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880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II)课 题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 型 新课授课时间12月 教案号29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 多媒体 预设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预设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生成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练习巩固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案出示以下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_,人类在_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2、_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_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_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3、生物工程的核心是_,其中_尤为引人注目。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展示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互相检查1、2、3问题。并由组长交换小组检查。检查情况列入对小组的考评。材料如下:材料一: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如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雷达用了10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说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说明: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促进经济增长材料一: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总共增长了52%;战后从19461970年,同样是25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说明: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说明: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材料三: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89年建立了“亚太经合织”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2年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12国在1993年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说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1、1997年苏格兰科学家用克隆技术繁殖了母羊“多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领域?( )A、生物工程 B、电子计算机 C、原子能 D、空间技术2、xx年“神七”问天,中国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反映了那一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A、第一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科技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知识经济时代3、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 )A、两极格局 B、全球化趋势 C、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 D、多极化趋势4、今天,我们随处可以买到国外商品,同时,“中国制造”也遍及世界各地。这种现象说明了( )A、亚洲经济飞速发展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D、欧洲经济发展渐缓5、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 )A、18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20世纪四五十年代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6、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到(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农业时代7、文文新买了个轿车,用上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能够自动引导提示驾车行进的路线,令她妈妈惊叹不已,这一技术运用了那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知识爆炸时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段文字:“今天我乘汽车到达学校。8点我进入教室,利用电脑辅导学生,收效很好。课间休息时,朋友打电话来,约我暑假乘飞机去海南旅游或乘轮船游三峡。我告诉他,我在暑假中必须乘火车去老家看我奶奶。中午吃饭时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乘宇宙飞船去太空漫步,我很赞赏他的雄心壮志,告诉他,要好好努力。晚上回家,电视里正播放有关核电站的新闻。接着,我又看了卫星直播的球赛。还看了一场美国克隆人题材的科幻影片魔鬼复制人。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天,才明白原来生活是这么美好,我享受着生活,也享受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捷。”提出问题:通过以上文字的阅读你找到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那么还出现了哪些发明成果呢?生回答以上的问题。教师说,我们今天来学习18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2、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师点播: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计算机、航天领域、生物工程方面进行点播。2、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材料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进行点拨学生加以理解。教师用多媒体进行点拨教师出示材料小组合作:“计算机网络对自己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的答案,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组长集中组员的意见整理答案或自编小品、短剧准备展示的素材知识的整合:用多媒体总结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开始国家重要发明重要人物社会进入学生回忆二战后欧洲情况学生看大屏幕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提炼信息学生阅读。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提问或检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加强记忆和理解。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生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提问或检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加强记忆和理解。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展示。小组通过采访、小品、短剧等形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计算机网络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学生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学生小组内完成表格做练习学会从图片和材料中感知历史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生能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的情感。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3、三次科技革命对比: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广泛应用电力广泛应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机车内燃机、汽车、飞机、发电机、电灯泡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间站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让学生阅读文字,让学生找出文字中关于工业革命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多媒体和导学案一起使用,更能便于学生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