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331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课标要求 1. 追寻着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能设计实验并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体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 在认识空气成分的同时,主动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内容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已经知道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也能及时了解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也一定感受到了空气污染的危害。他们在接触该课题时,感兴趣的是: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除氮气、氧气外,空气中还含有哪些物质?科学史上,是谁最先发现空气的组成的?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跟化学有什么关系?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充分发表他们对空气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设计较为精确的化学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学习建议: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初中化学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一种气体混合物的具体事例,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它为学习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分离或除去的化学原理打开突破口;同时可藉此培养学生进行定量研究时的误差分析意识。在整个教学中建议渗透观念教学。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认识空气的组成。 2、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 难点: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测定实验准备:用于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器材;相关各种气体用途的图片;多媒体视频。学习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1、情景导入 2、提出猜想,引入新课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得出结论多媒体出示: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板书课题: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出示 学习目标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板书: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1、空气的组成投影:巩固练习 1、空气中含量中最多的元素是? 2、人呼吸时呼入最多的气体是( )呼气时呼出最多多的是( )。 3、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 4、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 5、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提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怎样测定呢?用什么原理呢?以下哪种方法可行?投影:abcd四种方案【提出问题】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含量约为多少?【建立假设】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实验探究】据实验进行演示 现象:结论:误差分析:【议一议】 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铜做实验? 【思考】: 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上述实验哪些环节上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误差? 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应加入过量的铜。尽量增加来回推动的次数。装置充分冷却后读数。【思维发散】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呢?这种气体都有哪些性质?投影: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思考、讨论回答 做听课准备明标自学与大家分享自己已经了解的空气知识。看图记忆说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思考回答分组讨论思考思考讨论,形成共识说出可行原理读课本P75实验探究4-1,认识原理、仪器和步骤观察步骤、说出现象总结结论读课本P75最后一段总结记忆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没有颜色生阅读P76页“多识一点”,说出感受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学以致用合作交流形成共识:做实验除了要考虑仪器原理步骤外,还要考虑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已减小误差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4、达标练习:(投影)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约有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 集气瓶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 4、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阿伏加德罗 C、拉瓦锡 D、道尔顿 5、成年人每分钟约需吸入8L的氧气,要获得这么多的氧气来供给呼吸,大约需要空气的体积是( ) A、40L B、8L C、48L D、32L5、课堂总结:、分享收获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6、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一、认识空气的成分 1、空气的成分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 实验装置 B 现象 C 结论 D 误差分析教学反思:1、同学们通过科学实验,对于看不见而又摸不着的空气有了真正的认识,认识到了空气这种混合物有了科学的依据,并对不同物质的空气成分及其作用有了深刻认识。对我们很好的利用空气资源有了科学依据,同时同学们对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对以后的微观认识和探索也奠定了基础。2、对于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们也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所以实验思路、反应原理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有些实验操作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由于刚刚接触探究活动,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开放的讨论和教师适当的指导很有必要,但总的探究过程可以放开让学生大胆去做。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的基本思想。探究的动力源于问题,探究的功效在于教师的恰当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