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作业-证据学行测word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34944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作业-证据学行测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电大作业-证据学行测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电大作业-证据学行测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uanj 仅供查考证据学任务一(1/12)、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B)。(3 分) A、法官专断 B、刑讯逼供 C、内心确信 D、法定规则(2/12)、混合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D )。(3 分) A、神示证据制度 B、法定证据制度 C、控诉式证据制度 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3/1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B)。(3 分)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4/12)、在大陆法系国家,直接言词原则是( B)的产物。(3 分) A、奴隶社会 B、现代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封建社会(5/12)、证据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但( D )是证据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 分) A、自然史观 B、历史辩证法 C、唯物论 D、唯物辩证法(6/12)、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 D),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3 分) A、肯定 B、修正 C、发展 D、否定(7/12)、法官只依照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D )。(3 分) A、神示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现代证据制度 D、法定证据制度(8/12)、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 D)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3 分)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奴隶社会(9/12)、职权主义,又称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B )的一些国家。(3 分) A、东南亚 B、欧洲大陆 C、非洲 D、北美洲(10/12)、第一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A )。(3 分) A、法国人权宣言 B、德国权利法案 C、英国人权法案 D、美国独立宣言(11/12)、无论是(A ),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自由心证原则,凭法官的良心、理性判断而采用证据。(3 分) A、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 B、纠问式诉讼还是法定证据制度 C、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 D、控诉式诉讼与神示证据制度(12/12)、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学具有(B )的特点。(3 分) A、注重司法推定 B、注重实用性. C、注重自由心证 D、注重制定法典(1/20)、控诉式诉讼制度对应的是法定证据制度。B(2 分) A、正确 B、错误(2/20)、神示证据制度缺乏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B(2 分) A、正确 B、错误(3/20)、无罪推定理论的内核是抓捕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B(2 分) A、正确 B、错误(4/20)、法定证据制度是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否定,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B(2 分) A、正确 B、错误(5/20)、制定证据规则有利于实现完全的自由心证。B(2 分) A、正确 B、错误(6/20)、当事人主义原则主要盛行于大陆法系国家。B(2 分) A、正确. B、错误(7/20)、无罪推定是一种典型的推论推定。B(2 分) A、正确 B、错误(8/2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B(2 分) A、正确 B、错误(9/20)、职权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法官处于被动地位,保持中立。B(2 分) A、正确 B、错误(10/20)、直接言词原则符合实体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正当性要求。B(2 分) A、正确 B、错误(11/20)、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在诉讼证据上都采用法定证据制度。B(2分) A、正确 B、错误(12/20)、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A(2 分) A、正确. B、错误(13/20)、直接言词原则包括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两个方面。A(2 分) A、正确 B、错误(14/20)、神示证据制度是适应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建立的。B(2 分) A、正确 B、错误(15/20)、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美国。B(2 分) A、正确 B、错误(16/20)、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B(2 分) A、正确 B、错误(17/20)、神示证据制度根本不可能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B(2 分) A、正确 B、错误(18/20)、职权主义又叫审问主义,主要盛行于英美法系国家。B(2 分) A、正确 B、错误.(19/20)、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继承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审判方法。B(2 分) A、正确 B、错误(20/20)、对神宣誓是神示证据制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A(2 分) A、正确 B、错误(1/8)、以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作为划分依据,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证据制度有( )。(3 分) A、唯物史观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神示证据制度(2/8)、直接言词原则应当具有的内容包括( )。(3 分) A、审判应当持续而集中的进行 B、法官对证据的调查和采纳必须亲自进行 C、所有提供言词证据的主体必须出庭作证 D、法庭审判贯彻“在场原则”(3/8)、证据裁判原则的含义应当包括:( )。(3 分) A、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 和质证的证据 B、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 C、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依法收集的证据 D、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4/8)、自由心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3 分) A、证据规则 B、内心确认 C、良心 D、理性(5/8)、( )和( )、( )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3 分) A、证明力 B、证明 C、证据力 D、证据(6/8)、证据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证据的( )。