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WORD版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34789 上传时间:2018-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巩义市小关镇第一初级中学李瑞花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宪法目的是有效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所以本节课内容又是宪法教育的基础【思考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和材料分析,归纳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2、通过观察法律体系金字塔的图示和阅读课本,说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表现。3、通过具体材料分析探究,感受宪法与生活的关系,树立宪法意识。【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法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每年 12 月 4 日,即现行宪法公布实施的日子,为我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每个法制宣传日均有一个主题。2001 年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2002 年的主题是“思考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003 年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2004 年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2005 年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2006 年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 年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2008 年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009 年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思考:上面几段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并过渡到新课:上面几段资料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课教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出示图片:打击犯罪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出示图片:宪法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教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活动一:知识抢答一(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 )(5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 )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徽、国歌。 )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 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出示图片:历次宪法颁布及修改时间活动二:知识抢答二你能说出下列描述分别指的是哪部法律吗?(1 )在法律家族中我最严厉,主要是管犯罪的,对于犯罪分子,我会用刑罚来处罚他,直至判处死刑。(刑法)(2 )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损坏东西要赔偿等等。( 民法)(3 )我主要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 行政法)(4 )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 )(5 )我主要关注和保护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将予以严厉惩罚。( 环境保护法)(6 )我主要管国家的基础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教师:你能再举一部法律出来吗?学生举例。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教师:由上面几部法律的分工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学生继续抢答:由上面的思考我们可以总结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第一个不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不同之一: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活动一:慧眼+ 慧脑教师:仔细阅读下面的几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你发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吗?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学生回答(略) 。教师:它们的共同之处是:这些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这说明了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教师提问:为什么把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把宪法作为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教师:继续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又得出了什么结论?(1 )宪法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权,于是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2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于是民法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3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于是民法规定了对人格损害的赔偿,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4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权,于是刑法规定了打击报复罪;(5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居住权,于是刑法规定了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表现一: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而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回到教材,运用教材中的图表对上述知识进行巩固。活动二:透过图表寻答案学生完成教材中表格中的空格。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相关的法律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安全生产法等。这个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个表格再一次告诉我们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母子”关系,即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正因为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根据,因此,宪法和普通法律法规之间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关系。学生根据教材的“金字塔” ,叙述宪法和普通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教师举例说明:活动三:案例分析播放动画:孙志刚案2003 年 3 月 17 日,27 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时,因为未办理暂住证被收容。三天之后,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 5 月 16 日,许志永、俞江、滕彪 3 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违宪审查。 6 月 18 日,国务院宣布废止 1982 年 5 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国务院要宣布废止 1982 年 5 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因为它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了。结论:表现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教师提问: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表现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五条第四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表现四: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学生自学教材“相关链接”内容后完成下面的表格。(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全国人大主席团、30 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教师提问:为什么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要更为严格?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在制定和修改宪法时必须严格谨慎,才能保证宪法内容能更符合人民和国家的实际,才能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巩固新课】利用知识树梳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知识运用】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阅读材料: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 ”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 ”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 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3 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33 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上面三个案例中的主人正是依靠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树立宪法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宪法的习惯,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