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792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五课财富之源导学案 教科版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继承前人勤劳的美德。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2学情分析:关于劳动的意义,在八下学生已学过,对劳动创造财富有一定的认识。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3重、难点的确立:本节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财富的源泉,懂得创造财富需要艰苦的劳动,需要智慧,需要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了解创造财富中的智慧和开拓精神指的是什么。 能力目标:学习综合、归纳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思考,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克服懒惰的思想。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知识在线(见学生使用)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环节师生活动设计训练内容预期目标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教师查找有关劳动致富、智慧致富的案例、名言;制作有关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劳动致富、智慧致富的案例和名言。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整理理解劳动致富、智慧致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课中教学课中教学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了解了小康社会的美好,懂得了财富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财富呢?第五课 财富之源(板书)现在社会上,现代社会最热的话题就是赚钱、发财。今天开始,我们就是要了解如何才能赚到钱。首先要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到钱?赚钱确实是一门学问,有人好像很容易就赚到钱,有人则也很难赚到钱。这里有一些说法,我们看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呈现各种关于财富源泉的说法,让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如下面的说法:(1)劳动创造财富。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3)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管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5)诚实的人格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6)思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7)合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即每个组选择本组认为能够创造财富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组内成员分工查找有关资料,充分论证这一要素在创造财富中所起的作用。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个组的论述最为有力。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财富。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财富,但是劳动是财富生成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劳动,科学就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没有劳动,科学的管理便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劳动,资金不会自行下蛋总而言之,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一、财富基于勤劳(板书)请阅读教29-30:体会为什么说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板书)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勤劳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走上了小康之路(板书)二、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板书)请阅读教材P31:两篇阅读材料并讨论交流:这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靠什么创造了财富?他们获得财富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确实,对于创造财富而言,智慧同样意义重大。在现代社会,智慧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光有勤劳还不够,还需要有创造财富的智慧。请阅读教材P32:关于温州人创业的阅读资料并讨论:温州人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可以看出,温州人既勤劳,又具有开拓精神。他们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天下,在全世界找到立足之地。可见,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就事业、获得财富,必须具有这种敢想敢干、不断进取的精神。) 要创造财富,还须有智慧、创新的头脑、开拓进取的精神(板书)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有关戴尔的资料,了解戴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小结:要获取财富首先得劳动,同时还要有智慧,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我们应爱劳动,培养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听讲解学生阅读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小结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财富呢?哪些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到钱?思考下列关于财富源泉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劳动创造财富。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3)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管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5)诚实的人格是创造财富的源泉。(6)思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7)合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理解为什么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理解为什么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这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靠什么创造了财富?他们获得财富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温州人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就事业、获得财富,必须具有这种敢想敢干、不断进取的精神。)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本活动作为本课内容的引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哪些要素可以创造财富,影响财富创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财富的源泉,懂得在现代社会,各种创造财富的要素。同时为后面“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主题的学生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是创造财富的最根本的源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财宝”,劳动比任何现成的财宝都要宝贵。懂得智慧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引导学会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财富,造福于人民。懂得创造财富既需要勤劳,更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戴尔敢于抓住机遇、敢于创新的精神巩固深化本课主题,为后面教学打下基础。第三环节: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一、 关键词记忆法: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 )二、 对比记忆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 )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 )的社会主义国家。三、 理解记忆法: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性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 )日意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2、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第四话节:当堂检测 及时讲评(见学生使用)教后反思:第五课1-2框:财富基于劳动、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学生使用)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 第29页思考:庄稼汉所说的“财宝”是什么?这个故事蕴含什么道理?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是怎样走上了小康之路?3、 第31页思考:4、 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说明什么?5、 为什么说创造财富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一、 关键词记忆法: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 )二、 对比记忆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 )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 )的社会主义国家。三、 理解记忆法: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性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 )日意激烈的时代,要想发展经济,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2、只有这样,才能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仿真训练:1、创造财富的基础是( )A、辛勤的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2、“与其相信金钱,不如相信智慧;与其寻找金钱,不如寻找智慧。”在现代社会,要创造财富,不只要靠劳动,对于创造财富而言( )A、金钱更为重要B、只有专利技术菜蕴含科技含量C、智慧与开拓精神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D、企业拥有了专利技术就有了一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财富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财富的源泉有( ) 勤劳 投机取巧 智慧与开拓 科技A、 B、 C、 D、一位有钱的庄稼汉,临终前叫来自己的孩子们,告戒说家产和土地是不能卖的,因为地里埋着财宝,只要肯挖掘就一定会挖到。孩子们听从遗言,挖遍所有田地,财宝没挖着,地里的庄稼却长得很好了。据此回答2-3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 )庄稼汉的孩子们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财富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只有农业生产才能创造财富 要想获得财富,就得付出艰辛的劳动A、 B、 C、 D、5、这个故事使我们领悟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结晶 财富不会从天上白白掉下来,必须要你辛勤劳动A、 B、 C、 D、6、“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路军三五九旅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开辟良田终于将“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的好江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旧中国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A、 B、 C、 D、7、犹太商人用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仍下的废料,铸成小自由女神像、钥匙形饰物等。创造了每磅铜价格整整翻1万倍的奇迹。