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5876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1 (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一、教学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生物。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通过讨论、领会,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举例分析生活中的生物及其特征,增强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重难:1.重点:准确概述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区分生物和非生物。2.难点:准确归纳和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四、教学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五、教学过程:探究一:我们身边的生物1.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2.提出问题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3.问题解决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4.巩固运用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并请学生说出名称。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探究二:生物的生命现象导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1、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第二组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在生长过程有落叶现象,B没有。(告诉学生这是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形式)第三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的生活需要水和肥料,B不用;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B不能。第四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除了以上同学讲的外,理由还有:你如果动一下A植物,它的叶子会合拢;B不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2、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3、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2)马、牛、羊需要吃草;(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其他组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绽放,思维触角延伸到了生物的各领域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生物学科知识,学会“活学”。2组:生物需要呼吸 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呼吸;(2)鱼用鳃呼吸;(3)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思考和教师的提示,学生回答:(1)植物也要呼吸,比如萝卜放时间久了就“糠”了;(2)晚上睡觉时,屋子里有过多的花卉对身体不利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3组:排除体内的废物(1)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2)植物通过落叶带走废物等。教师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4组:生物都能生长 (1)小鸟能长成大鸟;(2)我们也能长大;(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5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2)向日葵的生长向着太阳;(3)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其他组的同学补充:(4)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5)对于植物来讲,如果浇水不均匀,植物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6组:生物都能够繁殖(1) 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有的用茎繁殖;比如月季。(2)猫、狗等动物是胎生;(3)鸟、鱼等产卵。4、拓展思维: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说出生物的其它的生命现象。比如,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5、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一条途径,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再发现中思考。6、教师小结: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会概括和总结,训练他们思维缜密、语言精练。六、教学反思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得到提高。特别是通过小组有组织的讨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加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完全转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组讨论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回答,教师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