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2870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一练 达标闯关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一练达标闯关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它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终得出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答案是D。2.(xx汕头质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藩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中共八大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中共十一大【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依据所学,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个人盲目崇拜的“两个凡是”,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展延伸】思想理论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1)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积累了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3)当时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两个凡是”)。4.(xx河南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中国共产党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A.中共一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解析】选C。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选C。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B.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D。【思维拓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重大转折的会议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设时期;第三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6.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见右图)再现了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邓小平。7.(xx信阳模拟)著名企业家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得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依据题中“1979年”等信息,可联系到相关史实: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选C。8.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前者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残余B.前者使中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C.后者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中国的封建残余,故A不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故B不正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不正确;故选D。9.如果要在年代尺中标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的标注方法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D。10.(xx淄博博山模拟)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 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依据所学可知,1966-1976年,我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刘少奇案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说明了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践踏,要避免类似事件,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后,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 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1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思想解冻】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命运抉择】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反思总结】(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可知“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延续;针对“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方针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一九七九年”及其相关表述,可知“十分兴奋的心情”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关,结合相关知识可完成本题解答。第(3)题,可以通过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和意义的分析、理解来归纳其答案。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结合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归纳,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坚持“左”的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思想条件。(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中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它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4)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