(3 分) A、关联性 B、合法性 C、主观盖然性 D、客观真实性(7/8)、神示证据制度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3 分) A、决斗 B、火审. C、水审 D、神誓(8/8)、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3 分) A、无罪推定原则 B、实物证据原则 C、直接言词原则 D、证据裁判原则任务二(1/1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 A)。(3 分) A、证人 B、翻译人员 C、勘验人员 D、鉴定人(2/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3 分) A、不是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力 B、证据材料可能具有证据力 C、证据材料不一定具有证据力 D、所有的证据材料都具有证据力(3/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特指( A)中的一种法定证据类型。(3 分). A、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诉讼 D、民事诉讼(4/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D )。(3 分) A、客观性 B、关联性 C、合法性 D、排他性(5/12)、尽管我国三大诉讼法有所差异,但是,( A)却是三大诉讼法中收集、调取物证的共同方法。(3 分) A、勘验 B、搜查 C、调取 D、扣押(6/12)、( B)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3 分) A、证据方法 B、证明力 C、证据原因 D、证据力.(7/12)、王某对李某实施了抢劫,并打伤了李某,在该案中,李某的陈述属于(C )。(3 分) A、证人证言 B、起诉 C、被害人陈述 D、控告(8/12)、( B)具有证人资格。(3 分) A、法人 B、公民个人 C、企事业单位 D、非法人团体(9/12)、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犯有抢劫罪。甲对乙犯抢劫罪的揭发属于( B)。(3 分) A、自首 B、证人证言 C、辩解 D、供述(10/12)、下列当事人的陈述中,(B )可作为证据使用。(3 分) A、关于本人基本情况的陈述 B、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 C、关于见证人身份的陈述 D、关于对方当事人身份的陈述.(11/12)、对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进行判断时,精神科的医生属于(B )。(3 分) A、专职鉴定人 B、兼职鉴定人 C、职业鉴定人 D、委托鉴定人(12/12)、犯罪分子窃取的机密文件属于( D)。(3 分) A、书证 B、鉴定结论 C、视听资料 D、物证(1/20)、鉴定人不存在是否需要回避的情形。B(2 分) A、正确 B、错误(2/20)、物证是以其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B(2 分) A、正确 B、错误(3/20)、自认可以向侦查人员作出。B(2 分) A、正确 B、错误(4/20)、鉴定人必须接受委托的鉴定工作,不能拒绝。B(2 分). A、正确 B、错误(5/20)、所有的物证都是间接证据。A(2 分) A、正确 B、错误(6/20)、人民法院不可以依据当事人的自认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还需要其他证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7/20)、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有效的自认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作出裁判,这是属于证据裁判原则例外。A(2 分) A、正确 B、错误(8/20)、以书证形成的方法为标准,可以将书证分为处分性书证和报道性书证。B(2分) A、正确 B、错误(9/20)、以当事人陈述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B(2 分) A、正确 B、错误(10/20)、国家机关制作的文书作为证据使用一定是公文书证。B(2 分). A、正确 B、错误(11/20)、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的某种联系。B(2 分) A、正确 B、错误(12/20)、自认必须在诉讼程序延续的过程中作出 A(2 分) A、正确 B、错误(13/20)、自认人作出自认是因为被欺诈、胁迫的,可以撤回自认。A(2 分) A、正确 B、错误(14/20)、当事人有证据证明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可以对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予准许。A(2 分) A、正确 B、错误(15/20)、证据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B(2 分) A、正确 B、错误(16/20)、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A(2 分) A、正确. B、错误(17/20)、证据的证据力包括了证据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B(2 分) A、正确 B、错误(18/20)、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属于鉴定人。B(2 分) A、正确 B、错误(19/20)、在书证的分类中,会议记录属于处分性书证。B(2 分) A、正确 B、错误(20/20)、公证文书属于鉴定意见。B(2 分) A、正确 B、错误(1/8)、视听资料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 )。(3 分) A、电子计算机储存资料 B、录音资料 C、录像资料 D、运用专门技术设备得到的信息资料(2/8)、视听资料除了具有证据的共同属性,还具有( )的特点。(3 分). A、准确 B、直接 C、形象 D、科学(3/8)、当事人陈述的内容是( )。(3 分) A、对证据的分析和应否采用的意见 B、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 C、关于诉讼请求的说明和案件处理方式的意见 D、对争议事实的法律评断和适用法律的意见(4/8)、在某一案发现场收集到的以下证据材料中,属于物证的有( )。(3 分) A、案发现场采集到的指纹 B、作案使用的刀具 C、作案使用的手机 D、案发现场采集到的毛发(5/8)、以下属于鉴定人诉讼权利的有( )。(3 分) A、有权拒绝鉴定 B、有权了解鉴定对象的来源 C、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权利 D、有权获得必要的劳务报酬(6/8)、以当事人陈述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 )。(3 分). A、承认性陈述 B、确认性陈述 C、否定性陈述 D、反驳性陈述(7/8)、以书证的表达方式为划分标准,可将书证分为()。(3 分) A、符号书证 B、文字书证 C、图形书证 D、印象书证(8/8)、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包括( )。(3 分) A、时间上的联系, B、原因上的联系 C、结果上的联系 D、空间上的联系任务三(1/10)、在行政诉讼中(D )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3 分)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机关 D、人民法院.(2/10)、按照证据的来源来划分,证据可分为( A)。(3 分)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D、本证和反证(3/10)、按照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来划分,证据可分为( C)。