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艺术与科学》教案1 人美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5309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艺术与科学》教案1 人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艺术与科学》教案1 人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艺术与科学》教案1 人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与科学一、教材分析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很少把美术教育和其他相关的学科,尤其是和科学技术进行联系。但在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各门学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重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因此,本课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扩大了美术教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空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学习科学知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对于学习艺术总感觉可有可无的现象。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正反两种实例的讨论中,也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生活的重要作用。讨论时,请学生将分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列出要点。经典的作品具有永恒性,学生多接触这样的作品,无形之中提升了审美能力。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 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现代科技对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2、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特质。3、 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三、教学方法练习、交流、欣赏、评价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生活中的设计实物、课件五、课堂类型综合课六、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难点:艺术与科学的促进作用。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北京古观象台、中国古代天象观测仪两张图片,提问他们是科学仪器还是艺术作品?总结:它们为祖国的天象科学做出了贡献,又是传世的文化魂宝。 2、板书:艺术与科学(二)举例讨论讨论一:1949年美国设计的有史以来“最漂亮”的飞机之一,几次发生飞行事故。请同学们观察飞机的造型,想想原因在哪里?师:大家找到原因了没有?方形的窗子是一个致命的错误。1958年设计的新型的客机窗户改为了圆弧倒角的形状,成为既安全又漂亮的飞机。讨论二:列举生活中设计体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实例。学生历数生活中设计失败的例子,如:外表美观的学校楼梯狭窄,课桌椅实用但不够舒适和美观(学生将自己准备的物品进行展示并分析)总结: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不可偏废的双翼。讨论三: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艺术与科技是怎样的关系?(1)是科技发展在艺术发展之先吗?(2)还有哪些艺术与科技共同发展的实例?学生分析:金字塔、安济桥、长信宫灯、编钟等设计实例。(科技和艺术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远古时代,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就已自觉的使之融会贯通了。)讨论四:哪些艺术门类与科学有关?建筑艺术与科学、雕塑艺术与科学、绘画艺术与科学、工业设计与科学 (三)作品分析(1)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在生活中不胜枚举。经过设计的产品就是其中的一大类。(2)就学生自己准备的生活实物进行分析。(3)对有代表性的物品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4)最后,结合课件展示一些经典的设计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四)学生设计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尝试设计一、两种既功能合理,又美观别致生活用品,体验艺术与生活的结合给我们带来的舒适与快乐。(五)教师总结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对提高我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就课题撰写一篇感想或小论文。现代生活中的优秀设计作品就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实际体现,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叹科技和艺术相互渗透、融合的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