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3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6419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3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3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3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课标要求: 1、 注意关键诗句,理解其内涵。 2、整体感知诗人表达的感情。 3、理解诗中表现出诗人丰富想象的句子。 4、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本诗表达的感情。 5、了解作者,初步感知他的艺术风格。 学法点悟 关于联想和想象: 写诗、读诗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歌靠形象化的语言创造意境,传达情感,读诗也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再现和再创造。那么什么是联想、想象?什么是意境?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事物的相似、相类、相关、对立、因果等关系都可以引起联想。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由事物的相关性产生,而想象则要靠知觉的再加工创造产生。 整体感知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新我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节奏感强。诗人为什么不停地歌唱?“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丰富的内涵? 疑难解析 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歌唱?他的诗是不是一向热情、明朗? 解惑:他为一种全新的生活而歌唱。这首诗与他以前的诗风迥然不同。1938年 何其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在国统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他眼前。诗人全身心投人了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诗人诗风转变后的代表作品。 质疑:“少男少女”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解惑: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也可以理解为“少男少女”就是“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 质疑:如何理解这首诗的语言美? 解惑:这首诗想像丰富,比喻新奇,节奏感强,押韵讲究,既有第一节一口气贯注的排比,也有第二、三节的整散兼顾的诗行。艺术性很强。 语言揣摩 1、“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 诗人把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兴奋和震撼比做“像草一样颤抖”,新鲜、形象。诗人揭示了歌声的来源,乃是“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他想让这些抽象的事物长上翅膀,飞到四面八方去,传达给每一个人,引起感情的共鸣,心灵的共振。 2、“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诗人先把快乐和思想比成声音,又把声音比成“微风”“阳光”,互相构成比喻,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这样的诗句好在以形象写抽象,使快乐这种心理感觉成为一种实在、可感的东西,便于读者理解,有诗的韵味。 3、“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这里暗含诗人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诗人在去解放区以前,思想和创作低沉、压抑。来到延安之后,诗人重新弹奏生活的琴弦,发出的琴声,已经“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而是变得轻快,变得健康。这个比喻与前面的“歌唱”也是相照应的。 4、“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属于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 暗含了另外一层政治意义,即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 研究课题 1、了解何其芳其人其诗。 相关链接:何其芳(19121977)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四川万县人。1929年开始创作,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课余写诗和散文。早期作品表现了对旧社会的不满,也存在唯美主义的倾向。1935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县乡村师范学校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教书和编辑刊物。1938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写出热情歌颂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作品。诗是何其芳先生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色彩。他有诗集汉园集 (与李广田,卞之琳合集)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他曾提出建立新诗格律的主张,并亲自动手编辑陕北民歌选,并为这个集子写了长达万言的代序论民歌,推动了新诗向民歌学习。 2、找一找本诗的韵脚。了解一些诗歌用韵的常识。 相关链接: 在诗歌的各句之末,用相同韵尾、同声调的字(有的不同声调),叫做“用韵”,也叫“押韵”。汉魏六朝的四言诗、五言诗,大都隔句押韵,这是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韵脚放在偶句。汉魏六朝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是句句押韵的,但鲍照的诗中已使用了隔句押韵的方法。唐以后的五、七言诗,一般是隔句押韵的。尤其是近体诗,都把韵脚固定在偶句上;即律诗 在二、四、六、八句,绝句在二、四句。唐以后的古风和乐府,因袭汉六朝的用韵方法,一般是隔句押韵,也有的句句押韵。词和曲的用韵,都规定在词调,曲调上。新诗的押韵,没有严格、统一的要求,较为自由。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首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中比喻的内涵,想象意境,结合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表现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基础巩固集练 一、 字音字义 1、 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颤抖( ) 冷颤( ) 颤栗( ) 颤悠( ) 颤巍巍( ) 2、形近字组词 檀 擅 嬗 膻 3、揣摩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 少男少女: 颤抖: 琴弦: 二、按原诗句填空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我歌唱我歌唱我歌唱三、阅读指导 读诗要注意诗中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如果仅停留在表层字面上,就难以理解诗歌文字的深层含义以及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内涵。要做到这些,了解相关的背景,合理发挥想象是很必要的。 使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使用比喻修辞时,除了本体与喻体要具有某种相同特征外,要尽量使二者不在同类事物中,突出其相似性,避免其相关性,这样才会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联想和比喻有关吗? 联想和想象越丰富,越能产生生动奇特的比喻,在诗歌当中联想和比喻往往是同时运用的。所以,平时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多练笔,相信你也能写出好诗。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把歌声比作“一阵微风”“一片阳光”?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提示:发挥想象,加深理解。 答: 2、使用比喻要注意什么? 提示:通过优秀作品中的成功范例,揣摩、总结。 答: 3、联想和比喻有关吗? 提示:在诗歌当中联想和比喻往往是同时运用的。相辅相成。 答: 五、欣赏评价 1、诗的第一节中“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与“少男少女”是什么关系? 答: 2、第二节的精彩之处是哪几行?为什么? 答: 3、整首诗你最欣赏哪一处,说明理由。 答: 六、拓展阅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探究建议: 这首诗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表达对母校的离情别绪。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语言优美洗练,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最重要的是,作者将这些有机地统一,创造了深邃的意境,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 所谓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诗歌意境的创造基于意象,诗的意象也即诗人的意中之象。“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创造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境象或境界。”从诗的意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我们才能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参考以上提示,反复诵读,加以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