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924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短文二篇教材分析短文二篇选入两篇风格迥异的写景短章,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答谢中书书以清俊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过程与方法】1.诵读教学法。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时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学情分析1.重点:(1)借助诵读,欣赏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同的写景手法。2.难点:(1)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2)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情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其雄伟神奇的景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现其雄奇险拔的奇景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二、预习成果展示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谢中书(500536),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2.文体简介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3.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句子翻译。(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明确: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明确: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步骤二:理清思路,指导背诵1.小组讨论,理清本文结构。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2.学生根据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快速背诵课文。3.检查背诵。抽查两名学生背诵课文,教师做适当点评。步骤三:赏析写景之美,领悟感情1.本文围绕“美”字来铺开,分别写了“峰”“流”“石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你发现本文的美了吗?请根据自己的想象,以“我发现了本文的美”的句式,写几句赏析语言。(出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辉、夕阳、猿鸟、沉鳞,激发学生想象。)教师提示:可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赏析。(1)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评。明确:可这样赏析,如:我发现了本文的结构美。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叙议结合,泾渭分明,脉络贯通。我发现了本文的图画美。画中山水相映,色彩缤纷,高低错落,动静相生。我发现了本文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石壁耸立两岸,五色交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翡翠,自然美不胜收。我发现了本文的语言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沉鳞竞跃”,四字一句,整齐顺口,而结尾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差变化,又如行云流水,随意自然。2.古人善于从一山一川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篇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有哪些?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灵运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四、课堂小结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五、布置作业1.预习记承天寺夜游。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写景四季之景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晨昏之景晓雾猿鸣夕日沉鳞抒怀欲界之仙都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苏轼这一大文豪在月夜还发出过什么感慨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苏轼一起去游赏承天寺的月夜美景。二、预习成果展示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无薪俸,并规定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职所,其实就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2.资料链接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他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3.了解文体知识“记”是一种古代的文体,这种体裁比较灵活,可以记叙事物,描写事物,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事物。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词。2.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把握节奏。3.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1)强调易错的读音。相与(y)藻(zo)荇(xng)(2)提示正确的朗读停顿,引导学生把握节奏。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赛读课文,比谁读得准确流畅。步骤二:译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自己讲解文意,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小组交流、探究,相互质疑。(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4.教师强调一些重要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1)念无为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点拨:“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至”,到。译文: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点拨:“空明”,形容水的澄澈;“盖”,大概是。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柏树的影子。5.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课文,争取背诵。步骤三:品读欣赏,合作探究1.这篇短文以写月景著称。开头便写到“月色入户”,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明确:作者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2.小组合作探究。(出示探究题目)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删一删,品修辞:你认为去掉原句中的“如”和“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明确:不可以。因为原句中的“如”是比喻词,把明亮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水,生动形象。删去“如”后变成了“庭下积水空明”,让人感觉是写水的。原句“水中藻、荇交横”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看着像水草的东西,是竹子和柏树在月光下的影子。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更改变了原意。(2)添一添,品意境:在原句后添上“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娴、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是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步骤四:研讨文本,领悟感情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明确: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2.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句,再体会作者心情)明确: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者(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闲适,从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无奈与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3.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4.“闲人”究竟是什么人?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但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排遣罢了。5.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明确: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都包含在其中。四、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庭中月色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作者在被贬的情况下并没有“借酒浇愁”,消沉下去,而是寄情山水,排遣郁闷,作者的豁达心境可见一斑。我们从中得出这样的启示:遇到失意和挫折时,要有开阔的胸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命运的挑战,使自己的思想变得丰盈充实。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庭院赏月设计一段对话。3.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4.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叙事赏月缘由月色入户怀民相与贬居寂寞写景庭下月景积水空明藻荇交横景色宜人抒情触景生情处处皆景闲人得赏闲情雅致课后反思在设计本课的讲授过程时,我紧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接受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节奏;通过译读课文来理解词义、翻译重点句子,疏通文意;从删、添的角度赏析名句,并进行学法指导,以期让学生举一反三;与学生一起探讨,进行难点解析,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帮助学生,逐渐把教学难点淡化,使学生轻松理解;师生互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不仅欣赏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