻重新利用C.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水稻储存的能量D.小鸟与蜘蛛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A.能制造有机物B.能帮助植物传粉C.维持生态平衡D.为人类提供食物9.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B.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10.下列各种行为,哪一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A.偷伐国有森林中的树木B.大量引入外国的草坪C.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流D.猎杀野生象获取象牙11.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B.真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还能致癌C.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D.腐生细菌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12.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有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身体强壮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C.秋天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13.下图为几种生物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来制面包和酒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的是D.与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4.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光合作用B.图中表示呼吸作用C.动物能完成图中所示过程D.动物能完成图中所示过程15.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是()16.下列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腐生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B.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C.营寄生生活的细菌,靠吸收活的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生活D.营自养生活的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来生活17.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发酵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B.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C.用冰箱冷藏食品是因为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D.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防止食品腐败,可以大量使用18.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单细胞生物B.有些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9.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20.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肥力,这是因为()A.豆科植物能将它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分解到土壤中B.豆科植物能吸引更多的蚯蚓C.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D.豆科植物能杀死土壤中的细菌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3分)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这就形成了。(2)图中的植食动物是和,肉食动物是、和。(3)此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4)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后。(5)人们为了保护牧草而大量捕杀老鼠,这项举措给这个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22.(10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保护区内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23.(7分)在一片水稻田中,昆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长度分别表示上述三种生物的能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能量越多。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生物:A;B;C。(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填生物名称)(3)如果大量捕食青蛙,该生态系统中数量会明显增加的生物是,明显减少的生物是。(填生物名称)24.(10分)为了观察橘皮上的青霉,某班的同学制作了6份相同的培养基,还设计了3种实验方案,如下表:方案接种前的培养基甲组乙组方案一未作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方案二甲组进行了灭菌处理,乙组未进行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方案三甲、乙两组都进行了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青霉在自然条件下接种青霉(暴露在空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方案中,哪个方案的实验设计最合理?。请说明理由:。(2)每种方案中的乙组叫组,作用是。25.(12分)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会,原因是。(2)打开玻璃瓶会嗅到酒味,原因是。(3)本实验说明酵母菌具有将葡萄糖分解成和的作用。(4)若将此装置放在冰箱中,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26.(8分)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组的被分解。(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原则。(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参考答案第17、18章测评一、选择题1.C杂食动物以动物和植物为食,如棕熊;植食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牛、羊;肉食动物主要以动物为食,如狼;腐食动物,主要以动物遗体为食。蜘蛛结网捕食昆虫,其食性应是肉食性。2.B3.D苍蝇舔食垃圾、蚊子吸血都可能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疾病,蝗虫直接危害到农作物,这些都会对人类的利益构成威胁。而青蛙捕食的多为农田里的害虫,这一行为对人类是有利的。4.A完整的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5.C6.B7.B水稻昆虫小鸟蛇这条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水稻昆虫蜘蛛小鸟蛇这条食物链有五个营养级;图中所有消费者所需的能量都最终来源于水稻,水稻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着消费者的数量,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应小于水稻储存的能量;小鸟与蜘蛛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图中6种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水稻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利用。8.C9.C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是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A项错误;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核,B项错误;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从活细胞内获取营养物质,C项正确;病毒很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不能用低倍显微镜观察,D项错误。10.D11.D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平菇、香菇等可以食用;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为分解者,如硫细菌、硝化细菌等属于生产者。12.A从题干中看出,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是由于人类的喂养使其失去了锻炼飞翔的机会,所以对池鹭最好的保护方法是避免人类的干扰。13.A14.C图中表示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5.C16.C17.B18.D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项错误。有些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B项错误。有的细菌和真菌进行有氧呼吸,有的细菌和真菌进行无氧呼吸,C项错误。大多数细菌和所有的真菌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项正确。19.B20.C二、非选择题21.解析 动物作为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捕食与被食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赖的,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答案 (1)捕食与被食食物链(2)兔鼠狐蛇鹰(3)5草鼠蛇鹰(4)增加减少(5)破坏生态平衡(答案合理即可)22.解析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物组成成分;动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大多数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归还到大自然中,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途径是就地保护,而就地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 (1)生产者传粉(2)分解者物质(3)自然保护区23.答案 (1)青蛙昆虫水稻(2)水稻青蛙和昆虫(3)昆虫水稻24.解析 评价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案步骤是否合理,是否前后有颠倒现象;变量是否唯一等。答案 (1)方案三因为方案一在接种前培养基未作灭菌处理,会影响实验效果;方案二接种前后设计了两个变量,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方案三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处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在接种前培养基都进行了灭菌处理,实验只设计了一个变量(2)对照对照25.解析 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酵母菌发酵的过程需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若温度过低或过高,则不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答案 (1)变浑浊酵母菌在无氧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3)酒精二氧化碳(4)不会。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低,不利于它的生长繁殖,也不利于发酵作用。26.解析 (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所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2)在方案一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对照组是乙,实验组是甲。(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细菌和落叶类型(或细菌和落叶),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细菌的丙组的树叶会被细菌分解,有腐烂现象,丁组的树叶没有细菌,不会出现腐烂现象。(4)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比较科学的是方案一。(5)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其他条件一般要满足实验进行的基本需要,生物生活需要水,实验中滴加蒸馏水,可以满足细菌生活的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答案 (1)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2)是否接种细菌乙(3)不同树种和是否接种细菌丙(4)一实验变量的单一性(5)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