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4347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曹刿论战知识与技能1积累掌握重要文言文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练读中,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学习本文运用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本文语言的精练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重点梳理、区分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难点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和民本思想。诵读法、探究法。多媒体课件、左传的相关资料。2课时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记录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背景知识。 本文所叙的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前此两年,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其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称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结果齐胜鲁败。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然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纂的“二十四史”用的大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 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1.选几个学生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评点,指出错误、不足。 教师评点,可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在书下注释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如下补充: 下视其辙(仔细察看) 登轼而望之(远望) 虽不能察(即使) 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公将鼓之(凑足音节,不译) 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 (2)在准确翻译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做到翻译通顺。 如:既克打了胜仗之后。 (3)在翻译过程中,当原句缺少某些成分的时候,应补充出来。 如:乃入见。(曹刿)就进宫拜见(鲁庄公)。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十年春”指哪一年? 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着想先回国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之后,齐桓公起兵迎击鲁国护送公子纠的军队。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4.曹刿是什么身份?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是爱国君子。 5.贯穿全文线索的是哪个词?全文按事情发展过程可分为哪几个情节? 远谋。战前问战战中胜战战后论战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从曹刿的这句话中可见他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 7.鲁庄公认为打胜仗的条件有哪些?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你是怎样看待的?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9理清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时,由于第1自然段以人物对话描写为主,可以采用二人对话的方式当堂练习并背诵。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前面是战前的准备,有了这样的准备,战况如何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部分。1分别概括第2、3自然段的内容。第2自然段:写战中,在曹刿的指挥下,鲁军击溃齐军的经过。第3自然段:写战后,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2.曹刿选择了哪一有利时机进军的?又是选择哪一时机追击的? 进军彼竭我盈。追击辙乱旗靡。 3.指挥作战的过程,展现了曹刿的哪些优秀品质?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4.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段为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5.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基础。他认为“民从”,即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战。 (2)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自然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自然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自然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7.分析鲁庄公的形象,通过师生共同的分析讨论,最后归纳。 鲁庄公形象:虽然目光短浅,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忠于职守。 8.分析文章的详略安排。 文章详写曹刿对于战争的论断,略写长勺之战的经过,紧紧围绕“论战”展开,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9.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1自然段写战前,第2自然段写战时,第3自然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1自然段用“战则请从”过渡到第2自然段的从战;第3自然段用“既克”承上启下,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10.本文主要塑造了曹刿作为爱国的军事指挥家的形象,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体现的? (1)选材上:作者写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把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因。(详写)其余与表现曹刿“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规模、战斗的图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对突出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2)衬托方法的运用,用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形象。总之,曹刿是一个有胆有识、有远谋、爱国的军事指挥家。 11.疏通课文,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故逐之逐鹿中原追亡逐北 难测也高深莫测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深谋远虑 第1自然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前一层(十年春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后一层(问:“何以战?”战则请从。)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2自然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3自然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既克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夫大国故逐之。):以“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本文通过记叙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和曹刿对战争的议论,表现了曹刿忠君爱国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1.史料剪裁得当。 作为一篇记史的作品,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料剪裁得当。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原理,都写得比较详细。其他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图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见、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 2.详略安排得当。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1自然段中与庄公论“何以战”的两次对话,把他的“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很好地表现出来了;第3自然段论取胜原因,则把他的作战必须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出来了。这两段文字,完整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事,如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等一概不提,这样的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对比手法的运用。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文章第一部分就提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用以庄公为代表的肉食者的浅陋,对比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接着在庄公与曹刿三问三答中,又对比出庄公未及曹刿善谋。在战争中,庄公表现得轻率鲁莽,缺乏军事头脑和指挥才能,而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既能把握住战略防御原则,又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战机,既谨慎又果断,既冷静又大胆。战后,写“公问其故”,更显示出庄公的无谋,他糊里糊涂地打了一个胜仗,而曹刿的分析透辟中肯,有谋与无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曹刿的形象,突出了“论战”主题。曹刿论战 左传求信于臣民弗从也战前准备求信于神神弗福也不可以战信于民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争经过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战场指挥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战后总结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赞扬了曹刿热爱祖国、关心国事的精神及其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所以我想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历史上的经典战例,从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意在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初步了解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特点。2了解战国策。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重点1通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2以小喻大的设喻方法。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磁带。2课时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主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1.题解。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说齐王,齐王采纳意见。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仕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2.再读课文:教师从读音、语气、句读三个角度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1)朗读语气指导。 第1自然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2自然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3自然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地规劝。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公开指责与议论。 (3)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把握“孰与”的句式) 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宾语前置)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王之蔽甚矣。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3.本文涉及的两个人物你了解多少?