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663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3、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力目标:能运用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进行论证的方法情感目标: 理解孟子“仁政”的主张,了解民心向背问题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一、 课前预习: 1、简介孟子及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及他的弟子记录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的儒家经典。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如 ( ) 米粟 ( )域民( ) 封疆( )七里之郭( ) 夫环而攻之( ) 亲戚畔之(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预习时发现的问题。 _ 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 1、掌握这三段中的重点字词含义。天时 ( ) 委 ( ) 地利( ) 人和( ) 郭 ( ) 环 ( ) 去 ( ) 夫 ( )是天时( ) 池 ( ) 兵革( ) 米粟( )故曰 ( ) 域民( ) 不以( ) 封疆( )固国 ( ) 兵革( ) 寡助( ) 之至( )得道者( ) 亲戚( ) 畔之( ) 顺之( ) 威天下( ) 有( ) 2、理解下列句子含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环而攻之而不胜。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 课堂精练一解读题目讨论:题目中的“道”指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答: 二解读1-3段1、这三段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 2、思考并填空。第二段以 一方为例,论述了 的道理。第三段以 一方为例,论述了 的道理。3、文章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三解读第4段1、学生自己梳理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2、这一段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是 3、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齐读全文思考:文章提出了作战取胜的三要素是 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3、 课后巩固1、下列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永州之野产异蛇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4、用文中语句填空。 本文的论点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7、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8、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他四处游说,宣扬“仁政”“王道”,本文中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这一思想。今天,我们再来体会他的“人和”“王道”,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后反思 批注记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参考答案一、预习导学(略)二、理解研读(一)(略)(二)解读1-3段1-3(略)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进攻;天时不如地利;防守;地利不如人和6、摆事实(举例论证)(三)解读第4段1-4(略)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道理论证、对比论证7、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三、巩固拓展1、 2、(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 A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 ;天下顺之 5、“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6、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7、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