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礼赞教案7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4494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礼赞教案7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礼赞教案7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礼赞教案7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白杨礼赞教案7 苏教版 设计思想: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太过于强调教师的教 ,以至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活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新课程与新课标的实施,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从以前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重心上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白杨礼赞虽然是一篇传统篇目,但从课程的安排、 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的安排上,不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尝试一下 。按惯例,一般都是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梳理文章,先讲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再引出白杨树的外形及内在气质的分析,再由树及人,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正直 、朴质 、紧密团结 、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质。这样虽然条理清晰,但是却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硬把内容“灌”给学生,这样当然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深入学习领会了。其实要想让学生爱学也不难,白杨树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让他们说说身边的白杨,它们的外形如何?有何特点?看到白杨树挺直的身躯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由白杨树外形入手,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再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让学生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 判断,以及在解读文本时的新发现。学生的不同见解、 一知半解或一分肯定、 一点怀疑、一声感叹,都可能是他们的一点收获。第三,在教学中,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课外延伸。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那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一听阎维文演唱的歌曲小白杨,让他们分析一下它是否运用了象征手法,这样势必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手法的运用。以上是我对白杨礼赞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点粗浅想法,也可以算作“老调新弹”吧,或许能给人一些新的感受?学校学科题目课型授课人第六十七中学语文白杨礼赞讲读刘春凤 白杨礼赞 茅盾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清本文的抒情线索,了解本文由景及树,由树及人的思路,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 细致品读白杨树自身的形神美以及白杨树象征的意蕴之美。3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正直、 质朴、 紧密团结 、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品读白杨树自身的形象之美以及白杨树象征的意蕴之美。学法及教法设想1认真朗读课文,感知白杨树的环境美 形神美以及象征美,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深刻意义。2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讲读 、学生的讨论为主,启发式、讨论式、 学生自主式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具 :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导入,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思路。(录音机中传出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一分钟后,声音变小)1 大家都听过阎维文演唱的这首小白杨吗?歌中赞美了与”我”一起守卫边防的白杨树 ,歌词中有这样几句:“一株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 和我一起守边防.”词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赋与了白杨树以人的感情,人与树生死相依,共同守卫祖国边防.白杨树与我们并不陌生,你能说说你身边的白杨树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相继说出白杨树的一些特点.)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比较喜欢白杨树,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白杨礼赞,也是在赞美白杨树,让我们来看看,作者茅盾先生再文中赞美了白杨树什么?请你用“作者赞美了- 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 ,来作为你的答案好吗?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然后讨论一下,准备说话。2 范读课文.在学生回答后点拨归纳概括。“平坦大地”指的是白杨的生长环境, “傲然挺立,力争上游既指出了白杨树的外形,又点出了它的内在气质, “象征抗日军民” 指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可见作者在文中赞美了白杨的环境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 (板书)二 细致分析讲读课文.(一) 抓主干,直入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1 分析第三部分(5段、 6段) 作者赞美了白杨生长的环境美、 形神美、 象征美,而作者描写的重点则是形神美及象征美。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两部分。我们先给第5段分一下层,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分三层: (一)第1句 (二)第2-5句 (三) 第6-7句依据: 这段结构是总分总,1句总写,概括全段中心内容,2-5句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在形象,6-7段总结,内容已深化,着重描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朗读第5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形神之美的,找出关键词语。朗读要求:齐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层,要读的清脆柔美,男生读第三层,要读的豪爽,有阳刚之气。朗读,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先用 “力争上游” 这个词,既是在写形也是在写神,接着从干,枝,叶,皮四个方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在形象. “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突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这段中,作者在着力描写白杨树这一事物。 形美干 枝 叶 皮 - - 描写事物 (板书)神美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2 分析第四部分。 作者描述白杨树形神之美的内容只限于第三部分吗?作者又是怎样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的?明确:第7段中14句进一步揭示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不缺乏温和、 坚强不屈 、挺拔”(板书)再次欣赏这段文字(朗读)后,我们看这几个褒义词形象的揭示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表达了作者无限崇敬之情。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精神品质,可见,作者表面是在赞美白杨树,实际已经在赞美人,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看出,作者是在赞美广大的抗日军民。作者重点描述白杨树的形美的用意是什么?分析一下这几句话的语言特点。讨论后明确:是为了揭示它的象征美,也就是托物言志。(板书)这是由四个反问句组成的排比句。这四句话一句比一句强烈,联想一句比一句扩展,内容一句比一句深刻,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浅入深,由含蓄到明朗的揭示出来,使主题深化,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把这几句话变成陈述句行不行?效果会怎样?齐读改变后的句子后明确:语气不够强烈,赞颂的感情色彩随之会淡化。再读原句,再次体会这种语言的表达效果。3 小结 。作者在这两段中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质朴、 坚强、 力求上进的精神。(二) 分析第一部分。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作者的目的是托物言志,那么文章第二段描写环境美不就显得画蛇添足了吗?1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的有关词语。把你自己设想为这环境中的旅行者,你的感觉如何?你赞同文章中作者的想法吗?讨论后明确:白杨的生长环境是黄色与绿色主宰(黄绿错综),广阔没有边际(无边无垠),平坦(坦荡如砥)。确如作者所言,最初的感觉应该是“美”,“雄壮”,“伟大”,久而久之,会感到“单调”,“恹恹欲睡”。(2)当感到恹恹欲睡时,什么使得人为之一振?明确:白杨树的出现。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也正是由于白杨树的出现让人不由得有这样的感觉;这一环境中的事物如此不平凡,那么这环境给人的“美” “雄壮” “伟大 的感觉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这一点来分析,环境描写又是从正面来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环境不平凡,白杨树更不平凡。(3) 小结。环境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画蛇添足,这一部分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着所写的中心-白杨树来进行的,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这一不平凡的事物的描写。而且,这环境所蕴涵的自然与人类的伟大力量与下文中白杨树的力争上游,坚强不屈不是很一致吗?(三)总结 文章描写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之美、 形神之美、 象征之美,而把这三点贯穿在一起的是作者的情感美。连接这三点的纽带是文中反复穿插,层层递近的抒情式主题句。这些句子的核心是: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板书)。请同学们带着美感把这些句子读下来。三 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这类散文的一般写法。写环境是为了引出事物,写行神美是着力描写事物,写象征美是为了托物言志,这是一类抒情散文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阅读分析理解这类文章的一把钥匙,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四 作业 1 课下阅读茅盾的另一篇散文风景谈,简单分析与白杨礼赞写作上的异同。2 回去再听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考虑他是否运用了象征手法。附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茅盾环境之美 -引出事物赞美不平凡的 形美干 枝 叶 皮白杨树 形神之美 神美 倔强挺立 不着不挠 伟岸 正直 -描写事物 朴质 严肃 温和 挺拔 坚强不屈 象征之美 -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