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听泉》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451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听泉》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听泉》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听泉》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听泉教学资料 长春版作家与作品1.东山魁夷东山魁夷(1908xx)是日本当代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他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父亲是个船具商。他从小爱看书,喜欢独自坐在小屋里画画或空想;小学二年级时,在所写的郊游的作文上,独出心裁地加了风景画。他的暑期日记、英语作业,也都附有插图。这些画和插图,被他称之为“没有语言的随笔”。从中学三年级起,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广泛阅览诗歌、小说并与志趣相同的同学创办了小报鬼蓟。1926年,东山不顾父亲反对,考入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专业学习。大学期间所画的山国之秋,在帝国美术院第十次美术展览会上入选。1931年大学毕业,获优等生证书和川端奖学金。同年拜城素明为师,取雅号为魁夷。1933年去欧洲,就学于柏林大学哲学系美学史科学习日本美学史。1940年,与日本画家川崎小虎教授的长女结婚。1943年4月曾来中国,游览了北京、沈阳、承德等城市,回国举办了大陆写生展览。东山魁夷虽是日本画界的中心人物,但仍经常写些散文。他的散文也和他的风景画一样,具有飘逸淡雅的风格和恬静幽美的意境。(周红兴主编外国散文名篇选读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2东山魁夷的画和散文东山魁夷先生是著名日本画家,他在创作上,从运用西方色彩开始,吸收了许多西方画的特色,同时又不断地探索日本的美,创作出许多反映日本民族特色的作品。他是日本风景画家,他热爱大自然,尤其倾心日本的大自然海和山,他观山与海,寻找大自然的生命,仿佛切身感受到它们的气息和搏动,深刻地把握自然,直观对象的生命。他的画是大自然的艺术再现,他从画北欧的森林写生画开始,到画京都四季的风光,然后将精力集中在日本古老文化的故乡奈良,为鉴真的唐招提寺作隔扇壁画,画了山和海,山与海象征鉴真东渡的崇高使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代表着日本人对鉴真的倾心爱戴,为日本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东山魁夷先生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主要散文集有探索日本的美与风景对话听泉我遍历的山河我的窗白夜之旅德国纪行澳大利亚纪行水墨画的世界中国之旅等。他的散文如其画,很美,也很有日本色彩。他作画著文求美之心,体现在他对日本民族的性格、日本美学的渊源及其特质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判性的思考。他从憧憬西方绘画开始,最后在东西方绘画和画论的比较中,表现出一种对日本古典传统的向往,一种对日本风景的倾心,即对日本美的爱心。他探索日本美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体验与日本文化素质迥异的西方文化,并与之进行比较,同时通过东西方绘画的精神、形式、色彩异同的感受来进一步认识日本和日本文化,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捕捉日本的美,并在东西文化的结合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唐月梅译美的情愫译后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思考与讨论一、略。二、课文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请你说说作者心中的泉水是什么,再相互说说自己心中的泉水是什么。设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作者所说的倾听“心灵的泉水”,实际上是在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是在反思自己。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泓泉水,这就是自己的心灵,自己心灵的良知。要时时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不断地塑造自己的美的心灵,从而“舍弃自我”,真实地生活。三、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从“我”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迪?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遇事不知怎样做的时候,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听一听自己的心灵深处的声音,唤醒自己心灵中美好的东西,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了。设此题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遇事都应该静虑深思,倾听心灵的声音,不断地“舍弃自我”,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有关资料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听泉是一篇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警策的生活哲理的散文。