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1303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人为本”四个字家喻户晓。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论述这种思想的文章比较多,而法家的相关论述似乎很少。其实,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为本的内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时期就提出来了。战国时期,“霸王”作为褒义词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对“霸”基本是肯定的。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在孔子眼里,“王”与“霸”没有明显的对立,但“霸”指诸侯扮演了“王”的角色,比“王”稍逊一等。其后,“王”与“霸”分化为不同的政治路线。商鞅游说秦孝公,就明确分出帝道、王道与霸道,王道行礼,霸道行法。孟子把“王”与“霸”视为对立的政治路线,认为“霸”是对“王”的破坏与否定。在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的主流观念。 法家则在很大程度上认为“王”与“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争人”。管子正世中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者霸。”这里虽区分了“王”与“霸”。但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等次关系。“争人”需要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反之,不考虑民利,一味盘剥,只会引起百姓的逆反。说到利,最重要的是赋役问题。对此,正世篇和韩非子都有“齐”的说法,即不能“急”,也不能“缓”,要适中。这与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意思基本相同。 爱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认可的主张。法家主张凡事要依法行事,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并从不同方面说明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规定,因此又将法称为事之“常”。同时,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管子君臣上说:“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官画之,民役之。”所以从根本上说,法家所谓法治其实是人治;法家所认定的是等级法,没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用民”。管子法法中说:“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商君书算地说得更直白:“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也就是说,治国者讲爱民、利民等不过是手段,目的在于用民。法家是“力”的讴歌者,而力量藏于民间,君主用“法”赏罚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间之力。其实孔子倡言道德,也是为了使民,正如他所说的:“惠则足以使人。”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摘编自刘泽华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法家思想中有“以人为本”的内容,而在一般人看来,儒家对这种思想的论述较多,而法家相关论述较少。 B春秋时,“王”“霸”“霸王”等概念已经提出;战国时,“霸王”作为褒义词普遍使用,孔、墨对 “霸”基本持肯定态度。 C法家认为霸王之道的目的在于“争人”,以利为纽带,让百姓获得切实利益,而利的核心是赋役,所以法家主张要适度徭赋,以收民心。D孔子以后,“王”与“霸”的所指分化,在孟子眼里,两者是对立的;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共同成为儒家主流观念。【解析】根据原文是“董仲舒以后,王与霸对立成为儒家主流观念”,不是“共同成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D)A法家把法作为察言、观行、考功、任事的准绳,认为法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的一般、普遍规定,称其为事之“常”。 B法家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较多,因此,法家所谓的法治实为人治;法家主张要有等级,并不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家所说的“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君主用“法”赏罚的目的在于利用民间之力。这一点是和儒家思想相通的。