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3458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动物的社群行为教案 第四节 动物的社群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社群行为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了解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语言”的种类。 2.在阅读、思考和小组讨论中,在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和通讯作用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概念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寻找与观察身边的动物的社群行为,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通过提醒学生观察动物不要伤害动物,对学生进行善待生命、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前两节所学习的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和繁殖行为大体上可以看作动物的个体行为。但任何动物都不可能是绝对独居的,至少在生殖时要和异性接触。在此基础上,群居性社会动物才进化发展出来。本节课通过学习动物的群体特点和动物群体内通讯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许多动物营社群生活,如昆虫中的蚂蚁、蜜蜂,哺乳动物中的象、狮、鼠及各种灵长类。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没有给动物的社群行为下确切的定义,但社群行为的概念贯穿全课,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2.通过了解动物群体的组织,进而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由于书上介绍的白蚁是我国南方(广东、云南等地)热带的害虫,北方学生看不见;对于书上曾介绍的蜜蜂的组织,大部分城市的孩子没有养蜜蜂的经历,也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学生更难观察到鸟类或哺乳动物的社群行为,因此,学生对动物的群体组织缺乏感性认识。在对动物的群体组织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学生难于建立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建议教师尽可能加强直观教学,剪辑动物社群行为的录像片,或预备幻灯片、投影片、挂图等,让学生对动物的群体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尤其重视白蚁、狒狒群体组织的介绍,进而了解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节课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通过小组代表汇报将观察或实验设计付诸行动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评,复习动物的攻击、防御、贮食或繁殖行为。 2.引入新课: 播放有关动物社群行为的录像,或用幻灯片、投影片加教师的讲解引入新课。 3.阅读和思考: 先浏览课文。再慢而透彻地阅读课文。细读动物社群行为的概念,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相比较,将问题记下来。思考教师提出的思考题。 思考题: 从我们身边能找到动物营社群生活的例子吗? 为什么说“动物的群体生活不是同种动物简单地聚集在一起”? 你注意观察或聆听过动物的“语言”吗? 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动物的社群行为”吗?为什么? 动物的社群行为对动物个体和种族有什么意义? 思考“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4.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时,先把自己在阅读课文时想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内进行讨论。请小组长记下来在组内已得到答案的问题和意见不统一的问题。 讨论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欢迎各种不同的看法,欢迎争论。 讨论“动动脑”提出的两个问题。 5.全班讨论: 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同学发现了哪些问题,讨论的结果如何。将各组提出的问题列出来,并讲评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情况,表扬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 小组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讨论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全班进行争论。注意: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有答案,或不一定有唯一的答案。 6.请一位同学对本课学习做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完成板书。 提醒学生继续实施观察计划或完成实验设计。 【板书设计 】 第四节(节标题略) 一、群体的组织 举例:白蚁、狒狒(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的群体生活。 特点:群体内的成员有明确的不同职能。 二、通讯 举例: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及学生所举出的例子)等。 作用:群体内个体之间交流信息。 三、动物的社群行为 概念: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 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生活。 小资料 1.蚂蚁复杂的社群行为 蚂蚁的“牧业”活动。 蚂蚁保护蚜虫。它们用触角拍打蚜虫的尾部,使蚜虫放出汁液,供蚂蚁吸吮。有些蚂蚁居然会将蚜虫“驱赶”到植物的枝叶上,使蚜虫得到食物,从而能有充足的汁液供蚂蚁吸吮。这简直是蚂蚁在“放牧”。 蚂蚁的“农业”活动。 有些蚂蚁将树叶、动物的粪便等搬运到窝里,将其嚼碎铺平,使真菌在上面生长。蚂蚁以这些真菌为食,像蚂蚁在进行“农业”活动。 蚂蚁的“蓄奴”活动。 有些热带蚂蚁能将身体较小的其它种蚂蚁的蛹大量俘到本窝中,这些蛹化成蚂蚁以后,承担这一窝的采集食物、喂养幼蚁的工作,成了这一窝蚂蚁的“奴隶”。蚂蚁的这种活动,像在进行“蓄奴”活动。 2.动物集群中的优势等级 动物集群中常常存在着复杂的等级系统。每个动物所在的等级地位是在个体之间较量后,根据胜负、强弱而形成的。课文中介绍的“首领”狒狒即属于优势等级。 群居昆虫有优势等级现象。像蜜蜂一样,马蜂也是雌性居高位。每年春季,几只雌马蜂一同采集材料筑巢。在筑巢过程中,各雌蜂展开撕杀,战胜者取得最高级地位。其它雌蜂不再战斗,处于从属地位。 群居的鸟类也有优势等级现象。一群母鸡中,总有一只居于优势等级。它趾高气扬,霸道地啄击胆敢在它身边啄食的母鸡,被啄者不敢还击,急速逃跑。公鸡也按实力排出等级。公鸡一般不啄击母鸡。高等级的公鸡能优先与母鸡交配,等级越低,越无优势,甚至无机会交配。 居于从属地位的动物,一般都安于其地位,很少有离群、另立门户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