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4 结晶现象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51432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4 结晶现象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4 结晶现象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章 溶液 7.4 结晶现象同步练习 (新版)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4结晶现象核心易错如图741是粗盐提纯过程中的几项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图741(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2)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下列各组试剂也可利用上述操作进行分离的是_。A. 从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钙B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ClC.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D. 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核心知识 1结晶方法的选择依据:所要提纯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2. 结晶的方法: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降温结晶)。3. 混合物分离方法:过滤(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结晶。易错点拨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1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剂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结晶法2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4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742A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都有晶体析出Ct2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3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743所示,其中错误的是()图7434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中都能使用到的是()A. 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B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试管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漏斗D蒸发皿、酒精灯、烧杯、铁架台5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C酒精和水 D碳酸钙和泥沙6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图744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744A. 经过第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晶体析出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720 时100 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 ,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图745A. 小于3 g B等于3 gC大于3 g D大于或等于3 g8从“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中为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去杂质选择一种主要的方法。(1)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_。(2)从海水中得到食盐采用的方法是_。(3)要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用的方法是_。(4)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_。9小明同学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用到了如图746所示的装置。图746 (1)请指出该装置图中的一处错误:_。(2)改正装置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什么?_(写出一条即可)。(3)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请写出你的判断和理由:_。10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提纯,实验的基本流程如下:图747(1)操作的名称是_。(2)操作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在操作中,使用这种玻璃仪器的目的是_。(3)计算所获得的氯化钠产率,发现产率偏低,由实验不当导致的可能原因是_(只写一种原因)。(4)用提纯所得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 g 6%的氯化钠溶液,若实际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可能的原因是_(填字母编号)。a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b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蒸馏水润洗过(5)若用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 g/cm3),配制16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_mL(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11苯甲酸有抑制真菌、细菌、霉菌生长的作用,常用作药物或防腐剂。苯甲酸常温下为片状或针状结晶,在100 时会迅速升华,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温度20 25 50 75 95 溶解度0.17 g0.35 g0.95 g2.2 g6.8 g为了提纯某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杂质),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约1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 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苯甲酸属于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2)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样品充分溶解,再加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3)将所得滤液_,使苯甲酸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4)(3)中过滤后的滤液是苯甲酸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答 案 速 查核心易错(1)BAC(2)引流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3)B应考能力提升练1C2.B3.C4.A5.B6.D7.D8(1)降温结晶(2)蒸发结晶(3)过滤(4)降温结晶9(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合理即可) (3)不是纯净物,因为经初步提纯所得精盐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10(1)过滤(2)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3)加入的水量不足,粗盐没有完全溶解(合理即可)(4)ab(5)7.7初高衔接拓展练11(1)微溶(2)避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时,苯甲酸因降温析出而损耗(3)降温结晶(4)饱和典 题 讲 评应考能力提升练1解析 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常用的结晶方法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二者的使用方法为:3解析 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应紧靠接液烧杯内壁。5解析 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物质,两者必须都是固体,有且只有一种不能够溶解。所以要判断给定物质中有一种不能溶解就可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都能溶解于水,酒精和水都是液体,碳酸钙和泥沙两种物质都不能溶解于水,三组物质无法用上述方法分离;氯化钾能够溶解于水,而二氧化锰不能,所以可以用上述方法分离。6解析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7解析 若第一次蒸发10 g水恰好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根据第二次蒸发10 g水析出3 g晶体,说明10 g水恰好溶解3 g晶体,则第三次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 g;若第一次蒸发10 g水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则第二次蒸发10 g水析出3 g晶体,需要先蒸发一部分水形成饱和溶液,再蒸发水才能析出晶体,说明10 g水中溶解的晶体的质量大于3 g,故第三次仍蒸发10 g水,再次冷却到20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3 g。10解析 (4)称量氯化钠所用天平砝码沾有杂质时,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用量筒取水俯视读数时,量取的体积会比需要的体积偏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结果偏大,即都会使实际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5)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1.04 g/cm3x6%16 g3%,x7.7 mL。初高衔接拓展练11解析 (1)判断物质的溶解性需根据其20 时的溶解度,苯甲酸20 时的溶解度只有0.17 g,属于微溶物。(2)温度低时,苯甲酸溶解度很小,易析出,过滤时会使苯甲酸晶体与杂质一起被除去,造成损失。(3)缓慢降温使苯甲酸晶体析出,能得到较纯净的晶体。(4)有晶体析出的母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则滤液是苯甲酸的饱和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