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3728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山中避雨教案 语文版(福建专用)一、教学要求1、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教学要求1、2、3。2、难点:教学要求4。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二、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话题设置:如果你和家里人或同学们作好了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到某个地方游玩,不料中途遇到天下大雨,你们不得不停留在某个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干些什么?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走近作者: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曾用名丰润、丰仁。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绿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漫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3、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1)学生边读(边听),边圈点批注,思考问题。(2)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就生字词提出来进行交流,相互帮助解答。(3)老师将有代表性问题投影到屏幕上,大家一同解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第二段引用的诗句是谁的?你能背会全诗吗?【字词附录】丰子恺(ki) 嘈(co)杂 工尺(ch) 趋(q)之如归 寂寥(lio) 冗(rng)长 闭门羹(gng) 弄(lng)里 涉(sh)水 气馁(ni) 和(h)平 唱和(h) 和(hu)稀泥 和(hu)面【词语附录】趋之如归:很快地走回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 寂寥:寂静空旷。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怨:埋怨。尤:怪罪。冗长:(文章、说话等)废话很多,拉得很长。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萍:浮萍。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以:用来。 【诗歌附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4、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目标1。(1)讨论问题:整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概述山中避雨的全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有关文字,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 明确:本文主要叙述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过程大致如下:游山遇雨,觉得扫兴感受趣味,寂寥深沉众人歌唱,荒山温暖依依惜别,感悟“乐以教和”。(2)体会文章主旨。讨论归纳:本文主旨是“乐以教和”。(3)“乐以教和”有什么作用?讨论归纳:“乐以教和”有利于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4)继续深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体验呢?讨论归纳:作者在山中避雨时,曾在山中小茶店里拉胡琴,“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并和着音乐齐唱起来。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是音乐使大家和谐相处,这正是“乐以教和”啊!(5)联系实际:同学们,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呢?讨论归纳:“心连心”艺术团下乡演出,观众与演员其乐融融;歌迷与歌星融洽相处。5、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目标2:(1)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 明确:时间前天。 地点西湖山中的小茶店;人物“我”、两个女孩、茶博士,众青年。事件起因游山遇雨,在小茶店避雨。经过“我”为了安慰两个女孩而向茶博士借琴,为她们拉琴,女孩和唱,引来三家村青年们的齐唱。结果依依惜别,感悟“乐以教和”。(2)在山中避雨的整个过程中,作者以及两个女孩的心境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作者:游山遇雨,觉得扫兴感受趣味,寂寥深沉给青年拉琴,大家齐声歌唱,尝从未有过的“音乐趣味”依依惜别,感悟“乐以教和”。两个女孩:游山遇雨,觉得扫兴怨天尤人,苦闷万状作者拉琴,转忧为喜随琴声歌唱,无比兴奋。5、课时小结。6、布置作业:(1)学习,抄写字词三遍。(2)朗读全文,重点学习第三段。【板书设计】山中避雨(丰子恺)我主题女孩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乐以教和怨天尤人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我的感兴,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苦闷万状拉胡琴,体验到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欢喜和唱与山村青年依依不舍无比快乐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精彩片段品析。2、体会“运用比较,突出主题”的方法。3、感受文中闪烁的多种美。二、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2、精彩片段品析课文第4自然段(1)指名朗读。提醒学生听读时注意下列问题: 用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或你认为用得很恰当的词,并说明它的好处。(2)听读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提出来,在班内一起讨论。A、两个女孩为什么说:“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若改为“你会拉吗?你会拉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明确:“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能充分表现出两女孩想听“我”拉琴的急切心情,若改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B、作者在写自己拉琴时,为什么要插入自己以前学拉琴的经过呢?明确:为后面“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做了铺垫,也说明了“我”拉琴拉得特别好的原因。C、“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句中“闹”能否换为“变”?“温暖”有何妙处?明确:“闹”点明了音乐的魅力,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温暖”既写环境的温暖,又写作者内心的温暖,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D、怎么理解“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明确:作者在山中避雨时,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而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所以他认为“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3、品析完精彩片段后,让学生有重点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根据以上品析片段的方法,进行自我评析。4、体会“运用比较,突出主题”的方法。(1)“运用比较,突出主题”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启发:本文多处运用了“比较”,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吗?明确:将作者平时与这次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作比较。将两女孩前后不同的心境作比较。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的不同特点作比较。将“三家村”的前后气氛进行比较。(2)同桌互相讨论:“比较”在本文中有何作用?明确:“比较”是为“乐以教和”这一中心服务的,“比较”能更有利于突出“今日般的音乐趣味”,强调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5、感受文中闪烁的多种美。(1)让学生细读课文,发现、感受文中的美。(2)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进行点拨。音乐美:那伴着雨声的梅花三弄,那雨窗下悠悠的琴声,那伴着琴声的渔光曲,构成了独有的音乐美。绘画美:那雨中静静的小茶店,那拉琴的作者,唱歌的女孩有屋,有景,有人,不正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吗?和谐美:小茶店内听歌、唱歌的人,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一些年青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体现出和谐之美。真挚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氛围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自然美:这次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自然之美。6、布置作业。(1)复习本文,完成本课练习册。(2)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和谐相处。你是否有过难忘的欣赏音乐的经历?请以“音乐”为话题,谈一下你对音乐的感受。(3)预习风筝。【板书设计】山中避雨美 前后比较 拉近距离 乐音乐不 以胜 教收 品析精彩 使人和谐 和【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