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747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宪法规定的内容,理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懂得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比较,在交流探讨中掌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由此能总结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宪法至高无上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教学重点难点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及三方面表现教学方法阅读、分析、交流、总结、讲解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原名“齐玉玲”的齐玉苓与陈晓琪均系山东滕州八中1990届应届初中毕业生。陈晓琪中专预选被淘汰,而齐玉苓则被济宁商校录取为财会专业委培生。在陈晓琪之父的一手策划下,陈晓琪冒名顶替齐玉玲入校就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至今。1992年,齐玉苓察觉事实真相后,将陈晓琪及其父、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告上枣庄市中院,后又上诉至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xx年8月2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有关规定对此案做出终审判决,被告假冒齐玉玲姓名上学,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 齐玉苓被判胜诉,获得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共计9.8万元.同学们,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依据是宪法的有关规定。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对刑法、民法、教育法等法律有些了解,但你了解宪法吗?知道宪法的有关规定吗?理解宪法与其它法律的区别吗?这节课我们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学习。二 学习过程(一)展示教学目标并作学法指导对于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学习中同学们要能根据材料、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分析、比较、探讨来体会这三个方面,会把握每个表现的要点并由此进行总结,提升对宪法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宪法意识。(二)导读提示学习任务之一:阅读课文85页回答以下问题1. 我国宪法规定:我们要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国家哪一方面的规定?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内容规定了我国哪方面的问题?3. 宪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4.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宪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以上内容是对我国哪方面的规定?此外,宪法还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和-、-、-等内容。这些内容属于-问题,具有什么属性?学习任务之二:阅读课文86页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 .如果将所有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从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2 .文中将宪法比作-,其他法律比作-。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体会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基础)3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一方面-;另一方面-。学习任务之三:阅读课文87页,思考以下问题由于-和-,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三)教学重难点导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治国安帮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制定和修改要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这也就说明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法律意识较低,对宪法的了解认识甚少,因此很有必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对宪法的宣传,帮助人们树立宪法至高无上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作为青少年更应该有宪法意识,尊尚宪法,坚决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此外本课知识理论性较强,学生受抽象思维发展的影响,再加上宪法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引不起学生的关注,对宪法认识不够,多种原因又使学生理解实践起来有一定难度。(四)交流释疑对任务一的探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那么这些内容是对我国-的规定。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那么这些内容是对我国-的规定。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些内容是对我国-的规定。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那么这些内容是对-的规定。5 .九年义务教育法内容对-的规定。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内容是对-的规定。思考:通过以上比较大家应该能发现这些法律条文的内容与宪法条文的内容有和不同?(引用具体条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7. 同学们简略说说宪法的制定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宪法的制定对一个国家来说很重要)对任务二的探究: 将前面提到的宪法、刑法、民法、环境保护发法、教育发法、资源法、大气污染防止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土地管理法等几部法律按大家熟悉的金字塔的形式归类。并谈谈这样能说明什么?(启发大家联想,体会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对任务三的探究:材料:我国在1953年1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了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由1980年成立的宪法修改委员会负责草拟的。xx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赞成3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超过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宪法修正案。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对任务四的探究:经过上述学习相信大家对宪法有了更高的了解,那么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一下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深化对宪法的认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对问题的小组交流讨论,共同评价,对疑难问题相互点拨,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要巡视,发现共性问题和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在全班进行点拨,解释。(五)导练结合1 .现行宪法是1982年有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的。此后的1988年、1993年、xx年和xx年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对现行宪法作出了修改。这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从而把党制定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确定下来。据此回答.把党制定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确定下来说明A.宪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B.宪法是国家的重要大法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D.宪法就是党的政策的具体化.宪法规定“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规定了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根本制度D.国家的根本目标2.中华人民共和过物权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定物权法要依据宪法,是因为( )A.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密切相关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D.宪法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表现在( ) 宪法的内容更具体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A B C D4.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母法”与“子法”关系的是( )A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B宪法和刑法C民法和刑法D宪法和法律5“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A.正确,因为普通法律根据宪法来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B.错误,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内容不同C.正确,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D.错误,因为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6.明辨是非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题,刑法与宪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刑法说:“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厉害的。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死刑,我说了算。离开我国家就乱了套,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据理力争说:“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理由是”请你来当一回评委,并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出最后的总结(六)整理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对课文知识点及其联系要有清晰的思路。法律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总结宪法有九项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更为严格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它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是子法,是宪法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般程序是普通法律都是依法治国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