D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对法家思想不能全盘接纳,可以吸收其爱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弃其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解析】原文是“批判吸收法家爱民、利民的思想”,选项漏掉了限定成分表达不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A法家、儒家都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相关论述,都认可爱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张,都有让百姓获得利益的相关说法。 B法家有很多关于君主高于法的论述,其所谓法治与现代意义的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观点要批判性地继承。C法家论述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用民”;孔子倡言道德,是为“使民”,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D儒家、法家对“王”“霸”含义的认识虽不同,但对“王”“霸”目的的认识相通,均以利为纽带争得民众支持。【解析】原文是“在使人这点上,儒法是相通的”,并不是“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如叶游睿老余打来电话,邀他一起去乡下调研。心情压抑的他本想回绝,但老余说:“你不想去看看茶海?”他瞬间就屈服了。茶海是老余手里的一个新项目,号称5000亩,区领导在大会上专门表扬过这个项目。他倒不是在乎这个项目,而是本身对茶叶感兴趣,他一直嗜茶如命,尤其是最近。换届在即,后备多年的他本来有望上升一格,不料传出消息他再次没戏。这些天来他一直觉得身体不好,说不出哪里出了毛病,就是挺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做。唯有喝喝茶能提神。他曾在老余面前自诩品茶专家,不料老余当即回了他一句:“你知道茶叶怎么种、怎么采吗?”他当即被呛得无语,就冲这个,他必须去趟老余的茶海。此时正值初春,一路上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约莫一个小时后,车在一个半山腰停了下来。老余张开双臂作拥抱状,然后对他说:“看看吧。”他放眼望去,顿时震惊。目光所及之处全是绿油油的茶叶,上千亩茶叶俨然形成一个绿油油的海洋。这些茶树高矮整齐,植株大小几乎一致,且纵横排列有序,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都让人眼前一亮。这时,一个拿着半导体的年轻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年轻人开始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基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情况。年轻人仪态大方,表达得体,没用任何稿子却将整个基地的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老余指着年轻人说:“这是基地的负责人,基地从创建到现在,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全是他这样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手抓起来的,很让我欣慰。”“人才啊,你手里可真是藏龙卧虎。”他问老余,“这小伙子叫什么名字?”老余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片刻之后,老余冲年轻人招招手,年轻人就来到了跟前。老余说:“你给李局讲讲茶叶的种植吧。”他不解地看了老余一眼。老余却伸了个懒腰,转身不理他。“李局!”年轻人热情地和他打招呼,然后说,“早知道您是品茶的专家,我今天就献丑给您介绍一下茶叶的种植。”他不好意思拒绝,也不明白老余什么意思。只象征性地听着年轻人的介绍,年轻人口若悬河,从选址到栽种讲得很细。他打断年轻人,问:“我就想知道,决定茶叶好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年轻人说:“其实简单,就是两个字,阳光。这颜色越深的茶叶,阳光照射一定越充分,味道也就越好。同一株树上,因为阳光照射程度不一样,不同方位的茶叶存在色差。这么说吧,同一片叶子,颜色深的一定是正面,颜色浅的一定是背面。”“很透彻!”他说,“我明白了,看来阳光才是关键。”年轻人说:“是的,世界上的任何一片健康成长的叶子,都是阳光充分照射的结果。”这时老余插了过来。老余挥挥手示意年轻人离开。待年轻人走远,老余问:“你果真不认得他?”他一愣,再次仔细打量,发现年轻人确有几分面熟,但始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老李啊老李,眼前这个人可是你亲手让给我的。”老余说,“他叫庹松,记得不?”他瞬间就对上了号。他的下属里,确实有一个叫庹松的人,庹松在他的单位里一直平庸无奇,至少当时没有进入他的视野范围内。后来老余要求将庹松调到自己的单位里,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签字放了行。“他在我那边并没表现出什么才华,怎么到了你这里就华丽转身了?”他大为不解。老余笑了笑说:“他的才华一直在,只是我给了他需要的阳光而已。”老余又说:“有时候,有的人缺的仅仅是阳光阳光!他抬头,望了望天上,豁然开朗。(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李局长之所以接受老余邀请去看茶海,其原因一是这个项目被区领导专门表扬过,二是不想驳老余的面子,三是心情不佳。