(3 分)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D、本证和反证(4/10)、按照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来划分,证据可分为( D)。(3 分)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D、本证和反证(5/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3 分) A、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 认定被告人有罪 B、没有被告人供述,但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C、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D、没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也能认定被告人有罪.(6/10)、按照证据事实形成的方法、表现形式、存在状况、提供方式来划分,证据可分为( B)。(3 分)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B、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C、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D、本证和反证(7/10)、下列证据中既属于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C)。(3 分) A、证人目击发案现场的证言 B、证人转述他人目击发案现场的证言 C、证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 D、证人转述他人听到被害人哭声的证言(8/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方法主要是(B )。(3 分) A、询问 B、讯问 C、辨认 D、勘验(9/10)、精神病鉴定属于( C)。(3 分)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言词证据 D、实物证据.(10/10)、经过复制、录音、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B )。(3 分)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第一证据 D、第二证据(1/20)、以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间接证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2/20)、诉讼代理人可以成为收集证据的主体。A(2 分) A、正确 B、错误(3/20)、在同一个诉讼中,本证和反证可以同时为真。B(2 分) A、正确 B、错误(4/20)、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A(2 分) A、正确 B、错误(5/20)、鉴定是一种证据,而不是收集证据的方法。B(2 分) A、正确 B、错误.(6/20)、证据的收集是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前提。B(2 分) A、正确 B、错误(7/20)、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B2 分) A、正确 B、错误(8/20)、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只能诉讼参加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不能主动采取保全措施。B(2 分) A、正确 B、错误(9/20)、询问被害人的地点只能在公安司法机关。B(2 分) A、正确 B、错误(10/20)、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都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11/20)、鉴定意见在证据分类中属于实物证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12/20)、证人患有疾病可能会死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证据保全措施。A(2 分). A、正确 B、错误(13/20)、讯问犯罪嫌疑人可以由一名侦查人员进行。B(2 分) A、正确 B、错误(14/20)、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比,证明过程是比较简单的。B(2 分) A、正确 B、错误(15/20)、证据开示制度可以杜绝伏击审判现象。A(2 分) A、正确 B、错误(16/20)、收集调查物证的方法有勘验、检查、搜查、讯问和鉴定。B(2 分) A、正确 B、错误(17/20)、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传来证据只能是间接证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18/20)、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A(2 分) A、正确. B、错误(19/20)、本证是用以肯定自己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证据。A(2 分) A、正确 B、错误(20/20)、侦查人员询问未成年证人的时候,要有其父母或监护人在场。A(2 分) A、正确 B、错误(1/10)、收集证据的渠道主要有( )。(3 分) A、审讯被告人 B、询问证人 C、搜查 D、现场勘验(2/10)、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的盗窃案时收集到以下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3 分) A、证人陈某证明王某从案发现场经过的证 言 B、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C、证人张某转述李某看到王某盗窃行为的证言 D、证人李某看到王某盗窃行为的证言(3/10)、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有( )。(3 分) A、收集证据必须客观全面. B、收集证据必须依靠群众 C、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 D、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4/10)、交管部门的监控设备拍摄到甲某开车撞伤行人后逃逸的行为,该监控录像带属于( )。(3 分) A、视听资料 B、物证 C、间接证据 D、直接证据(5/10)、法院在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据原告提供的借条原件确认了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从而作出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该借条属于( )。(3 分) A、原始证据 B、传来证据 C、间接证据 D、直接证据(6/10)、直接证据()。(3 分) A、可以是传来证据 B、不能是传来证据 C、就是原始证据 D、可以是原始证据(7/10)、根据直接言词原则的要求,( )。(3 分). A、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 B、翻译人员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 C、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D、勘验人员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8/10)、诉讼证据的保全是在()采取的,是一项保证证据完整和真实,不被破坏或灭失的保护性措施。(3 分) A、诉讼后 B、诉讼前 C、诉讼过程中 D、立案前(9/10)、( )是实物证据。(3 分) A、勘验笔录 B、音像证据 C、书证 D、物证(10/10)、收集证据的方法主要有( )。(3 分) A、辨认 B、勘验 C、讯问 D、询问任务四.(1/12)、在刑事诉讼中,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 A)。(3 分)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司法机关(2/12)、行政诉讼法同民事诉讼法一样,也是通过(C )对证明标准作了规定。