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6427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情感目标: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方法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本文通过作者对雨的描绘,实在抒发作者的情趣和对人生的态度。这种散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教学宜通过赏析语言和艺术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题目设计不宜过难过死。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 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 今天,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练。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善于通过比较,进行发散思维,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 就让我们利用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吧! 三、作者介绍 刘湛秋,当代诗人。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四、整体感知,鉴赏文章 (一)朗读课文 配乐,教师范读25段,要求同学在听的同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体现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词语。 (二)分小组讨论,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雨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自然、平静 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三)宋代苏轼曾经称赞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样,刘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笔调,饱含深情的笔墨,深刻独到的观察,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现在,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找出一幅幅画面,交流、讨论,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所体味到的四季的雨。 (注:此处可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春雨,但也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操作,不给定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几个基本要素是课文原句、修辞方法、画面描述、艺术技巧等。学生可读、可写、可朗诵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四)师生在充分欣赏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后,再来想象,作为一个能这样细腻地体会身边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该有怎样的一种胸怀?你觉得象你所知的哪一位作家? (注:此处答案灵活多变,强调发散性思维,学生可回答如李乐薇、席慕容等人,只要讲出共同点,言之成理即可。)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重点训练了通过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与想象,自己鉴赏散文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课本是为我们自己以后能够独立地鉴赏文章服务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必局限于固定的题目、答案,要学会自己去寻找美文,鉴赏美文。 六、作业 根据本文所学习的细节描绘的方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夏雨过后的情景,不少于300字。 七、板书设计 因为本课教学设计为多媒体教学,因此,本课板书主要设计为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要体现简洁、实用的原则。板书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