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4402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唐诗五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唐诗五首教材分析本文选入从初唐至中唐的五首律诗,有五言,有七言。五首诗的遣词造句、意境格调各有特点。五首诗歌深浅有别,有的诗歌需要教师点拨,学生才能理解其妙处,比如黄鹤楼使至塞上;有些学生自主阅读应能解决,比如钱塘湖春行。因此,本课教学不必平均用力,可根据学情和诗歌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2.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主旨。【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2.激发学生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1.重点:(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2.难点:(1)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二、了解律诗文体知识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三、学习新课(一)野望步骤一:了解作者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除一度做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步骤二: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教师配乐范读,并校正读音和节奏。东皋(go)薄暮(b)徙倚(xy)犊(d)3.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4.教师注解重要字词,请同学翻译诗句,并注意提醒校正。步骤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2.作者在薄暮中见到了怎样的景物?明确: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明确: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搭配得恰到好处。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明确:写作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步骤四: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步骤五:教师小结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二)黄鹤楼导入: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便就此收手。只在崔颢的诗下面题上“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离去了。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即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众多古人称崔颢的这首诗是“第一”“千古之奇”。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步骤一: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2.了解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传说费祎登仙后,常乘黄鹤于此憩息,故名黄鹤楼。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闻天下。步骤二: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教师范读,强调注意节奏及声调的抑扬、速度的急缓。如:读“空”应低沉婉转,声音略为延长,“晴川”句可读得恬淡自然。2.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3.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互相译读。4.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步骤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诗人登上黄鹤楼,极目远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描绘这样的画面有何作用?明确: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潜在的铺垫。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这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变化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做了铺垫。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明确: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原野上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步骤四: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2.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3.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该如何理解?明确: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步骤五:教师小结诗人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作者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悠悠白云,抒发了怀念家乡的愁思。四、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野望秋野图:萧瑟衰败正衬暮归图:宁静安详反衬孤独无依黄鹤楼首联:引传说颔联:发感慨以景衬情思乡思亲颈联:绘美景情景交融尾联:抒乡情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1.背诵默写野望黄鹤楼。2.朗读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二、学习新课(一)使至塞上导入:唐代自开国以来,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步骤一: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边塞诗代表诗人。人称“诗佛”,因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摩诘文集等。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和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步骤二: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3.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互相译读。4.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步骤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作者在首联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明确: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的(慰问边疆的将士)和经过的地方,为下面具体写景做铺垫。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步骤四: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颔联中“蓬”“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确: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3.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步骤五:教师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首联两句交代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二)渡荆门送别步骤一:资料助读1.了解写作背景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而作。诗人在25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出蜀东下,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2.解读诗题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步骤二: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教师范读诗歌,并校正读音和节奏。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把握诗歌节奏和韵律。4.小组合作,根据课下注释,互相译读,列出不懂之处。5.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步骤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明确: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苍茫起伏的群山,随着船行不断消失,眼前出现了广阔无垠的平原。一泻千里的江水,流入辽阔无边的荒原,滚滚东流。这联诗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3.你认为颔联中哪两字用得好?并说说你的理由。明确:“随”和“入”用得好。“随”字化静为动,将山与平原位置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4.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步骤四: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明确:拟人。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2.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步骤五:教师小结渡荆门送别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三、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两首诗。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使至塞上诗中有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画中有情:赞叹、赞美渡荆门送别首联:叙事交代旅程颔联:写景山水(近景)颈联:写景云月(远景)尾联:抒情由景及情,留恋故乡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配乐,投影风光图片)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体验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2.写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钱塘湖”,即现在的杭州西湖。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朗读诗歌,疏通诗意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2.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3.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4.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合作,每人译一联,互相纠正补充。5.教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6.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步骤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诗歌描绘的是西湖春天哪个阶段的景色?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呢?明确:早春。“初平”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乱花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来的。3.诗人游西湖,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4.本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其精华所在,读诗句,思考以下问题。(1)颔联中的“几处”“谁家”改为“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因为初春时分飞鸟不多,“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如果换成了“处处”和“家家”,那就不是描绘早春之景了。(2)颔联中的“争”和“啄”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儿?明确:“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个词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3)颈联中的“乱”和“浅”写出了春天花草的哪些特点?明确:“乱”字贬词褒用,写出了花开繁盛、色彩缤纷的特点;“浅”字写出了春草低矮柔嫩的特点。步骤四:品味分析,体味感情1.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明确:“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的迷恋。“最爱”,表达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热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2.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四、课堂小结诗人陶醉于这西湖的初春美景,莺歌燕舞、红花嫩草并不是诗人的最爱,他最爱那绿杨阴里的白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可总揽全湖胜景。诗人置身其中,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神怡。让我们带着一种闲适,一种喜悦与赞美背诵诗作。五、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诗。2.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附:【板书设计】所行孤山寺贾亭西湖东白沙堤所见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所感最爱行不足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后反思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触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俄罗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在之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这一点,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