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设计2 人教新课标版科目:语文 授课时间:班级: 课程题目:敬畏自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正确识记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2)阅读课文,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2.能力目标1)掌握反问的修辞手法,理解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情感的作用。2)了解议论性散文的特点。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3.感情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观念。2)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2.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理性认识和人文关怀的精神。二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并品味气深层含义,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2.理解议论性散文的表达方式,把握课文是如何层层深入,水到渠成的。三教学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把握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感情。2.研读探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欣赏的蕴含哲理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3.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和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在闲暇之余是不是都很喜欢到公园里,森林中去散步呢(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是的,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总是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有高山大川,平原沃野,绿水青山等)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心旷神怡呢?的确,美好的自然风光,是宇宙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可是人类往往不能好好的善待自然,打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幌子,肆意破坏自然,无节制的滥采滥伐,下面大家再来看一些图片吧(屏幕上播出工厂烟囱排放浓烟,乌黑的废水,堆积如山的城市垃圾,土地干涸等)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又作何感想呢?我们都知道,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跟大自然和睦相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敬畏自然。二)新课内容1.检查预习要求:正确掌握生字生词的字音,字形和词义。鲲鹏 蓬蒿 咫尺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狼藉斑斑 (1)首先,让我们看看同学们预习生字生词的情况,我请一位同学大声的来读一下这些字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的正确予以表扬,有读错的地方与同学们共同纠正)(2)在屏幕上放出生词的解释,让同学们齐声读一遍,识记。殊不知:竟不知道 。 不自量力: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力量。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咫尺之间:比喻距离很近。浪迹斑斑: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诚然:的确。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不过尔尔:不过这样罢了。相形见绌:和同类事物相比,显出不足。不可思议:无法想像,难以理解。2.分析主题(1)分析题目。我们先来解析一下这篇课文的题目,敬畏自然,那么敬是什么意思呢?(个别同学回答:尊敬,敬重)对,敬有尊敬,敬重,恭敬之意,含有爱护,珍惜的意思,那畏呢?(有的同学说是怕的意思)对,畏就是害怕,畏惧的意思,但敬和畏合在一起,又增加了它的含义,这是从人类美好的浓情中析出的“怕”它包含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之情,反映了一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谦虚谨慎的态度,我们看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屏幕上出现作者严春友的一段话,请一位同学起来朗读一遍)(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我先来问问大家a)本文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b)用什么样的方法谈论的呢?着重写得什么内容?(用比较的方法,着重比较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c)那么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3.细读课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这种散文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议论性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多数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论点也是如此。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类型有事实的材料,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 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默读一遍课文,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试着划分层次:(1)我们先来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看法:作者从历史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从智慧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2)作者通过分析论述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关键的语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3)那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下面我们重点研读中间部分,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结论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的。请学生默读中间部分(210段)然后解决问题我们先从作者的整体思路来划分大的层次,全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三部分(11),人应当敬畏自然。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5段):着重比较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二层(6-7段):进一部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三层(8-10段):作者从自然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六:小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同学们应该把握作者论述的中心是敬畏自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论证的,把握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掌握文章结构。七课后作业复习生字,思考课后第一题。八,板书设计敬 第一部分(1段):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 第一层畏 第二部分(2-10段):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第二层自 第三部分(11),人应当敬畏自然 第三层然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二研读探究(1)提问: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存在的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分,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2)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同学们能不能找出你自己觉得富有哲理的话,并想象其中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4、如何理解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它们怎么能与人相提并论呢? (苍蝇、蚊子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确实精巧绝伦,苍蝇的复眼,蚊子的吸血功能实在奇妙;灰尘微小,内部结构却异常精巧。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展示了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人类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苍蝇、灰尘也是,为什么不能相提并论呢?)5、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人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这就是说,作者把宇宙智慧分为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宇宙智慧就分化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包括低级形态与高级形态的大概念,一个是单指低级形态的小概念。“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其中“同一智慧”指“宇宙智慧”,“宇宙的智慧”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6、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宇宙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这一句话能否理解为“我就是天,我就是地,我就是自然,我就是宇宙”?这是否是一种天真、狂妄的心态,是极端的唯心主义? (照作者的说法,人之于宇宙,有如头脑之于全身,那么“人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就容易理解了。基于这一认识,那就意味着人与宇宙休戚与共,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同欢笑、同痛苦。)二,反问句的用法本文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用了对比,拟人和反问的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情感,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又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是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为一般陈述句,比较表达效果又什么不同。如: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五、课堂小结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通过对比人,拟人和反问的手法一步步阐释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的观点。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同学们了解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培养同学们保护坏经爱护自然的观念。六课外作业课后练习第四题七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