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5739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中考物理 专题十一 热学 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学案考点清单考点中考要求主要题型温度、温度计使用,水的三态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选择题、填空题熔化与凝固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蒸发与沸腾科学探究液体的沸腾,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了解蒸发与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液化、升华与凝华知道常见的液化、升华与凝华现象,认识其吸放热规律及其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考点梳理考点1:温度、温度计1物态变化:物质存在的状态有_、_和_,2.温度:物体的 叫做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3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有_、_和_。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B.选,根据被测量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C.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D.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E.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 相平;F.记,测量结果由_和_组成。考点2:熔化和凝固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_变成_的过程叫做凝固。6熔点和凝固点: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考点3:汽化和液化7.汽化有两种方式:_和_。沸腾: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_,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_,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_、液体含有的杂质等有关。8.液化方式:气体液化通常有两种方法: 和 气体液化要_热。考点4:升华和凝华9升华:物质从_直接变成_叫做升华,升华_热有致冷作用;凝华:物质从_直接变成_叫凝华,凝华要_热。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考点透析考点1:温度、温度计【例1】(广东)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如题图所示的温度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 【变式练习1】(延安)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方法显屏】温度计读数时先找零刻度,若液柱面在零刻度线以下,应从零刻度线往下读,反之往上读;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考点2:熔化和凝固【例2】(滨州)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绘制成如图乙所示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冰是晶体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 min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变式练习2】(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方法显屏】判断是晶体或非晶体和熔化或凝固图象的方法:从比较图象中始末温度高低入手,若始高末低,则为凝固图象,反之为熔化图象;观察图象中是否有一段随时间变化温度不变的线段,如果有,则表示该物质为晶体,此温度为晶体的熔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图象也有一段随时间变化温度不变的线段。点3:汽化和液化【例3】(广东)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减小而降低【变式练习3】(北京)下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图画,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方法显屏】1误认为“白气”是水蒸气(“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2误认为只要温度达到熔点(或沸点),物质就会熔化(或沸腾)。(还应满足一个条件是吸热)考点4:升华和凝华【例4】【例4】(重庆)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变式练习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方法显屏】判断物态变化时,首先要找出物质的初始状态,然后再找出物质的终了状态,最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对号入座当堂达标“见当堂达标题”学后反思专题十一:热学(3课时)第2课时 温度与物态变化答案考点梳理1.固态 液态 气态2.冷热程度 温度计3. 热胀冷缩 水银 酒精 煤油 摄氏温度4. 分度值 上表面 数值 单位5.液态 固态 6.熔点 凝固点7.蒸发 沸腾 沸点 不变 气压8.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放9.固态 气态 吸 气态 固态 放考点透析【例1】解析: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下,示数为3. 答案:热胀冷缩3【变式练习1】解析: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 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C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 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晶体凝固点与物质种类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 ,盐水的凝固点要低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例2】解析:(1)由乙图知,从第5 min到15 min,冰的温度保持0 不变,所以冰是晶体,且熔点为0 ,故A、B正确;(2)由图知,冰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5 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 故C错误;(3)由图知,冰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 答案:C【变式练习2】A【例3】解析: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皮肤上擦上酒精后,酒精迅速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同时吸收热量,所以感觉凉快;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冰棒周围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较高的地方气压小一些;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 就已经沸腾答案:汽化水蒸气气压【变式练习3】液体蒸发过程中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流速是否有关【例4】解析:A.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是蒸笼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C. 夏天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变式练习4】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烧开水时,壶嘴处喷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A不符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