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伤仲永》(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232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伤仲永》(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伤仲永》(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伤仲永》(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伤仲永(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重点)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稍稍、宾客、泯然”等。(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有句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更是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不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是一个神童,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证。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伤仲永选自王临川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宋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题目伤仲永中的“伤”字的意思是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对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2给加点字注音。邑人(y) 乞之(q)世隶耕(l)日扳仲永(pn) 环谒(y)泯然众人(mn) 称前时之闻(chn)3朗读课文,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6)余闻之也/久4积累下面词语的含义,并注意特殊句式。(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牵,拉)(2)一词多义自并自为其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闻余闻之也久(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其其诗以养父母(这)稍稍宾客其父(他的)(3)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今义:判断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4)词类活用忽啼求之(哭着,动词作状语)父异焉(奇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做动词)父利其然(以为利,意动用法)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名词作状语)(5)特殊句式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句表判断)省略句令作诗(“令”后省略宾语“之”)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5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读准节奏1出示要求。(1)根据注释,读准字音。(2)注意读准句中的停顿。(3)反复朗读,把课文读熟练。2指名读,根据情况板书纠正重点字的读音。3集体朗读课文。(二)二读课文,翻译课文1学生自由译讲课文,讨论难理解的词句。2小组展示翻译,一组推荐一人译讲一段,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评价。教师根据情况就翻译不准确的句子进行点拨。(三)三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见自主预习4四、布置作业1识记本课重要字词。2翻译并朗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