作者借着对鸟群、对泉水的描述,抒写了他对人类生活、对人的心灵美的深切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标举兴会,引发性灵,堪称佳作。听泉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并没有什么奥秘之处,但却隽永深沉,耐人寻味,可谓“奇寓于纯粹之中,巧藏于和易之内”。我们把握了文章的奇、巧所在,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豁然贯通了。作者基于切身的感受,展示出一个人类反思的境界。人的心愈静,愈能虑周而思深。那么人在什么时候最静呢?古人以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手香丸药后,心静理琴时。”但是“理琴”,需要有音乐素养和弹琴技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唯有山水之清音,人人皆可聆听而使人静。晋左思招隐诗云:“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人在深夜静习愔愔之时,从睡梦中醒来,倾听着山泉淙淙流动的声音,若丝竹之悦耳。于是心灵深处的泉水也应着山泉的节奏潺湲而流,幽然而鸣。此刻,心神安和,尘世间的烦冗的琐事,被汰除得干干净净,心如清澄的泉水,明洁可鉴秋毫,心绪渐入静虑深思的境界,能清晰地听到心灵的泉水的絮絮低语。作者认为:只有这时,人才能洞见自己的灵魂,才能大彻大悟,才能真正认识心灵美的最高境界,才能产生“舍弃自我”以塑造自己的美的心灵的信念;只有这时,人的心灵才是广阔莹洁的:“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作者是一位崇拜大自然、崇拜人性的艺术家,又受到佛教的影响,所以他能领略自然界泉声之美,并赋予它以深刻的引发人认识心灵美的心灵的泉水的象征意义。这就是本文的奇、巧所在,也是本文的精华所在。它主要体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里。但是,前两部分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多余之笔。作者这样布局谋篇,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表象到实质的认识过程。第一部分,以鸟群作人类的化影,抒写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忧虑和感伤。作者着意描写鸟群只顾拼命地无休止地飞翔,竟连大自然的巨大变化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原野,变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它们都不曾察觉。它们并没有自己的意志和明确的方向。它们不知道在匆忙中逝去的不是无限的、永恒的时光,而是生命有限的它们自己。它们也不知道它们那种着了迷似的剧烈而急速地飞行,会给自己招来不幸。这些浸润着忧伤之情的描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使人联想到人类社会。寄托遥深,情思感人,远胜过洋洋万言的论文。第二部分,作者以形象动人的笔触描写森林中的一泓泉水;它“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这泉水从容不迫,历久不竭,富有生命力。它与拼命飞翔、自取泯灭的鸟儿,恰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个对比,作者进一步批判了使人疲于奔命的资本主义社会,认为人类应该从泉水得到启示。通过这个对比,更寄托了自己的向往和理想。他希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平衡,以求得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妙和谐,从而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惠赠,使生活日益美好。他希望人类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泉水的声音,经常反思,不要像鸟儿那样自趋毁灭。于是文章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而“愈尽味弥醇”文章结尾深入开掘,尤见功力。我们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了文章的艺术特色,才领悟到作者取“听泉”为题的用意所在。它固然指倾听自然界泉水淙淙流动之声,但主要是指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泉水幽然而鸣的声音。(周红兴主编外国散文名篇选读作家出版社1986年12月版)2东山魁夷散文的特点我是先接触东山的画,而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读到东山的几篇不长的散文。如果说他的画路声响夕寂静冬华晚照打动了我的心;我读过的几篇散文,连同我现在在唐月梅这些译稿读到的散文,同样打动了我的心。关于东山的文学,在198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的一封信里说过这样的话:“多年以来我有一种见解,而事实往往证明这见解是正确的,就是诗人与画家写的散文,常常如热带浓郁的芬芳,别有一种颤人的情致,前者我可以举出聂鲁达,后者我可以举出东山魁夷。”为此,我曾多方向出版社呼吁出版东山魁夷的散文。唐月梅翻译过川端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介绍了川端之美,现在,她又译出东山的美的情愫,介绍了东山之美。对我这样一个眷恋美的人来说,这是太大的幸福了。当然美是不能据为己有的,我必须把这种美推荐给广大读者。我常常想:一个文学家、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是在永远不停地探索着:探索人生的无穷的奥秘,探索自然的无穷的奥秘。而两种奥秘的汇合点是艺术家的心灵,只有通过心灵的净化,而后通过心灵的映现,就是人类的辉煌的创造。