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评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332566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评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评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测评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所恶(w)一箪食(dn)不屑(xio)B.缟素(go)怫然(f)抢地(qing)C.嗜学(sh)媵人(yng)皲裂(jn)D.雕弓(dio)燕然(yn)貂裘(qi)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大王加惠(施予恩惠)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C.执经叩问(磕头)D.身不得,男儿列(属类,范围)3.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B.贤者能勿丧耳C.仓鹰击于殿上D.故不错意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此之谓失其本心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当余之从师也C.无冻馁之患矣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根据提示填空。(7分)(1),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点明西北边疆秋天风景与众不同,大雁飞去毫无逗留之意的句子是:,。(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6.综合性学习。(8分)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假若你被推荐为这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项任务。(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3分)(2)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5分)我最崇敬的英雄是,推荐理由是: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3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C.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到)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朝而往,暮而归B.行道之人弗受山间之朝暮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D.所恶有甚于死者求二石兽于水中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2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本文第1段论证思路清晰。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D.“本心”即本性。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评。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4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节选自宋史徐中行传)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B.所造诣/人莫测也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主人日再食()(2)同舍生皆被绮绣()(3)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4)会福唐刘彝赴阙()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当余之从师也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B.久而乃和光谓斯人神清气和C.乃归葺小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所造诣人莫测也深不可测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1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10分)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节选自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陈:列阵,布阵。绥:安抚。方城:山名。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7.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4分)18.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3分)示例:屈完妙语逐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三、写作(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味道。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书籍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请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答案:1.DA项,“屑”应读“xi”;B项,“抢”应读“qing”;C项,“媵”应读“yng”。2.CC项,叩问:请教。3.BA项,“乡”同“向”;C项,“仓”同“苍”;D项,“错”同“措”。4.BB项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C两项的“之”是结构助词,“的”;D项的“之”是代词,指“万钟”。5.(1)四面歌残终破楚(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6.示例(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材。(2)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7.D“得”同“德”,“感恩、感激”的意思。8.BA项,表转折/表修饰;B项,结构助词,“的”;C项,介词,为了/名词,表现;D项,介词,比/介词,在。9.C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正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反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最后指出人人都有本心,只有贤者才能保全。10.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用呢?11.CC项,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12.(1)两次(2)同“披”,穿(3)听说(4)适逢、刚好13.BB项,暖/平和。A项,均为“跟随,跟从”的意思。C项,均为“返回”的意思。D项,均为“揣测,估计”的意思。14.(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苦读)不睡觉,就这样过了一年多。15.刻苦勤奋高洁操守(意思对即可)16.用这个诸侯之师(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呢?17.先告诉对方,若对方以德安抚诸侯,我们可以结盟;后告知对方如果以势压人,楚国必将凭借有利地势奋起反抗。18.示例墨子智败公输盘,阻楚入侵宋国。19.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时要根据题目前的提示性材料立意。在写作时可供选择的角度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本义的“味道”,可以写一道菜的味道,一种食物的味道;二是比喻义或者引申义的“味道”,即通过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写你的所悟和所想的内容,重在写一种感觉。写作时,可以写人的“味道”,也可以写动物或者影视、文学作品形象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