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5772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1 认识声现象导学案(新版)教科版【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2、 通过观察发声现象,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3、 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习重难点】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分类。 难点:声波【学习过程】模块一 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声音产生的原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的物体叫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4、(超声与次声)人耳的听声能力,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单位为 ,符号是 。人耳能听到的频率在 到 的声音,叫做可闻声,频率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模块二 合作探究探究一:1、利用身边的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当物体 时可以听到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 。结论: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体验:讲话时,用手摸着颈部喉咙处,手的感觉是 ,说明人发声时声带在 。实验:敲击音叉实验 当同学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但音叉是否振动无法仔细观察,我们要怎样才能确认并明显观察到音叉是否在振动呢?想办法使音叉的振动很容易观察。你的办法是: 这种把很细小的、不明显的现象通过一定方式变得显著、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化细微为显著法。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种方法。探究二:声源现象:使以下物体发声,观察谁在振动结论: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延伸:声源归类:弦乐器(吉他、古筝、小提琴、二胡等)靠 振动发声;打击乐器(鼓、钟、拨、音叉等)靠 振动发声;管乐器(笛子、箫、黑管等)靠 振动发声。探究三:声音的传播1、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 ,并且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声是靠 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也能传播吗?请各举一例说明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也能传播:例如: ; ;。2、猜想: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实验:观察教材 “声的传播”的实验探究,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往外抽气时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 ,听到的声音越来越 。假如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玻璃罩内变成 ,此时我们将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结论: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 。4、 思考题: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空气(20)340海水(25 )1531空气(25 )346铜(棒)3750软木(25 )500大理石3810煤油(25 )1324铝(棒)5000蒸馏水(25 )1497铁(棒)5200(1)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2)结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 ,其次是在 ,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 。熟记:声音在(20oC)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探究四:声音的分类:(1)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2)单位: (3)人的听声范围: Hz- Hz;超声 Hz;次声 Hz。模块三 形成提升1、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能够传声。2、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不能传声。3、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4、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6、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电流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7、以下几个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见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模块四 小结评价1、本课知识: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认 声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识 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 常温下,V空= 。 声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现 人耳的听声能力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象 高于 声叫超声,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2、本课典型:(1)本节知识在选择、填空题中出现,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受三个环节掌握本节知识(2)方法:音叉振动不明显,用乒乓求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用了 方法 真空不能传声,不能通过实验得出,而是运用了 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