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293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庄子故事两则习题新版新人教版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相梁(xing)/不相上下(xing)濠梁(ho)/嚎啕大哭(ho)鸱得腐鼠(ch)/周道如砥(d)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或谓惠子曰(有人)(2)非醴泉不饮(甘泉,甜美的泉水)(3)是鱼之乐也(代词,这) (4)固不知子矣(所以) (5)请循其本(顺着)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1) 非梧桐不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停止(2) 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在这时 今义:多用作连词(3)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4)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4庄子故事两则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比喻志向高洁之士(文章中比喻庄子),“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文中比喻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暗示出庄子愉悦心情的句子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6盛夏到来,酷暑难耐,你的好朋友小刚要在假期里独自去郊外废弃的水库中游泳解暑。考虑到安全问题,你对他进行了劝阻。那么,你应该怎样说才能让他接受呢?(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有说服力;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内容;50字左右。)示例一:你还是不要去了。废弃多年的水库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淤泥沉积,就像一头饥饿的野兽蹲伏在那里,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太不安全了。示例二:你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呀!在水库游泳发生事故的太多了,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果要解暑,可以去游泳馆,既干净又安全。示例三:废弃的水库没有安全措施,它就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等待着你这个弱小的猎物自投罗网,所以你不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解暑了!7. 儒道两家向来都非常重视人生意义的问题。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入手来规划人生的社会使命,庄子要解决的是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孔子赋予自己以“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他把自我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生要有意义,就要弘道践道、改造社会,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与世无争。他们那伟大的人格,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触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拟写对联。上联:孔子志向远大改造社会下联:庄子安身立命与世无争请任意写出你对庄子某一句名言的思考。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要珍惜每一秒时光,丰富自我。02课内精读阅读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完成后面的题目。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惠子相梁(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D请循其本(本心) (解析:D项“本”本原,初始。)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其:其名为鹓/楚王问其故B于:夫鹓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而: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夫环而攻之D之:我知之濠上也/游于濠梁之上 (解析: A项“其”分别为代词,它的/代词,代墨子;B项均是介词,从;C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项 “之”分别为代词,代“鱼之乐”/助词,的。)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前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2)庄子曰:“请循其本。”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1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语段(一)中,借鹓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B鹓的故事中,庄子用“鹓”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C语段(二)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解析:C项“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03拓展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选自惠子相梁)(二)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仲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贵:认为可贵。即:如果。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庄子往见之 见:看见B.或谓惠子曰 或:有人C.于是惠子恐 恐:害怕D. 子知之乎 知:知道(解析:A项“见”是“看望”的意思。)13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14语段(一)中“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一句中“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一个“搜”字简练、准确地写出了惠子捉拿庄子决心之坚、行动之大。“三日三夜”极言时间之久,也表现出了惠子的利欲熏心,薄情寡义。15. 语段(一)中的庄子和语段(二)中的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附语段(二)参考译文: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推辞多次,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喝酒喝到畅快之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为谢鲁仲连祝寿。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所以被天下人认为可贵,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是不忍心那样做。”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再也不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