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2259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用的指示剂有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学会用酸碱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2)从H+和OH-的角度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2、过程与方法(1)探究酸性、碱性溶液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情况。(2)探究酸性、碱性溶液中哪种微粒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3)通过探究,学会分析、归纳、分类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学会运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感受“化学美”,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教学难点 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从而形成酸和碱的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授与实验相结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教学用品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红、蓝色石蕊试纸、酒精溶液、土壤样品、蒸馏水、研钵、点滴板、滴管、烧杯、玻璃棒、试管、石蕊试纸、喷壶、滤纸、紫卷心菜。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 看得出:现在同学们有点紧张,我们先轻松轻松。请同学们看老师表演一个魔术-“白纸显字”。(在纸上用酚酞写“化学世界,变化之美”喷上氢氧化钠溶液。)好神奇的魔术呀,我们知道,每一个神奇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你想探究这个魔术的秘密吗?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课堂,一起走进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听讲、思考。跟随老师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快乐地进入课堂。创境激趣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果盘,同学们想知道他们的味道如何吗?好,心动不如行动,请每位同学取一块放入口中嚼一嚼,品一品!-哪位同学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质也有酸味呢?(学生例举)还有同学能记得你在洗澡的时候用肥皂擦过身子或用洗发水洗头时的感觉吗?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味道是通过尝出来的,但是我们学化学时通常禁止尝或触摸化学试剂的,那么一种溶液是否有酸味或碱性,如何通过化学手段去判断呢?酸!列举生活中酸性食物,碱性物质。由生活问题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板书 一、如何识别酸和碱你能行-以前做过的将二氧化碳通如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在有一支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你能在不使用其它任何化学试剂的条件下使他变红吗?学生演示向试管内吹气由紫色变为红色。复习旧知,自然过渡到新知。设疑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酸(H2CO3),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熟识的食醋、柠檬汁等含有酸的物质是否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一种碱的溶液)、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等物质是否也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色?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实验探究一 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方案设计 第一步: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约占井穴容积一半的白醋、柠檬汁、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糖水。(3-4滴)第二步:再分别在井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第三步: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教师巡查并指导学生专注于实验操作,学生代表描述现象。)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认真听讲,熟悉操作方法,专心操作并做好现象记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分析归纳遇到酸和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石蕊试液在白醋、柠檬汁中变红;在肥皂水、石灰水中变蓝;在食盐水、糖水中不变色。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分类等思想方法设疑 上述物质会使酚酞试液的颜色发生怎样变化呢?实验探究二 酚酞试液在不同物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方案设计 第一步: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加约占井穴容积一半的白醋、柠檬汁、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糖水。(3-4滴)第二步:再分别在井穴中分别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第三步: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教师巡查并指导学生专注于实验操作,学生代表描述现象。)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仍为无色分析归纳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问题讨论:1.根据实验结果,上述溶液可以分为几种类型?2.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识别含有酸和碱的溶液?得出结论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中性溶液使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不变色。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来识别酸溶液、碱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正确、真实地填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必要的讨论,然后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过渡:为了实验及携带方便,化学上分别用含有石蕊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制成石蕊试纸,下面我们来探究。实验探究三、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白醋、石灰水、食盐水于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白醋、石灰水、食盐水于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白醋石灰水食盐水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结论: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改变知识呈现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强加于学生总结 一、识别酸碱的方法:、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纸间接观察及时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小试身手 现有二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瓶子中分别装的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将它们区别出来?方案设计 交流讨论培养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引导发现食醋中含有醋酸,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为什么不同酸的溶液都有酸味并且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思考,交流共享培养学生对信息的交流讨论能力。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8有关酸碱及原子团的概念阅读,思考有关酸碱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归纳 (利用酸碱溶于水的微观示意图进行讲解)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理解酸碱的的概念及其微观本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启迪学生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听故事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有人因失误而发现了新的物质。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抓住这一意外的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最早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认真听故事感悟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教育过渡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请同学们利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完成以下活动探究。也来体验一下科学家成功的喜悦。实验探究四 自制酸碱指示剂方案设计 1.取一片紫卷心菜叶,弄碎后放入研钵中,再向其中倒入酒精溶液后研磨。2.同组其他同学向点滴板中滴加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用滴管吸取浸出液并分别滴入到上述6种溶液中。3.认真观察现象并记录对照。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自制指示剂分析并得出结论 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紫卷心菜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也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挑战自我解密专家 小魔术 -白纸显字提出问题: 字是用什么写的呢?小喷壶中盛什么液体呢?猜想与假设: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碱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验证:分别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喷上假设的液体,看结果如何?得出结论:先用酚酞写字,然后喷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测定本地土壤的酸碱性提出问题:我们学校花园内的土壤显什么性呢?中性、酸性还是碱性呢?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师生合作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走向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与评价 你收获了什么? 结合本堂课内容,请用下列句式造句。我学会了我明白了我认为我会用我想小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反思能力,及时构建知识体系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活中的酸和碱一、 如何识别酸和碱1. 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变蓝不变色或变浅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2.石蕊试纸3.酸和碱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