(3 分) A、直接的方式 B、排除的方式 C、间接的方式 D、证明的方式(3/12)、两大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 A)。(3 分) A、盖然性的优势 B、内心确信 C、高度的盖然性 D、排除合理怀疑(4/12)、行政处罚法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而某县工商局文件自行设定罚款的行政处罚,属于(A )。(3 分) A、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的事 实 B、有关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 C、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D、行政诉讼程序事实.(5/12)、举证时限由人民法院指定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 C)。(3 分) A、40 天 B、20 天 C、30 天 D、10 天(6/12)、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证明制度,是(D )。(3 分) A、自由心证证明制度 B、证据证明制度 C、法定证明制度 D、神示证明制度(7/12)、在大陆法系国家,(A )最早确定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3 分) A、法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8/12)、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C )。(3 分) A、由被告人承担 B、由人民法院承担 C、由控诉方承担 D、由被害人承担(9/12)、在英美法系国家,证明责任是(D )。(3 分). A、检察官的事情 B、法官的事情 C、陪审团的事情 D、当事人的事情(10/12)、( A),是指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3 分) A、证明标准 B、证明责任 C、证明方法 D、证明对象(11/12)、被告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的是(B )。(3 分) A、行政诉讼 B、刑事公诉 C、刑事自诉 D、民事诉讼(12/12)、在英美法系国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首先在( A)案件中适用。(3分) A、死刑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罚金.(1/20)、证明责任只存在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存在于刑事诉讼中。B(2 分) A、正确 B、错误(2/20)、我国目前仍然实行一元化的证明标准。B(2 分) A、正确 B、错误(3/20)、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仅包括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不包括合理性有关的事实。B(2 分) A、正确 B、错误(4/20)、行政诉讼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的原则。A(2 分) A、正确 B、错误(5/20)、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B(2 分) A、正确 B、错误(6/20)、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A(2 分) A、正确 B、错误(7/20)、证明责任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B(2 分). A、正确 B、错误(8/20)、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对被告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负有举证责任。B(2 分) A、正确 B、错误(9/20)、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负有证明责任。A(2 分) A、正确 B、错误(10/20)、外国法律和地方性习惯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B(2 分) A、正确 B、错误(11/20)、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A(2 分) A、正确 B、错误(12/20)、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刑事诉讼程序事实。A(2 分) A、正确 B、错误(13/20)、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A(2 分). A、正确 B、错误(14/20)、证明对象是证明制度的构成环节。A(2 分) A、正确 B、错误(15/2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形就是贪污贿赂案件。B(2 分) A、正确 B、错误(16/20)、在我国,三大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是相同的。B(2 分) A、正确 B、错误(17/20)、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属于刑事诉讼证明对象。A(2 分) A、正确 B、错误(18/20)、行政诉讼中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所以原告可以不向法院提供任何证据。B(2 分) A、正确 B、错误(19/20)、以证明的对象所属领域不同可以把证明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证明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B(2 分). A、正确 B、错误(20/20)、在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是最早确定了“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B(2 分) A、正确 B、错误(1/8)、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事实构成有:( )。(3 分) A、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B、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 C、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 D、有关外国的法律法规的事实(2/8)、根据证明的表现形态,可将证明分为( )。(3 分) A、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B、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C、严格证明 D、自由证明(3/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未能及时举证的法律后果有( )。(3 分) A、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B、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不组织质证 C、对方当事人同意除外 D、负担有关费用, 赔偿损失.(4/8)、证明的构成环节包括( )。(3 分) A、证明主体 B、证明对象 C、证明标准 D、证明方法(5/8)、证明的法律性表现在( )。(3 分) A、证明的主体由法律规定 B、证明对象和标准由法律规定 C、证明的主要程序由法律规定, D、证明的方法和手段由法律规定(6/8)、证明对象是( )。(3 分) A、在诉讼中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 实 B、与证明责任在范围上是一致的 C、所区别的仅是其法律属性 D、是法律规定的要证事实(7/8)、需要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主要事实包括( )。(3 分) A、被告人有无犯罪前科 B、被告人的一贯表现 C、犯罪事实是否发生 D、谁是真正的犯罪者(8/8)、行政诉讼程序事实包括( )。(3 分). A、有关当事人资格的事实 B、有关管辖的事实 C、有关审判组织的事实 D、有关审判程序的事实任务五(1/10)、根据司法认知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 A)。