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2167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17.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重他人隐私权的意识,提高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2、 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知识与能力1、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我国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规定;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教学重点: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教具准备:教学后记:教师的“教”。在指导思想上,教师不是用同一模式去要求学生,而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将统一要求降低到最低的程度;在地位上,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再是权威,而是活动中的参与者,是参谋、顾问、咨询人员;在活动过程的控制上,活动过程不再是教师预设的,而是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教师不是用指令来约束活动,而是以信息诱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在组织上,教师不必拘泥于学科课堂教学程序和规则的限制,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活动才能。教学设计2: 学会尊重他人隐私导入新课: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土耳其著名漫画家奥斯曼之杰作:(漫画见投影)师:他(她)在干什么?你们觉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生:回答略。师:你觉得你生活中的这些东西可以与人分享吗?为什么?生:回答略。师:假如你的个人秘密或隐私被别人知道了,而且被传播,你会有何感觉?生:回答略。新课讲解:友谊与隐私融和琳是很要好的朋友,融将自己的日记给琳看,并要求她为其保守秘密,但琳却公开了融的日记内容。问题:你如何评价琳的行为?师: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的小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用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患者的隐私权谁来保护床头卡曝光病情,隐私被他人“旁听”,医学观摩令隐私变教材,化验单对公众公开,注射室男女不避嫌,医院泄露病人隐私现象令人惊心。在看病的过程中,病人不得不向医生袒露一些自己的隐私,而因为医院管理措施不当,这些隐私常会曝光,直至口耳相传日前,据相关报道,今年年底深圳市民的电子病历档案将会在部分医院实现局部联网。由于这里存在着病历泄漏隐私的隐患,从而使病人就隐私权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设问:那么,到底如何看待患者就医时的隐私保护问题?患者就诊真的“医生面前无羞处”吗?医院该如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在这方面医院还有许多事可做、要做,但从根本上要做的是加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当每一家医院、每一个医护人员、每一个医疗工作站把对患者隐私的尊重当做自己的责任时,患者到医院才能买到称心、放心和宽心,才能尽可能减少医患纠纷。新型手机与尊重隐私x k b 1.c o m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除基本通话、短信、呼叫转移等功能外,摄像和定位功能更是成为手机新的时尚亮点。设问:手机的这些功能可能给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侵害?如何预防、减少侵害现象的发生?学生讨论、分析回答。教师总结:科技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个人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不能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造成损害。当你拿起手机准备偷拍、跟踪时,应明白自己可能在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自己的行为既不道德也是违法行为。小林的烦恼小林是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学生,她的成绩一直不错,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 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林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林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林的书包这些天也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生活中常常有老师或者父母拆开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他们强调这是因为他们有教育、保护他们的责任。你是如何看的?课堂辩论-是爱还是侵权?正方:父母、老师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他们做得对。反方:我们的隐私是第一位的,父母没权利干涉。学生分成两个队,进行辩论。老师总结:生活中教师、父母出于各种目的而拆看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作为未成年学生一方面心理很不愿意、甚至愤愤不平,但另一方面又迫于学校、家长的威力而陷于无奈,两难选择中应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作为未成年学生既要理解、体会父母、老师的行为,也要正确对待并解决,懂得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一天,小林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林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林。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到教师时,发现小林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象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林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林交代谈恋爱的事,小林百般争辩也无济于事,最后老师还是叫来了小林的家长,小林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把小林批评了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林自觉无地自容,冲出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问:你认为杨老师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小林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生:回答略。在生活中,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经常因各种原因不尊重我们的隐私,此时,你最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对父母说:对老师说:对同学说:对朋友说: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将社会、隐私、道德、法律这四个词连起来,表达对今天这堂课的感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