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309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II)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而电流对于学生来说既神秘又陌生。第五章是最基本的电流和电路知识,为以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处理电学问题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电流的知识,从前后联系来看,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电荷定向移动及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而在本节课里学生要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知道电路的构成,这又为后面学习串并联电路及整个电路学打下了基础。二.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根据七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三.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了电荷的初步知识,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常见的电源和用电器(2) 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实验,课件展示,使学生感受到电流的存在,是培养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研究过程中以生活素材为依托,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科学的物理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求知.积极合作的思想品质,在讲解电源知识时,通过对电池的了解,提高学生关心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四. 重难点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规定。由于电流的方向不是直观形象的物理现象,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本节难点定为知道电流的方向。五. 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生活中有大量的电学现象,我有意识把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请同学自己观察教室里的用电设备,然后举例说出各个用电器,并引导学生尝试对其进行分类,由此引入新课。同学亲自观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请学生尝试对用电器进行分类,不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初步的分类讨论能力,而且为后面讲电路的构成打下了基础。进而提出疑问用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引出课题电流和电路。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 进行实验,情景感受 由课本的实验导入新课,在这个环节中,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受电流的存在。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单独的导线是不会导电的,只有把导线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才有电流的流过,进而引出金属导体里电流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学生经过亲身体会渴望解决问题,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顺路进入下面的教学过程。 (三) 课件展示,传受新知在处理电流的形成这个知识点上,因为金属里电子的运动是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我应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地展示。课件一:金属导体中导电前电子杂乱无章的运动和导电后电子的定向运动 由此学生可以知道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就形成了电流,同时跟学生明确指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应该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讲解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得出正确结论,在教师指导下实现由实验到理论的转化。课件二:食盐水中正.负电荷同时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使学生知道并不只有负电荷定向移动才形成电流,为了巩固改知识点设计了以下环节。通过让学生判断不同情况下电流的方向使该知识点进一步巩固。这样设计是使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会举一反三。对不同情况下电流的方向进行分析,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提高了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又是如何规定的呢?课件三: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学生通过不断观察课件所展示的内容,这一点可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虽然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准确,但通过师生的不断补充,学生可以由自己的思维过程最后得到答案,这不但是一次思维的升华,同时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至此本节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已基本攻破,基本以依靠试验和课件,由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来推动,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观察电路,归纳构成 依据课标的要求该知识点属于学生了解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对电源.用电器已有了接触,因此我把这个问题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列举实例,并逐步引导学生对其按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加深对各种元件在电路中作用的理解。此过程可通过小组讨论来进行,培养学生敢于求知,乐于合作的精神。在电源的学习中让学生知道各种电源,加强对电池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节约能源.促进环保意识。五.归纳总结,拓展提高 正如条条小溪流向远方,导体中的电荷也在定向流动,本节课主要讲了电流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尝试由学生自己总结,师生不断补充,抓住重点,巩固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理解。六. 课堂练习金属外壳的手电筒可以看作一个简单电路,你能想想看,手电筒里的干电池.按扭.金属外壳.及小灯泡分别属于电路中的哪些元件呢? 设计这道习题一方面因为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因为电路的组成在本节课虽不是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但他却很重要,这道习题可以把课上所学的电路的组成知识包括在内,复习巩固所学内容,七. 作业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联系,抓住基础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层次练习。另外可以让学生查各种电源的资料,做成小板报,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八. 板书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包括课件和板书,课件可使课程直观流畅,板书可使本节课程清晰明了。.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一. 电流的形成二. 电流的方向1. 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 在电源外部, 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回到负极三. 电路的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开关 导线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 的课程设计,请各位老师评委多加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