B小说第四段对茶海的规模、茶叶以及茶树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主要是为了突出作为茶海基地负责人的庹松具有非凡的能力。C李局长向老余询问茶海基地负责人的名字,老余却笑而不语,拒绝回答,这与庹松热情回答李局长的问题形成鲜明的对比。D小说刻画庹松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描写方法,“笑了笑”这一神态描写表明他对李局长的询问不想回应。【解析】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不想驳老余的面子”不妥,更多的是对老余所说的“你知道茶叶怎么种怎么采”的不服气。C项“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老余笑而不语,只是想卖个关子,不想立即点出庹松曾是李局长的下属,与庹松没有构成对比。D项对庹松没有运用心理描写,“不想回应”也不当,这与庹松后来叫李局长观察两片茶叶相互矛盾。5小说在刻画老余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答:(1)善于识别人才,爱惜人才,是一个伯乐。他发现了庹松是一个人才,于是将其调入自己的单位。(2)充分放手让年轻人发挥才能,是一个开明的领导。基地从创建到发展,他充分放手,基地是庹松一手抓起来的。(3)做事讲究策略,是一个智者。他没有直接指出李局长用人上的失误,而是让李局长与庹松交流,令其在现实中领悟。(每点2分,3点5分)【解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还要联系文本进行分析。在李局长属下平凡无奇的庹松,被老余挖了过来,还让他管理茶叶基地,说明老余知人善任,是个伯乐。在管理茶叶基地期间,老余从不插手,都是庹松一手抓起来的,说明老余是一个开明的领导。老余没有直接指出李局长用人上的失误,而是让李局长与庹松交流,令其在现实中领悟,说明他做事讲究策略,是个智者。6有人说,小说以“如叶”为题不如以“阳光”为题好,你认为呢?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分析。(6分)答:(示例1)以“如叶”为题好。(1)从含义上看,“就像茶叶一样”,是指年轻人,普通平常犹如叶子一般;(2)文中情节的展开以及人物活动的场所是茶叶基地;(3)叶子的生长需要阳光,暗示了人才的成长需要阳光的主题。(示例2)以“阳光”为题好。(1)以阳光为题,直截了当地突出人才的成长,需要阳光的主题;(2)以“阳光”为题,文章的结尾可以与之呼应,进行点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3)阳光还可以形容人的心胸,爱是人的心胸,要如阳光一般光亮透彻,照耀别人,也与李局长原来的心理形成对比。(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若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哪一个标题好,事实上就是分析标题的作用。分析标题作用要从文章主旨、故事情节、人物想象、标题本身的手法、读者感受等方面入手。比如,以“如叶”为题,字面意思是说像叶子一样,从文章来看,是指的需要阳光。也就是说年轻人就像茶叶一样需要足够的阳光,以暗喻的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其次,人物的一切活动都在这个茶叶基地之中,标题暗示了活动背景。如果认为标题为“阳光”好,就直接凸显了文章末尾所揭示的主旨,人才的成长是需要阳光的。同时,以“阳光”为题,也就和小说结尾互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李局长“这些天来他一直觉得身体不好,说不出哪里出了毛病,就是挺没精神,什么都不想做”,以阳光为题,还能蕴含为人要心胸宽广,要像老余那样善于照耀别人的哲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澎湃新闻2016年8月8日今天,里约奥运会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姑娘傅园慧发挥出色,以58秒95的成绩排名第三,晋级决赛。赛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傅园慧凭借着自己的丰富表情,和那句“我用了洪荒之力”,瞬间走红网络,被广大网民封为“表情帝”。短短数小时后,微博粉丝数量已经上升至62万。“58秒95?我以为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面对镜头,首次参加奥运会就闯入决赛的傅园慧,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并怒刷各种“表情包”,当被问及是否有所保留时,傅园慧连说:“没有保留,我已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直到记者提醒恢复下心情时,这位世锦赛冠军才略微平静地说道:“已经是历史最好成绩了。我用了三个月做了这样的恢复,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有的时候都感觉我已经要死了,奥运会训练真的生不如死,但是,今天的比赛,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材料二:中新社天津8月9日电在网上蹿红后,媒体对傅园慧的关注点也迅速连线到她的母校。对于傅园慧声名鹊起的现象,天津医科大学的师生都觉得与有荣焉。该校康复与运动医学系副主任于东生在得知傅园慧获得奥运会铜牌之后也十分高兴。作为学校体育部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他与傅园慧的接触相对较多,谈到傅园慧网上搞怪的采访表现,于东生也直乐:“她平时也是有点大大咧咧的男孩子性格,挺天真的一个孩子。”