(3 分) A、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的司法认知 C、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D、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2/10)、从法律推定在诉讼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来看,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B)。(3 分) A、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B、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3/10)、法定证据制度是(C )的证据制度。(3 分) A、原始社会 B、现今社会所仍然适用 C、历史上曾经存在. D、国际上通用(4/10)、可以说,(D)是证据的最基本属性之一。(3 分) A、充分 B、完整 C、灵活多样 D、客观真实(5/10)、根据客体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 C)。(3 分) A、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的司法认知 C、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D、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6/10)、从推定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D)。(3 分) A、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B、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7/10)、从推定有无基础事实来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C)。(3 分) A、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B、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8/10)、从推定的效果进行划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A )。(3 分) A、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B、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9/10)、罗马法谚语“任何人均不容许不知法律”属于(A )。(3 分) A、不可反驳的推定 B、推论推定 C、直接推定 D、可反驳的推定(10/10)、司法认知的主体是( B)。(3 分)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司法机关(1/20)、司法认知不允许当事人进行反驳。B(2 分) A、正确 B、错误(2/20)、法律推定降低了举证的难度。A(2 分). A、正确 B、错误(3/20)、证据规则具有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A(2 分) A、正确 B、错误(4/20)、通过法律明文确立下来的推定,即法律要求事实认定者在特定的基础事实被证实时必须作出的推断是事实上的推定。B(2 分) A、正确 B、错误(5/20)、司法认知会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A(2 分) A、正确 B、错误(6/20)、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这是一种法律推定。B(2 分) A、正确 B、错误(7/20)、证据规则只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B(2 分) A、正确 B、错误(8/20)、事实推定的必要条件是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B(2 分). A、正确 B、错误(9/20)、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A(2 分) A、正确 B、错误(10/20)、司法认知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A(2 分) A、正确 B、错误(11/20)、非法证据规则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冤假错案。A(2 分) A、正确 B、错误(12/20)、人民法院可以对法律采取司法认知。B(2 分) A、正确 B、错误(13/20)、司法认知包括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A(2 分) A、正确 B、错误(14/20)、生效的裁判可以司法认知,但是公证文书不可以。B(2 分) A、正确. B、错误(15/20)、司法认知是不需要证明的,所以不具有可反驳性。B(2 分) A、正确 B、错误(16/20)、证据规则能够规范执法行为,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A(2 分) A、正确 B、错误(17/20)、辨认和对质都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A(2 分) A、正确 B、错误(18/20)、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A(2 分) A、正确 B、错误(19/20)、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A(2 分) A、正确 B、错误(20/20)、事实推定和推论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提出反证。A(2 分) A、正确 B、错误.(1/10)、从事实推定的结果看,它包括( )。(3 分) A、状态推定 B、行为推定 C、过错推定 D、因果关系推定(2/10)、判断证据,就是指( )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审查研究,并对个别证据的真伪及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结论。(3 分) A、侦查人员 B、检察人员 C、有关人员 D、审判人员(3/10)、事实推定与法律推定的区别在于( )。(3 分) A、法律效果不同 B、推定的种类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产生的方式不同(4/10)、司法认知的特征是( )。(3 分) A、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 B、司法认知具有可反驳性 C、司法认知的对象是申请人 D、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5/10)、法律推定的作用体现在( )。(3 分) A、导致了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 B、提高了举证的难度 C、降低了举证的难度 D、使证明对象发生了变更(6/10)、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有( )。(3 分) A、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 B、事实推定必须符合经验法则 C、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D、基础事实必须已得到法律上的确认(7/10)、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有( )。(3 分) A、明显的程序性 B、强制的效力 C、证明的效力 D、明确的指导性(8/10)、以下属于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有( )。(3 分) A、全面审查 B、侦查实验 C、辨认 D、技术鉴定(9/10)、证据规则普遍存在于( )。(3 分). A、大陆法系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英美法系国家(10/10)、制定证据规则的可行性体现在( )。(3 分) A、符合诉讼证明需要 B、提高诉讼效率 C、有利于排除可能不真实的证据 D、保证诉讼公正u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