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5282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九年级是初中的最后阶段,继续学好记叙文、说明文外,重点学好议论文,并全面复习归纳各种知识,进一步培养、提高语文的各种能力,拓宽语文眼界。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一单元热爱、观察大自然万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会“天人合一”的境界。学习课文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从大自然中摄取题材,寓以情感,写好丰富多彩的文章。1沁园春雪(词)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体会词中写景、抒情的特点,背诵、理解其中的名句。课外扩展阅读毛泽东诗词。2雨说(诗歌)领会诗歌中“雨”的象征意义及赋予的深沉内涵,理解和体会诗中“雨”与“孩子”之间关系的象征意义。深入学习诗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3星星变奏曲(诗歌)理解和品味诗歌中“星星”的形象(一种以爱为中心的和谐、自由、温馨的意境),体会和学习诗歌中运用丰富想象、联想及塑造一系列形象在表现中心情感的手法。4外国诗两首了解济慈、叶赛宁两位外国诗人。体会和感悟诗歌中描绘的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和和谐境界,掌握诗歌通过形象寄寓表达情感的特点。综合性练习观察、体验大自然,并从中寻找、提炼要表达的情感及寄寓的景物,写一篇散文或诗歌,并相互交流。关于“雨”的诗词: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梁启超太平洋遇雨:“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二单元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现实地对待理想、人生,确立好自己的人生坐标,走好人生之路。联系自己,敞开心灵,正确对待和处理心灵上的疙瘩和矛盾。理解议论文的特点、要素,学习和掌握确立和围绕中心论点、选择好论据、有条理地论述、证明的过程和方法。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写法。5敬业和乐业(演讲议论文)培养学生从小确立敬业、乐业的精神,走上社会后能立足本职、热爱事业,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引用事实、道理等论据,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了解演讲稿的特点。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讲议论文)了解伏尔泰和雨果两位伟人。理解雨果在文中对伏尔泰反对专制暴君、主张开明政治、强调自由平等的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度评价(中心论点)及剖析他身后正(祝福和赞扬)、反(诅咒)不同评价的实质(论据)。体会文中激情洋溢的浪漫主义风格。7傅雷家书两则(书信体议论文)体会和理解傅雷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企盼、教诲、引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路上的消沉和挫折,培养战胜困难、顽强前进的信心。读懂和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深沉的情感。写一封书信,内容围绕谈人生,以议论为主。8致女儿的信(书信体议论文)体会和理解文中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讨论什么是爱情(相互爱抚、尊重共同创造生活、世界精神心灵的追求三个层次)。学习本文形象说理的手法。综合性练习演讲比赛,要求每人准备演讲稿,内容为“笑对失败”、“善待他人”、“竞争与合作”、“爱情是什么”等。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三单元通过小说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为走上社会、适应社会作好心理准备。继续深入认识小说体裁特点,读懂课文,在引导学生总结和掌握如何从小说三要素着手分析不同风格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的基本方法。9故乡理解课文中“故乡”的含义及小说的主题,理解关于“路”的议论。分析小说人物、景物描写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10孤独之旅理解和体会小说主人公走过的艰难的人生之路和心理历程,确立面对艰难困苦努力奋斗、走好人生路的信心。分析本文环境、人物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11我的叔叔于勒理解和体会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人物、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安排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和心理描写的作用。12心声分析和讨论小说中的现象,懂得阅读、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要带有真情体验的道理,分析和体会本文将主人公经历与“万卡写信”巧妙联结反映社会现实的构思特点。综合性练习(1)收集关于珍惜青春年华、不虚度美好时光的资料,开展讨论活动,写出有关文章。(2)课外拓展阅读分析小说。鲁迅论短篇小说:“在巍峨灿烂的巨大的纪念碑底文学之旁,短篇小说也依然有着存在的充足的权利。不但巨细高低,相依为命,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一雕栏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因此那些终于为人所注重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四单元引导、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认真学习,打好基础,敢于创新。继续学习和掌握议论文知识,能根据议论文知识分析不同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议论文的严密逻辑和思辩特点。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前人囿说的创新精神与脚踏实地、严密求证的精神。学习和掌握本文围绕论题、逐层深入论述、归纳论点的构思和论证方法。掌握设问的特点、作用及运用。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确立好论点、选择好论据和论证方法。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好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重视动手能力培养的科学实证精神。学习和分析本文以个人亲身经历、经验为论据,从反面落笔推出正确论点的构思和论证方法。15短文两篇了解和懂得读书对个人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掌握正确的阅读观点和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的选择,不同书籍、不同用途的不同阅读方法等)。