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4127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26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师寄语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2.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课前预习】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育的发展:(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4)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_至此寿终正寝。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报刊。申报:1872年在_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其他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商务印书馆。创办:1897年在_创办。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内容: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_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2.照相和电影:(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_和电影传入中国。(2)发展: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_。【合作探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停科举始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材料三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1)材料一中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的?(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时艰”反映了废除科举制的背景是什么“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政府除了废除科举制之外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不得全文照抄材料)(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教育的看法 【拓展延伸】1.下列文艺作品,在抗战期间召唤爱国主义,振奋抗战精神的一组是() A.义勇军进行曲孔乙己屈原 B.黄河大合唱愚公移山屈原 C.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孔乙己 D.孔乙己屈原黄河大合唱2.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 A.山乡巨变B.边城 C.家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A.屈原B.春秋战国 C.四世同堂D.法西斯细菌4.下列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毕业歌(1934年)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太行山上(1938年) 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 A.B.C.D.5.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人民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一首歌曲振奋了民族精神,它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是() A.松花江上B.黄河大合唱 C.游击队之歌D.义勇军进行曲6. 北京大学是中国学子心中的一座学术殿堂。它的前身是A.太学B.京师同文馆C.京师大学堂D.燕京大学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这首雄壮的国歌时,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请问国歌的曲作者是() A.聂耳B.田汉C.冼星海D.徐悲鸿8.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 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自我评价专栏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