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V)教学内容第 单元 课题 第(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2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3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 了解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重点难点1.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2.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1、 独学( 分钟)知识点:化学以及其作用,化学发展史学习方法:阅读课文,识记、归纳阅读课本P1-P4有关“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部分,用红色笔把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二、互学( 分钟):1.什么是化学?化学的作用是什么?(概念)2.化学发展史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二、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1.物质物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介绍物质的三种状态,并能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 ;液体 ; 气体 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4、 点拨( 分钟)1.学习化学的方法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本节课我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2 分钟)拓展: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型的产品。1.根据生活经验,你能用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出下列物质。(1)厨房中的白糖与食盐: (2)厨房中的白酒与白醋: (3)铁丝与铜丝: (4)汽油与水: 2.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中有许多是用化学物质制成的,请写出你常用的由化学物质制成的学习用品: ; ; ; 。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1、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化学的发展史1.萌芽阶段:古代(火、陶瓷、造纸)2.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分子学说的创立。3.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4.现代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的运用,使化学研究深入到微观世界5.绿色化学3、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4、 怎样学好化学教学反思链接资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模板)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知道物质的两种变化,能够正确分清物理变化、化学变化。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能分辨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3.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重点难点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举例 2.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1、 独学( 分钟)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变化学变化的定义,举例,判断。学习方法:阅读课文,识记、归纳1.教材P6-P8上面的内容,熟悉图1-1,1-2,1-3的实验步骤,仔细阅读表中实验记录的各项内容,并了解做实验时应该注意的“方法导引”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2、 互学( 分钟):1.完成课本第7页的实验记录2.自我感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并从定义的文字中找出两者间的本质区别。3.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自我举例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二、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1.判断:某些物质有如下变化:熔化、融化、生锈、挥发、燃烧、蒸发、凝固、升华、生锈、腐烂、破碎、升华、火药爆炸、气球爆炸等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P8):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 发生物理变化,相反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 是 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了 和 却是 。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四、点拨( 分钟)1各个小组根据小组内的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应该如和观察实验呢?)2其它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两种变化的定义,会判断是什么变化?5、 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液化气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C.电暖器通电发热 D.食物腐烂发热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纸撕碎 B.用玻璃刀划割玻璃 C.冰雪融化 D.鸡蛋变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一定产生明显现象 B.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明显现象产生C.物理变化中一定不能引起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能引起物理变化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归纳: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伴随的现象实例判断方法联系教学反思链接资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1 第(2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知道物质的两种性质,能够正确区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2.学会运用教材,找到学习化学的简单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3.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重点难点1.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弄清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四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1、 独学( 分钟)知识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方法:阅读课文,归纳总结,记忆知识点自学教材P8-P9页,勾画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勾画出物理性质的内容以及两种性质中的关键字眼。注意:1.尝试推断出更多有关物理性质的词语,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2.温馨提示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活泼性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2、 互学( 分钟):讨论:“物理性质”里面含着哪两层含义?学以致用:【例题】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 铝的物理性质有 (2) 铝的化学性质有 探究:在描述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 二、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3、 质疑( 分钟)1.探究实验:观察老师演示(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12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闻气体的正确操作)。2.讨论:怎样正确地闻气体的气味?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4、 点拨( 分钟)1. 由各小组提出至少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变化,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其他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6、 拓展( 分钟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制作导线2.如何区别氧气,二氧化碳?如何区别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方法,现象,结论)3.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常温下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实例 可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确定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注意: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能、可以、有、易、难、会、是”等字眼。教学反思链接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学会观察并能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2.能说出实验探究的过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给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1.初步学会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3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蜡烛的性质以及燃烧产物4.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方法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1、 独学( 分钟)学法指导:1先自研课本P12面内容,明白我们今天需要探究蜡烛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在教材中标记出我们即将完成的任务。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二、互学( 分钟):1. 教师分发“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相关实验器材:蜡烛、小刀、烧杯、火柴、澄清石灰水。先教师演示实验,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后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操作顺序和步骤,团队合作,逐一完成实验。(提醒:不允许不看实验步骤,进行无目的性的探究。)二、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2. 根据本组的实验探究,请同学将P12面三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填写在教材中。并思考:P13面图1-12点燃的“白烟”本质的什么?