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602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12课 法律的尊严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能力目标:培养守法观念,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与法同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养成依法办事的素质;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养成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的习惯,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解认识法律监督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作为合格公民应怎样与法同行。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搜集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3布置学生查阅我国立法方面取得的成绩、大案要案的审理以及监督的方法等有关信息,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教学方法】分组讨论、举例、讲授等。【教学活动】环节一:聚焦治国方略依法治国多媒体呈现两幅图,分别反映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学生分析两幅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学生分析后,教师归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规则,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国家的治理也需要规则,这就是要依法治国。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多媒体展示:(1)谁治理国家?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主体(2)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什么治理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3)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哪些事务?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客体(4)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据宪法和法律法规治理国家要达到什么目的?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目的(5)依法治国的地位如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教师: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这种制度和法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教师组织学生将搜集到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国家建设中依法治理的音像材料、漫画、图片等进行展示,并交流讨论:依法治国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社会进步、国家安定有什么意义?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完备的社会。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然后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认领”一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有法可依组”活动:(1)说出所了解的我国已经颁布的法律名称并说明这些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2)讲解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即我国的现行法律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归纳:有法可依就是立法。有了法律,人们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国家的各项工作才有准绳和规则。通过分析,我们懂得,没有法律,依法治国便无从谈起。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花大力气进行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法律体系。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依法治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组”讨论:(1)我国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2)如果有了法律,大家都不遵守会是什么样子呢?法律制定后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教师归纳: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法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不但公民的活动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组” 交流:要用事例说明如何在执法的过程做到“严格、严肃、认真准确、不枉不纵”。(可以结合教科书第86中的阅读资料“公正的测量”,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什么是“严”)教师:“严”就是不多也不少。如果不严,会有什么危害呢?如果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钻法律的空子乃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必然损害法律的权威,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多媒体展示: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7日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做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查明,1996年至xx年期间,被告人田凤山利用其担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的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以及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436万余元。案发后,赃款已全部退缴。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如下的问题理解“执法必严”。(1)田凤山案发前,担任过哪些职务?(2)田凤山被判刑说明什么?教师归纳: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违法必究组”探究:搜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例,了解他们的被法律制裁的相关情况,说明每个人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不管他们地位多高、贡献多大,都不能成为逃脱罪责的理由“法律面前没有情面可讲”。教师: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呢?多媒体展示: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有力保障教师总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环节二:踏上治国之路与法同行教师: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多媒体展示:35岁的张先生在一天早上被楼上掉下的烟灰缸砸中脑袋,造成三级智力障碍,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楼上的十几户人家的窗户都冲着路边,也没有封闭,都有扔烟灰缸的可能,所有住户都不承认是自己家扔的烟灰缸。张先生的治疗费已经花掉了十几万元,在无法断定谁是烟灰缸主人的情况下,张先生决定将楼上的所有住户告上法庭,共同承担他的损失。围绕是与非,赔与不赔,以及如何赔,引导学生展开的辩论。教师小结:人们自古以来都希望通过法律追求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多媒体展示:材料一:郑某发现乡政府领导公款吃喝、乱收费问题严重,便以书面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对乡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罚,郑某受到了表彰。材料二:私营企业主王某任意决定工人上班时间的长短、工资福利的多少,并规定工人每请一天假就要扣除相当于5天的工资。后经工人举报,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制止了该企业任意延长工时和迫使工人无偿加班劳动的做法,并处以相应的罚款。思考:为什么郑某受到表彰,王某却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教师小结: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多媒体展示:(1)社区内非法养狗,小狗随地大小便还吓哭小孩。(2)小商贩非法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分组交流讨论:1针对上述问题,你会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2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表达你的建议?3你的建议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了解以下知识:(1)所谓“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2)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四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控告权、检举权。(3)公民监督权的必要性体现在一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二是对于克服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腐败,保持政府的廉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建议是不可缺少的。(4)公民监督的途径主要有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新闻监督制度;其他制度四个方面。教师总结: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我说,法律离我们很近。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同学们,从今天起,从这一刻,让我们一起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多媒体展示:普 法 歌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邪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课外作业】1分组到当地工商或税务机关调查访问,通过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感受和认识法治的重要性,并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2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