但在对待训练和学习上,于东生称傅园慧“非常刻苦”,骨子里乐观又认真,也一直突破着自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获得奥运会奖牌实至名归。材料三:网易娱乐2016年8月16日8月15日凌晨,傅园慧在新浪博客中转发做客央视的视频,并配文:“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愿所有努力拼搏的人,都能得到自己心中所愿。我不是网红,也不是表情包,我是职业运动员。祖国麻麻我回来了。” 材料四:新京报2016年8月15日“一个在网络走红的运动员”,最核心的身份还是“运动员”,我们当然不是要求傅园慧必须夺金牌,但希望她仍然热爱游泳。一个运动员,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一段“洪荒之力”的采访,傅园慧一天时间内多了300万粉丝。随后,以表情包和“洪荒之力”为代表的“傅园慧”衍生品广泛流传。8月10日晚,傅园慧做客国内一家直播网站,在线围观人数超过千万人。不少舆论立即把傅园慧等同于“网红”,但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误解。在里约奥运会前,傅园慧从来没想过经营自己的网上形象,虽然口无遮拦,但她却是一个挺安静的游泳运动员。她的一夜爆红,也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并不是她有什么创新,或者真的就像相声演员一样幽默,更大的原因是,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呈现出了十足的乏味。在网络上突然走红,但却并不等于“网红”。傅园慧的爆红,最灿烂的其实就是那个瞬间。她获得铜牌后的采访,也很精彩,但是比起“洪荒之力”已经逊色了。当然,并不是说她有什么问题,而是当人们对她习惯后,她的语言所带来的惊喜,已经递减了。等到她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来了例假,人们就已经有点疲劳了。傅园慧这一批90后运动员,给人们以新的形象。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一块金牌改变自己乃至全家的命运。尤其是游泳运动员,基本上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儿女,他们的自我表达,也更加自我,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套路。接下来,她会面对很多考验,各种电视节目(据说已经参加了某卫视一档节目的录制),各种代言,这些其实都是“洪荒之力”的后续效应。随着曝光度的增加,她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更完整的自己,但是也有可能迷失自己。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人们会发现她其实并没有以前那么有趣,或者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她没那么有趣。里约奥运会上的她,是“初见”也是“初心”,当傅爷开始学会引用网络段子的时候,她的光芒可能也就散尽了。互联网的残酷之处在于,集腋成裘的洪荒之力,来得粗暴,去得也快,所以有些人才急着透支,这也是“傅园慧们”需要警惕的。人们很容易忘记,“洪荒之力”是她拼尽全力游进决赛后发自内心的告白一个不错的成绩,其实是她这句话得以走红的基础。我们最希望的是,她仍然热爱游泳,仍然想游出更好的成绩。一个现役运动员,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7阅读四则材料,你认为傅园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C)A口无遮拦、善于搞怪、性格开朗的还在校读书的游泳运动员。B学习训练刻苦,不断突破自己,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C她是一批90后运动员之中的一个,属于新时代的代言人。D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爆红面前能保持冷静,准确定位自我。【解析】“属于新时代的代言人”过于夸大了,只是代表90后运动员。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DE)A因为“洪荒之力”的采访表达,傅园慧一天之内就拥有了300多万的粉丝,以表情包和“洪荒之力”为代表的傅园慧衍生品广泛流传,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强大。B傅园慧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也并没有像郭德纲一样的幽默,但就是靠着这种纯真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流露,使她迅速在网上蹿红。C现在的90后运动员,家庭优裕,他们不会再像过去一样依靠一块金牌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表达也更加自我,不像过去那样充满公式和套路。D材料四认为傅园慧的爆红,最灿烂的就是说出“洪荒之力”的表情语言瞬间,而获得铜牌后的采访回答让网友的惊喜度已经递减了,再后续的采访让人产生审美疲劳。E傅园慧的爆红是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力度都很大;但是互联网也是残酷的,也许不久她的光芒可能散尽就会被人淡忘。