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865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难点: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旧中国地主剥削农民,占有绝大多数的土地,农民没有或只有一小部分土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干活勉强度日。农民是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困苦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大范围地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了,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该如何应对? 推进新课一、稳定物价之战1新中国的经济形势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教师归纳: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旧中国留下的是烂摊子: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凋敝,灾民达4 000万人之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应紧张;城市里大批工人职员失业,人民生活十分贫苦。二是投机商的囤积居奇。一些不法资本家利用国家财政经济的暂时困难和经济混乱局面,大肆进行投机倒把,致使出现全国性物价大波动。2“米棉之战”提问:面对这样的形势,新中国采用什么办法稳定了物价?学生回答后,教师综合:通过统一调集物资,在适当时机集中抛售,给投机商以沉重的打击,使物价迅速趋向稳定。二、农民的翻身解放1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内容。教师强调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是中华民族陷于穷困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彻底改变,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就不能团结农村的广大群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就着手解决这一问题。2土地改革的经过(1)提问:土地改革的标志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实施。(2)提问:全国的土地改革情况如何?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材料,掌握土地改革的情况:从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开始,有秩序、有领导、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全国的土地改革。每期一般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复查总结等阶段。各地政府派出土改工作团深入农村,领导土地改革。3土地改革的意义讨论:你怎样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生讨论。结合史料,教师进行分析和引申:土地改革的胜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从而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2%。广大农民已成为农村政权的坚强支柱。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抗美援朝的背景(1)学生阅读课文小字,简单了解朝鲜问题的由来。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中国要不要派兵入朝作战?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学生看书、阅读抗美援朝形势图,讨论回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一场正义的战争。2抗美援朝的经过(1)出示资料,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教师指出: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面前,1950年10月,彭德怀受命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发扬了不怕牺牲、不畏强暴的顽强斗争精神,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的战役,取得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凯旋回国。在三年多的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歼敌109.3万人,其中美军39.75万多人。(2)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教师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教师播放影片上甘岭片段,让学生感受激烈的战斗场景和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影片播放完后,教师请每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主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搜集、提炼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涌现的感人故事、英雄事迹,如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的邱少云、空中英雄王海、特级英雄杨根思、一个苹果的故事等。(3)小组活动后,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学习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教师总结: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舍家为国,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抗美援朝的意义出示课后“材料阅读”,与学生共同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和独立,为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扩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本课小结本课介绍了三个内容:稳定物价之战使得新中国在经济上得到了稳定,为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地改革使几千年来农民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板书设计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典籍广角】彭德怀谈抗美援朝的意义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参考资料】我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控诉美国武装侵略的演说美国武装部队侵略朝鲜不可避免地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事实上也证明了侵略朝鲜的美军,已直接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从1950年8月27日到11月10日,美国侵略朝鲜部队的军用飞机不断侵犯我国东北的领空进行侦察活动,扫射轰炸我国城镇与村庄,杀伤我国和平居民,损坏我国财产共有90次。从11月10日到14日共有28次,从15日到19日共有33次。美国侵略朝鲜的海军于9月20日在公海上曾对我国商船开枪并进行强制盘查。所有这一切美国侵略朝鲜武装力量直接侵略我国的行为,都是向中国人民公然无忌的挑衅,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工商业者家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原由农民居住的房屋;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缺乏劳动力而出租的土地,如每人平均土地数超过当地每人平均土地数百分之二百的,得征收其超过部分的土地;半地主式富农出租的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的,征收其出租的土地。以上生产资料除依法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教学心得】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切入学习主题,利用经典名篇提高学习兴趣。巧妙设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生对过去感同身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用影视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注意力。设问激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允许有不同结论但必须要说出理由。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小结,增强学生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小活动图文转换,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强读图和口头表达能力,突破重点,课件演示提供直观丰富的信息,分析历史资料,增强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多媒体展现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形成视听的冲击,增强对英雄事迹的感性认识;探讨交流加深对英雄心理的认同;学唱歌曲升华感情。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突破重点。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对历史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多途径扩充历史课程资源,不局限于课本、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