了解两文围绕论题随笔式议论的特点,理解和背诵文中警句和名言。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杂文)懂得文章中“中国人”的深沉历史含义,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脊梁”学习,继承优良的民族美德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分析本文从剖析表面事实、现象入手,逐层揭示事物本质的论证过程和方法,理解文中的深义。综合性练习介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内容选择和精读、略读等方法的掌握)。议论文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先秦诸子散文就是议论文。文心雕龙论说专门论述了议论文的特点和要求:“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古代文体中有论(过秦论)、说(马说)、议(毁庙议)、辩(讳辩)、驳(驳复仇议)、原(原道)、解(进学解)等议论文体。议论文有论题(论述的问题)、论点(对论题赞成或反对的观点)、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五单元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小说的兴趣和习惯,通过小说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借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熟悉著名的古典小说,学会阅读和分析古典小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17智取生辰纲阅读名著水浒传,从整体上了解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课文节选部分按照中心事件发展、从杨志一方与晁盖一方两条线索明暗交叉写来的结构特点。分析主要人物杨志的性格特点和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1、写一篇阅读古典小说的评论;2、了解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写法,组织一次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18杨修之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从整体上了解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选文中杨修与曹操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杨修之死的原因(实质与表面)。分析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19范进中举阅读名著儒林外史,从整体上了解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和掌握范进悲剧的根本原因及作者的批判意义。理解和分析小说喜中有悲、讽刺、对比等特色。20香菱学诗阅读名著红楼梦,从整体上了解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小说选段中通过黛玉、香菱之口表达的诗歌艺术主张与欣赏标准。从香菱读诗、学诗的过程中体会如何写作、评价诗歌的方法。综合性练习收集关于“金钱”的故事、评论、诗词等资料,讨论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1、我国古代小说的概况:古人小说的概念与今天不同,是把“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东西作为“小说”,与“大道”相对,所以,古代小说以希奇古怪的内容为主,另外,小说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最早的小说是魏晋时的志怪小说(以搜神记为代表)和志人小说(以世说新语为代表),到唐代发展为“传奇”,这形成了文言小说的一条线索(又叫笔记体小说)。到宋代出现了“话本”(说故事的文字本子,即白话短篇小说),发展至元末明初,出现“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和“拟话本”的白话短篇小说。 2、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古代科举考试分四级,首先是县(府)试,考中的为秀才(又称诸生,未中的为“童生”)。秀才有资格参加省试(乡试),考中的称“会元”(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京试),考中的称进士(贡士)。进士的前三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考中进士又叫“及第”,未中叫“落第”。九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六)单元目 标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课 文教 学 重 点练 习 第六单元史传文通过史传散文的学习,增长历史知识,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优良品质。了解史传散文,分析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掌握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21陈涉世家了解史记(纪传体史书)和司马迁及本文的历史意义。分析本文围绕起义发生、发展过程叙述的特点,掌握文中判断句、被动句、使动句、意动句的运用,掌握字词,重点“为”字的运用。翻译或扩写其中一篇史传散文。22唐雎不辱使命了解战国策一书(国别体史书)。学习古人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的独立人格与爱国精神。掌握本文中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了解文章中的历史典故,重点掌握语气助词。23隆中对了解三国志一书(与三国演义的区别)。熟悉“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在文章中表达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掌握本文的文言字词、句式,重点了解宾语前置“时人莫之许也”。24出师表(议论文)了解“表”的文体特点,学习诸葛亮忠于事业、鞠躬尽瘁的精神。学习和掌握本文字词,尤其是大量至今尚在运用而又古今异义的字词。熟读本文中的对偶佳句。25词五首体会词的特点(与诗、曲比较),了解五位词人的情况,阅读、理解、背诵,分析不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不同的风格。综合性练习课外拓展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词人或其他古人,收集他们的资料,写一篇介绍评论文章,讨论交流。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被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世一表真名世,千秋谁堪伯仲间。”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