【解析】A项“傅园慧一天之内就拥有了300多万的粉丝”错,原文为“傅园慧一天时间内多了300万粉丝”。B项“这种纯真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流露”只是走红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材料四结尾说:“一个不错的成绩,其实是她这句话得以走红的基础”。C项以偏概全,按照原文信息,“90后运动员”“尤其是游泳运动员”,“基本上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儿女”,他们来自“优裕的家庭”,该项包括了所有的90后的运动员,明显是范围扩大了。9材料四是怎样评价傅园慧的突然走红的?(4分)答:(1)将傅园慧的爆红等同于“网红”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她的一夜爆红,只是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意外和偶然。傅园慧从来没有想过经营自己的网上形象,也不承认自己是网红,是表情包。(2)傅园慧的爆红,是时代乏味的体现。傅园慧的率真、搞笑、无套路使大众惊喜,引发瞬间围观。“傅园慧们”要有清醒认识,一个现役运动员,成绩永远都是第一位的。(3)傅园慧面对“洪荒之力”的后续效应的很多考验,如各种电视节目,各种代言等,要警惕迷失自我;大众也会出现审美疲劳,爆红也会很快走冷,要有思想准备。(任意2点满分)【解析】答题之前概括一下材料四的层次结构,总体上是“总分总”式结构,首尾强调她在本质上是一个运动员,成绩是第一位;其次是人们热捧傅园慧是由于时代乏味;还有就是爆红之后要保持理智,警惕迷失自我。根据这三个要点,从原文之中找出具体内容组织语言作答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杨廉,字方震,丰城人。廉承家学,早以文行称。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明年,京师地震,劾用事大臣。五年,以灾异上六事。帝颇纳之。吏部尚书王恕被谗,廉请斥谗邪,无为所惑。母丧,服阕,起任刑科。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进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报闻。以父老欲便养,复改南京兵科。中贵李广死,得廷臣通贿籍。言官劾贿者,帝欲究而中止。廉率同官力争,竟不纳。已,请申明祀典,谓宋儒周、程、张、朱从祀之位,宜居汉、唐诸儒上。阙里庙,当更立木主。“大成”本乐名,不合谥法。皆不果行。迁南京光禄少卿。正德初,就改太仆,历顺天府尹。时京军数出,车费动数千金,廉请大兴递运所余银供之。奏免夏税万五千石,虑州县巧取民财,置岁办簿,吏无能为奸。乾清宫灾,极陈时政缺失,疏留中。明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谏南巡,不报。帝驻南京,命百官戎服朝见。廉不可,乞用常仪,更请谒见太庙,俱报许。世宗即位,就迁尚书。廉与罗钦顺善,为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根六经,自礼乐、钱谷至星历、算教,具识其本末。学者称“月湖先生”。八疏乞休,至嘉靖二年,赐教、驰驿,给夫廛如制。家居二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谥文恪。(明史列传一百七十,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进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B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进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C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进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D明年三月/有诏以下旬御经筵/廉言/故事/经筵一月三举/苟以月终起/以月初罢则进讲有几/且经筵启而后日进继之/今迟一日之经筵/即辍一旬之日讲也/【解析】“明年三月”为时间状语,后面停顿,排除AB;“则”一般用于句首,前面停顿,排除BD;故选C。译文为:第二年三月,皇帝下诏在下旬亲临御前讲席。杨廉说:“按惯例,御前讲经每月举行三次,如果从月终开始,到月初结束,那能进讲几篇?而且御前讲经开始以后接着是日讲,现在御前讲经迟一天开始,就要停止一旬的日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服阕: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B中贵:中,即禁中,指皇宫。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古代也泛指皇帝宠爱的近臣。C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D谥: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生前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解析】“生前加给的”错误,应为“死后加给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杨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弘治五年,他因发生灾害变异上疏六件事;乾清宫遭火灾,他极陈时政之失;他要求皇帝追究行贿的人,多次上疏劝阻皇帝南巡。