因此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必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心灵闪光。比如川端和东山不但是密友,而且是探索美的跋涉之途的旅伴。不过,在我细心味嚼之下,我觉得东山的美与川端的美是不同的,他们都探索到美,但又有每人不同的美的风度,如果说川端的美是清淡纯真,那么东山的美是深沉宁静。我想不能不说这和东山亲密地、入神地接触大海与高山有关系吧!东山在唐招提寺隔扇壁画山云涛声说是受了鉴真的人格的昭示,那么,又何尝不是东山的心灵的反响呢!我希望读者好好读一读这部散文集,它们不但表述了美的共性,也表述了美的特性,东山这里的一些散文可说是打开美的穹门的钥匙。东山说:“我画的是作为人类心灵象征的风景,风景本义就阐明人的心灵”“我确信倘使没有人的感动为基础,就不可能看到风景是美的风景是心境河川、大海一样,可以说这个国家的风景象征着这个国家国民的心”“从此以后,在我所邂逅的风景中,我仿佛听见同我的心相连的大自然的气息,大自然的搏动”为什么从东山的画到东山的文都有一颗温暖的诗心,不就因为他的作品都有他的心籁的呼吸吗?(刘白羽东山魁夷的宇宙,唐月梅译美的情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3.赏析自省的生活听泉赏析佚名人类的确需要自省的生活。儒家说:“吾日三省吾身。”在东山魁夷写来就是“听泉”。一种枯燥的道德课程,被画家用精美的文字绘制下来:一群鸟儿,不停地飞翔,它们被清澈叮咚的泉流吸引,停下来倾听,然后就知道了飞去的方向。一幅美丽清新的鸟儿听泉图,原来是劝勉人们自省的道德课。我们再联系开头对鸟儿生存状况的揭示:壮阔;有时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我们就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不断的人类社会,的确需要深刻地反省自己。这种以物寓意的写作方法和画家清新自然的写实风格融为一体,使文章形成了冲淡、自然、含蓄的审美特点。作者是一个画家,他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而川端康成自己对东山魁夷的文字也有很高的评价:“正如他的绘画一样,他的散文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有对历史深沉的回忆,有对生命执着的追求,有对美的热烈的呼唤。东山先生说过,旅行、绘画和写散文,是他一生的三大要素。”文章从鸟儿倾听泉水的声音中看到了生命的真谛。当我们细读东山魁夷的散文时,的确感受到了一种唯美的艺术境界的吸引。与其他作家的散文最大区别是,东山的散文是与其画作融为一体的。他用极其简洁而又澄净的文字,记录了他对自然的沉思、人生的感悟。可以说,日本风景画是他的眼睛,他把最美的自然之躯完美地勾勒了出来;而散文则是他的心声,把最恬静、最诗情的心境传来。透过东山先生的散文,一个纯粹的艺术家的胸襟和才华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展示出来。文章的另一方面是画与理的交融。通过如诗如画的描摹,读者的感情已经在文气的导引下荡漾了,这个时候,作者只要轻轻一点,读者的感情牵引着理智,就会走进文气斐然的哲思场。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就是如东山先生的文章那样在静静的对鸟儿的描摹中悄悄触动你的心灵,并慢慢从一己的人生体验中荡漾开去,牵引出你对人生之路的无限感悟。东山散文的文字魅力就在于:在平淡的文字里,流淌着作者炽热的生命激情。作者的精神苦恼、生命困惑、自然感悟都是在极俭省的点睛之笔中尽显出才思的风流。作者自己就有这样的自白:“也许越深刻地探求人的行为之善恶、剧烈和苦恼,就越发不得不采取纯洁而优雅的姿态。”他从绘画中走出来,精神得以升华,艺术愈显圆熟,终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种人生哲学及美学精神贯穿了东山魁夷的整个人生和创作之中,使其绘画及文字的魅力经世相传,直向永恒。教学建议1.本文在诗情画意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写读书笔记,一方面写下自己最初的感受,一方面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更重要的是写下自己经过思考而又不理解的问题,准备与老师、同学交流。2.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作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所写的散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兼有哲理。因此,可给学生介绍一下作者东山魁夷,然后,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3.由学生谈自己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可以是喜欢的语句,也可以是不懂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看法,教师作为讨论中的一员,谈出自己的见解,并补充学生未触及的问题。4.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弄清楚两个关键点:鸟群和心泉的象征意义。这两个关键点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学设计东山魁夷先生曾说:旅行、绘画、写散文是他一生的三大要素。东山先生的绘画是他人生旅途的真实写照;而东山先生的散文是他艺术探索过程的心灵实录。他的诗文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在解读听泉这篇散文时,可以先从东山魁夷的风景画入手,由画境引入到文境中。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在诗情画意中蕴含着的深刻哲理,体会鸟群与心泉的象征意义,进而领略到:“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得真实。”“美,正在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