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4、 点拨( 分钟)1.归纳总结,完成教材中P13页上面的表格。根据大家的现象不同之处,分析原因2.针对各个小组的发言情况,组间交流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5、 小结( 分钟)根据实验探究,你能以蜡烛自诩,写一段文字,做一下简短的“自我简介”吗?介绍过程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燃烧产物等方面入手。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澄清石灰水,说明白烟不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应该是 2.我们检验某一物质燃烧的确产生了CO2,具体操作方法是 检验某一物质燃烧的确产生了H2O,具体操作方法又是 3.烟和雾的区别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教学反思链接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学会观察并能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2.能说出实验探究的过程。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给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初步学会进行人体吸入,呼出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2、 独学( 分钟)气体的收集及其对常见气体的了解学法指导:1.自研P14面内容,找到有关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的文字段,并勾画出来,至少研读两遍,理解并记住,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带着“如何收集我们教室内的一瓶空气和如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的实验目的,认真自研P14面内容,并结合P15面最上面一横行的图形,弄清收集的方法。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二、互学( 分钟):和老师一起完成对教室内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收集,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对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的探究学法指导:1. 自研P15面实验步骤3-5及图形,明白每一个步骤的实验目的是什么。2. 先教师演示实验,同学们认真观察,在老师发出指令后,同学们再按照实验操作顺序,团队合作,逐一完成完成对“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成分不同”实验探究。二、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1.将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一一填写在P15面教材中表格内,并推导相应的结论。2.各小组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组内交流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6、 点拨( 分钟)比较项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得到结论含氧气多少含二氧化碳多少含水蒸气多少你能将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都能在以下这个表格中呈现出来吗?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7、 小结( 分钟)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 (同上)(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 ,活塞B ,此时可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 。(3)()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和除去二氧化碳。)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3 第(1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能记住并说出一些常用的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能说出一些仪器的名称。3.能记住并遵守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取用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能正确取用固体药品,取用动作规范。1. 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以及实验室规则。2.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中认识仪器,学习规则,讲究规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3. 通过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1.常用的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一、独学( 分钟)1.自学教材P151-P152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以及实验注意事项。2.归纳化学实验室取用药品的规则。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2、 互学( 分钟):1.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仪器(以17页为练习内容)2.记忆实验室取用药品的规则3.归纳能够直接加热,间接加热和不能加热的仪器2、 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观看,思考思考交流,结合教材P18-P19内容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总结固体药品取用的方法。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四、点拨( 分钟)1.由小组提出有价值问题(取用固体药品的错误操作,会有哪些后果,举例说明)2.其它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课内独立完成教材上相对应的习题,课外完成练习册上对应的练习题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1、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2、 实验室化学取用药品取用原则3、 固体药品取用方法块状:1.一斜二送底三直立 2.粉末:一横二放口三慢竖教学反思链接资源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3 第(2 )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 掌握正确取用液体药品和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取用动作规范。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再次巩固实验时候的规则4. 掌握液体药品取用方法,给物质加热的方法5.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中掌握实验正确操作,学习规则,讲究规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6. 通过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1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一、独学( 分钟)知识点: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学习方法:阅读教材P19-P20,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归纳总结液体药品取用的方法较多量:(倾倒法)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方法 较少量:方法 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3、 互学( 分钟):1.P19讨论1,2,3,4题2.量筒读数的时候,仰视,俯视会有怎样的误差?3.归纳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3、 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1.酒精灯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四、点拨( 分钟)1.由小组提出有价值问题(加热中发现试管破裂,原因有哪些?)2.其它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 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2.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2) 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4) 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链接资源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内容第1 单元 课题3 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统编课时:NO.教学目标学 习 目 标教 学 目 标1.能正确规范地连接仪器装置,并能正确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学会洗涤玻璃仪器,并能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清洗干净。3.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7.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中掌握实验正确操作,学习规则,讲究规范,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2.通过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重点难点1.装置的连接和气密性的检查;2.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环节学 生 学 案教 师 导 案预习一、独学( 分钟)知识点:仪器连接阅读课本P22连接仪器装置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学法指导:快速阅读课本中第22-23页的内容,尝试解决下面问题:1.要想将玻璃弯管顺利插入橡皮塞你有什么妙招?(提示:紧扣“润湿”和“旋转”)2.教师演示实验1-7,观察实验现象判断此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请在右边给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3.根据课本第23面的内容,请你给出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阅读课本P22,完成12题: 1. 试管的洗涤:如果内壁附着有不易洗掉的污渍,要用 刷洗,刷洗时需 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2.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一、高效导入、激发参与( 分钟)4、 互学( 分钟):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4、 调控课堂、个别点拨( 分钟)展示三、质疑( 分钟)1.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药品质量的计算方法;物体和砝码放错(使用了游码)时又该如何计算?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和原理三、任务分配、精选展点( 分钟)四、点拨( 分钟)1.由小组提出有价值问题(实验中若用到长颈漏斗和分液漏斗时,应该怎么检查气密性?2.其它小组发表意见,帮助解决问题四、激励评价、点拨追问( 分钟)反馈五、小结( 分钟)(1)病题诊所或精题入库(2)今日所得五、指导方法、建构体系( 分钟)六、拓展( 分钟)课内独立完成教材上相对应的习题,课外完成练习册上对应的练习题六、分层布置、帮扶跟踪( 分钟)板书设计5、 连接仪器装置6、 洗涤玻璃仪器7、 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学反思链接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