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仕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他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4.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1.邹忌讽齐王的发端是什么事? 与徐公比美。 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爱、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由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4.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进谏? 邹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较,在暮寝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国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进谏。 5.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6.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王曰:善。”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设喻巧妙,推理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7.课文突出了邹忌什么性格特点? 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8.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在于他说话的艺术与技巧,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与威王的宫妇、群臣、百姓进行类比,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明理。 9.这突出了邹忌的什么特点?突出了齐王什么性格? 邹忌善于言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以类比推理,得出结论。语言委婉,易于让人接受。齐威王重贤明理。 10.邹忌进谏的结果怎样?邹忌和齐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齐王采纳了建议。下令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分别受上、中、下赏。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时时间进无可进者。最后其他几个国家皆朝于齐,乃至于战胜于朝廷。 邹忌:善于思考,实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爱国。齐威王: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失,鼓励天下人评说自己的是非,这种开阔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独尊的朝代实属难能可贵。 11.齐王是怎样纳谏的?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说明齐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我们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了解了课文的大意,邹忌的进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接着来赏析邹忌进言的巧妙所在,以及这样的说话方式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1.提问: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有加的主要有两点,一为精彩的对话,一为精巧的结构。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精彩的对话。 品味邹忌的三问,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问妾:“吾孰与徐公美?”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第一问的背景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试想一位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对着镜子一照,问他的妻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心里应该是对自己的美貌充满信心,并且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结果。所以,这第一问的语气应是充满自信,且沾沾自喜的。 第二问的原因是:“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所以对自己的美貌略有怀疑。因此,应带有疑虑,并且急于知道结果,另外,考虑到所问的对象是小妾。因此,语气是严肃、疑虑、急切的。 第三问的背景是:“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客,外人,看问题可能更客观,但问这样的问题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问,也是试探着小声问。 小结:这三问,看似平常,问的都是“和徐公比美”问题,但由于问的对象不同,问的背景情况不同,因此问的语气与神态都会不同。 品味妻、妾、客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情人眼里出西施,答得自然非常肯定。 妾,地位低下,回答时自然要有所顾忌,否则的话可能会失宠,所以就用反问的语句,表达更加肯定的语气。 客,他是有事拜访,有求于邹忌,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回答总得让对方满意,其实客人是能分辨谁更美的,从他的语气中能体会到,客的回答较为平淡,比不上妻妾那样中肯有力。 上边三种答法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们的回答、语气与神态也就有差别,此所谓“言为心声”。 这些对话看似平常,但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2)精巧的结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的是结构上的“三叠法”。 三问:妻、妾、客三答(与徐公比美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各国“皆朝于齐” 这样排比与层递,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但承转全文并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应该是这两个字: 一是“思”。邹忌在三问之后,从妻、妾、客口中得到美于徐公的答案。可在事实面前,“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此时,他一没有妒忌,要知道他对自己的容貌是相当看重的;二没有大怒,不因为自己比不上人而生气。也没有因此而迁怒于人。相反地,他却是“寝而思之”,并能比较客观地总结出个中原委: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更难得的是,他能进而类推到治理齐国的国王身上,指出“王之蔽甚矣”。可以说这一“思”是文章的深化,而且凸现了邹忌的智者形象。 二是“善”。齐王在听完邹忌的进言之后的神情、态度在这一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齐王在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一没有怪邹忌在朝廷上谈论他自己的私事;二没有追究邹忌与自己相提并论之罪;三不掩饰自己深受蒙蔽之事实。相反,他只说一“善”字,多么痛快,多么干脆!也正是有了这一“善”字,才有下面的“三赏”与“三变”,才有了“战胜于朝廷”的盛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明君的形象。 这一“思”一“善”可以说是解读本文的关键:正是有了“思”才会有下面的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由不值一谈的私事转向了国家大事;而“善”可算是全文的高潮,一件充满危机进谏君王的险事至此已化为君臣思想相通的好事,揭开了齐国走向强盛的序幕。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做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3.本文的人物对话有何不同? 本文第1自然段里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一两个字的增减或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亲疏远近关系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 4.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 (1)为对方考虑不暴露游说目的。 邹忌向齐威王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最终“战胜于朝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得了诸侯的尊敬。 5.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这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6.从邹忌和齐戚王这两个人物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2)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3)作为领导,要有闻过则喜、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气度。(4)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积极地提出意见及合理化建议,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人接受采纳。 全文共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进谏的缘起。作者先刻画邹忌的外貌,再写三问三答,最后引出与徐公的对比,从自信到自惭到自悟。作者没有把人物局限于家庭琐事之中,不仅仅写他不因妻、妾和客的赞美而感到自满,而且将人物形象进一步提高、升华,邹忌由自身想到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进谏的内容。本段为课文的中心。邹忌见威王之后,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谏。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程度和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进谏的结果。齐王纳谏,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的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后,齐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但应注意,“无可进者”“皆朝于齐”均与史实不符,是作者的有意夸张。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用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只有300多字,情节却相当完整,对人物刻画讲究,如齐王在文中只两个动作,贤君形象却跃然纸上。 2.巧设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入情入理。 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后来进谏时,却只作概括叙述。 4.语言生动准确。如邹忌的三问,内容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内容也相同,但感情色彩却不大一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美甚)妻私宫妇(何及)妾畏朝臣王之蔽甚矣(不若)客求四境邹忌齐威王战胜于朝廷善谏良臣纳谏明君本文语言较浅显,可使学生读读、议议,通过自学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我让几个学生读了一下课文,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本文意思能够基本了解,只有个别字词难以确定其意义和用法,而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均未考虑。据此,自学指导的重点可定为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说理方法的引导上,兼及重点字句的疏通。本文篇幅不长而语美理严,我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会到了本文设喻的说理方法。23愚公移山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多媒体课件。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愚公移山列子不利条件: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年且九十年龄之大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有利条件: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24诗经两首知识与技能1积累与诗经有关的知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思维模式。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诗的节奏与语感。2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对两首诗进行解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重点1掌握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艺术手法。2运用比较朗读的方式,对课文进行赏析。难点品味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节奏美。反复诵读法、引导点拨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磁带。2课时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个国度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