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4615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试题 新人教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满分54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118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II卷的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的平方根是 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是 A没有立方根 B8的立方根是 C的立方根是 D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和13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与点C关于点A对称,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1,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 A. B. C. D. 4已知,则 A B C D5. 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6. 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B. C. D. 7. 若,则 A B C89 D288. 若,则 A. 1 B. C. 5 D. 9. 若,则= A. B. C. 2 D. 410要证明命题“若,则”是假命题,下列,b的值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A. =1,b=2 B. =0,b=1 C. =1,b=2 D. =2,b=111在中,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若AB=5,AC=3,则的周长是 A8 B11 C13 D15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是 A. B. C. D. 或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 腰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1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6,8,10 C, D, 15. 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A. 5 B. C. D. 或16如图在中,AD平分,AC=6,BC=8,则CD= A. 1 B. 2 C. 3 D. 417一个长40cm、宽24cm、高18cm的长方体盒子可以装下的物体最大长度为 A40cm B45cm C50cm D55cm18如图在RtABC中,A=90,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 S四边形AEDF=;AD与EF可能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4 B3 C2 D 1第卷(非选择题,满分96分)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 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3. 答题前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9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与 ,则这个正数是 .20若,则 .2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7,24,25,则它的面积是 .22在等腰ABC中,已知AB=5,BC=2,则ABC的周长为 .23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BC的长是 .24已知,P是内一定点,D、E分别是射线BA、BC上的点,当的周长最小时,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共72分)25(8分)计算:+26(8分)化简:27(8分)因式分解:28(6分)如图,已知直线及其两侧两点A、B.(1)在直线上求一点P,使PA=PB;(2)在直线上求一点Q,使平分AQ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证明)29. (8分)两名同学将一个二次三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一名同学因为看错了一次项系数而分解成,另一位同学看错了常数项而分解成,请写出原多项式并将它因式分解.30. (8分)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沉迷电视、手机、网络游戏等,视力日渐减退,我市为了解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从全市八年级随机抽取了1200名学生,统计了每个人连续三年视力检查的结果,根据视力在4.9以下的人数变化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对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制成扇形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其他”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2)若xx年全市八年级学生共有24000名,请你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多少名?(3)根据扇形统计图信息,你认为造成中学生视力下降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你觉得中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视力?31. (8分)如图,长方体底面是长为2cm 宽为1cm的长方形,其高为8cm(1)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请利用侧面展开图计算所用细线最短需要多少?(2)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2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多少?32. (9分)如图所示,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将其折叠,使点与点重合.(1)求证:;(2)求折叠后的长;(2)求以折痕为边的正方形面积.33.(9分)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点A向点B、点Q从顶点B向点C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1)求证:ABQCAP;(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遂宁市市城区初中xx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CDABBDADDADABDC C 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9. 64 20. 0 21. 84 22. 12 23. 14或4 24. 84 三、解答题(本题共9个小题,共72分)25原式= 4分= = 8分26. 原式= 4分 = = 8分 27. 原式= 4分 = 6分 = 8分28. (1)体现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痕迹,思路:连AB,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的交点即为点P (3分) (2)体现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截取等线段的痕迹,思路:作点B关于的对称点,直线AC与的交点即为点Q (6分) 作图痕迹略29. = = 2分 4分 所以原多项式为 6分 因式分解为 8分30.(1) ; (2分) (2)由题 估计视力在4.9以下的学生约有16000名. (5分) (3)造成中学生视力下降最主要的因素是手机(7分)(视力保护言之有理即可)(8分)31.(1)将长方体的四个侧面展开如图,连接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B=cm;(4分)(2)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2圈到达点B,相当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2和8,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 (8分)答:(1)所用细线最短需要10cm (2)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32. (1)在长方形ABCD中,AD/BC BE=BF 3分(2) 设DE=cm,则BE=cm,AE= 在中,由勾股定理 即DE的长为5cm. 6分(3) 过E作EH于点H,则EH=AB=4,BH=AE=3 HF=BF-BH=5-3=2 以EF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9分33.(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Q=CAP,AB=CA, 又点P、Q运动速度相同, AP=BQ, 在ABQ与CAP中, AB=CA ABQ=CAP AP=BQ ABQCAP(SAS) (3分) (2)解: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QMC不变 理由:ABQCAP, BAQ=ACP, QMC=ACP+MAC, QMC=BAQ+MAC=BAC=60 (6分) (3)解: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时,QMC不变 理由:ABQCAP, BAQ=ACP, QMC=BAQ+APM, QMC=ACP+APM=180-PAC=180-60=120(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