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辩证法复习之发展的观点.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2863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辩证法复习之发展的观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二政治辩证法复习之发展的观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二政治辩证法复习之发展的观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二、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发展的观点(一)运动1、什么是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提示】a.“变化”从空间上讲,“过程”从时间上讲。b.哲学上的运动概括了一切运动的共性,而这一共性是通过运动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提示】a.承认这一点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辩证法思想。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根本特性)。,(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提示】承认这一点就是在运动观上坚持了唯物论思想。,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提示】形而上学要么否认运动,要么只承认机械运动。,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1)什么是静止?静止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来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拓展】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并进一步认识事物。,(2)二者的辩证关系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反对的错误倾向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相对主义(不可知论)、诡辩论,联系,运动,物质,静止,构成,主体,根本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发展,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二)发展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提示】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拓展】关于新事物与旧事物a.什么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b.新事物永远是新事物吗?新事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会永远是新事物。c.新事物与旧事物毫无关系吗?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是对旧事物的“扬弃”。,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发展的普遍性(1)表现第一,自然界是发展的;第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第三,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提示】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方法论要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一,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第二,要根据事物在发展中的阶段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如:第十课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B),练习,(06全国2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B,A,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哲学上把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4、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提示】(1)量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的增减,二是场所的变更(结构发生变化)。(2)质变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质变也是多方面的。,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2)量变和质变的联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四,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经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提示】(1)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吗?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量变引起质变就是发展吗?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只有前者是发展。,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方法论要求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缺乏信心、优柔寡断。,【拓展】此处就“发展”的角度而言。此外,量变引起质变还包括倒退性的变化,我们还应当注意: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一方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4)割裂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错误思想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如:生物激变论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承认量变,否认质变。,(2004年北京卷论述)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答案: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5、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第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第三,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第一,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第二,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与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第三,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3)方法论要求第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壮大。第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06天津卷)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B,(07年江苏卷第8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2006年,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B,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要点】6、小结:关于发展的基本原理(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三个方面)(2)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三个方面)(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两个方面)(4)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两个方面)7、联系与发展的联系二者同为辩证法的总特征,且有着内在的联系。联系指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由此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又包含着一种前进性上升性的趋势,这就是发展联系构成变化发展。,(2010安徽卷)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ABCD,A,(2010浙江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ABC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