这说明( )A、劳动创造财富 B、智慧创造财富 C、外国人能创造财富 D、改革开放创造财富班级交流 学习反思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得到那些学习收获有哪些?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的学习疑问还有哪些?3、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有那些?4、今后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课3-4框: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师使用)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第三框题“科技创造财富”,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阐述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天地。第四框题“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综合前面三个框题,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机制等,让一切能够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尽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2学情分析: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学生在八下已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3重、难点的确立: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事例理解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懂得要充分挖掘多方面潜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五课的落脚点)。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2)对资本、管理等因素创造财富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5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自强不息精神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1)讨论法。(2)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3)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4)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5)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6)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了解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案例探求规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科学的态度、培育热爱科学的情感,懂得科学技术创造财富的道理,培育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四、教学流程学习流程: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知识在线(见学生使用)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环节师生活动设计训练内容预期目标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教师、学生共同查找资本、管理创造财富的资料。学生课后自己归纳、查阅资料、整理理解资本、管理创造也能财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课中教学课中教学导入: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文登市、中关村的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的创造财富?重视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三、科技创造财富(板书)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板书)科学技术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事实证明,哪个国家的科学技术领先,哪个国家就具有先进的生产力;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获得了先进的生产力,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2.现代社会,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板书)请同学们再谈文登市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创造财富的,进而感受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道理。材料:中国“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用“三系配套”法实现水稻杂交,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说:“袁隆平养活了一亿中国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传统工农业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要利用科学技术推动传统工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4:阅读资料,理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改造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如何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通过上1节课和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科学技术可以创造财富,智慧与开拓精神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除了上述以外,资本、管理等要素也是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源泉充分地涌流?四、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板书)讨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调动各种财富源泉?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1.调动各种财富源泉的意义(板书)2.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条件(板书)(1)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请举例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够调动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学生阅读教材P:36阅读资料后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让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的意义。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财富的源泉有劳动、智慧、开拓进取的精神、科学技术等等,要使财富的源泉充分地涌流,就要完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勤奋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并且是创造一切社会财富的条件;我们还懂得了科学技术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还懂得了,创造社会财富还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听讲解作笔记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做笔记 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做笔记、勾书听讲解学生举例学生小结文登市、中关村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的创造财富?如何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登市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创造财富的?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一路事例说明了什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改造我国传统农业中的重要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如何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如何让这些创造财富源泉充分地涌流?为什么要调动各种财富源泉?怎样才能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举例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能够调动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由材料引入主题,让学生关注科技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让学生首先从理论上认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重要作用文登市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巨大作用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是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典型事例。学生能从中理解科学技术对创造财富的巨大作用。通过回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完整了解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讲解知识,有助于学生思考,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的重要意义。总结并进一步理解第五课的基本内容。第三环节: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一、 归纳记忆法: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 )、资本、管理等。二、 比较记忆法:基本经济制度:( )为主体、( )共同发展。分配制度:( )为主体、( )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三、 关键词记忆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 )和( )决定的。第四话节:当堂检测 及时讲评(见学生使用)教后反思:第五课3-4框:科技创造财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学生使用)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第五课,读懂教材,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方面有何重要作用?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有何作用?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一、 归纳记忆法: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 )、资本、管理等。二、 比较记忆法:基本经济制度:( )为主体、( )共同发展。分配制度:( )为主体、( )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三、 关键词记忆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 )和( )决定的。仿真训练1.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 )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A. B. C. D.2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 )A.加强经济建设B.深化改革开放 C.实现共同富裕D.提高综合国力3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 )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各种方式先富起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从多的创业机会和挣钱门路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走上富裕之路 A. B. C.D.4要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局面,就要坚持 (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全体社会成员同步富裕 A.B.C.D.班级交流 学习反思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得到那些学习收获有哪些?2、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的学习疑问还有哪些?3、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有那些?4、今后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