B杨廉重视典制,尊崇宋儒。他请求申明祭祀典制,认为周敦颐等宋儒的陪祀之位应排在汉、唐诸儒之上;认为“大成”是乐的名称,作谥号不符合谥法。C杨廉关心百姓,防范贪官。他奏请用大兴县运送的余银供给军队豁免夏税粮,设“岁办簿”,避免地方官吏对百姓巧取豪夺。D杨廉继承家学,学识丰富。他早年就以文章著称于世,自礼乐、钱粮至天文、历法、算术,都能认识它们的来源流变。学者称他为“月湖先生”。【解析】“多次上疏劝阻皇帝南巡”在文中无根据。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京军数出,车费动数千金,廉请大兴递运所余银供之。(5分)答:当时京都军队多次出动,车马费动辄数千金,杨廉奏请大兴县运送剩余的银两供给他们。(2)廉不可,乞用常仪,更请谒见太庙,俱报许。(5分)答:杨廉不同意,请求用平常朝拜礼仪,同时请求(皇上)去拜谒太庙,皇帝都答复同意【解析】(1)翻译时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时,当时;千金,直译;请,上奏折请求。句意2分。(2)注意几个关键词句的意思:乞,请求;常仪,平常朝拜礼仪;省略句,(帝)俱报许。句意2分。【参考译文】杨廉,字方震,丰城人。杨廉继承家学,很早就以文章品行著称。考中成化末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弘治三年被授予南京户科给事中。第二年,京城地震,(杨廉就此事)弹劾执政大臣。弘治五年,因发生灾害变异上疏六件事。皇帝采纳了很多。吏部尚书王恕遭到诽谤,杨廉奏请皇帝斥责诽谤者及奸邪之人,不要被迷惑。母亲去世,服丧期满,被起用到刑科任职。第二年三月,皇帝下诏在下旬亲临御前讲席。杨廉说:“按惯例,御前讲经每月举行三次,如果从月终开始,到月初结束,那能进讲几篇?而且御前讲经开始以后接着是日讲,现在御前讲经迟一天开始,就要停止一旬的日讲。”皇帝给了答复。因父亲年老,想就近赡养,又改任到南京兵科。显贵宦官李广死后,(从他郡里)获得朝廷大臣行贿的簿子。谏官弹劾行贿的人,皇帝想追究但又中止了。杨廉率领同僚力争,最终没有被采纳。后来,(杨廉)请求申明祭祀典制,认为宋儒周敦颐、程颐、程颢、张戟、朱熹陪祀的牌位,应该摆在汉、唐诸儒之上。孔子放乡阙里的孔庙中,应当更换木牌位。“大成”本是乐的名称,(用于作为谥号),不符合谥法。这些意见均未能采行。升任南京光禄寺少卿。正德初年,改任太仆寺卿,历任顺天府尹,当时京都军队多次出动,车马费动辄数千金,杨廉奏请大兴县运送剩余的银两供给他们。还奏请豁免夏税粮一万五千石。考虑到州县会千方百计夺取老百姓的财产,设直了“岁办簿”登载税收,使地方宫吏不能干坏事。乾清宫发生火灾,杨廉极力陈奏时政缺失,奏疏被扣留在宫中,没有下发。第二年,提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上疏(皇帝)南巡的事进谏,没有答复。皇帝驻在南京,命百官穿军服朝见。杨廉不同意,请求用平常朝拜礼仪,同时请求(皇上)去拜谒太庙,皇帝都答复同意。世宗即位,升任尚书。杨廉与罗钦顺友好,从事审慎恭敬,穷尽天理的学业,(认为)文章一定根据六经。从礼乐、钱粮至天文、历法、算术,都认识它们的来源流变。学者称他为“月湖先生”。(杨廉)八次上疏请求退休,到嘉靖二年,赐予敕书。用驿车送回乡,按制度供给夫役粮食。他在家居住两年便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赠予太子少保,谥号文恪。(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明代诗歌,完成1415题。东园雨坐书怀(明)刘崧鸟自鸣春花自开,离人去住总兴哀。荒村道路兼泥潦,故里田庐半草莱。万姓疮痍谁复问,群雄爪角自相摧。东南竞日愁昏黑,消息虚传首屡回。【注】刘崧(13211381):字子高,泰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战乱年代,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才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D)A全诗主要是描写了诗人在东园里闲坐时,所看到的春雨中的景象,将沉郁的情感融入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之中,极富感染力。B首联景中含情,“离人去住总兴哀”的“哀”字,直抒胸臆,统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C第二联情景交融,“荒”“泥潦”“半草莱”写出了乡间村落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交待了上文的“哀”的原因。D第三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疮痍”形象地表现了百姓的疾苦、不幸,用“爪角”表现各路军阀的凶猛、残暴。E“昏黑”即是实写天色,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黑暗;“首屡回”这一细节动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焦虑不安。【解析】A项并非全诗都在写春雨中的景象,还有作者想到的情景。D项“借代”应为“借喻”,借喻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改写成明喻的形式。比如“爪角”一句可以改写成“群雄像野兽用爪子和角争斗一样互相讨伐”。15比较“鸟自鸣春花自开”中的两个“自”,与“群雄爪角自相摧”中的“自”,说说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6分)答:前两个“自”,表达了美好的春景没人欣赏_,以乐景写哀情,透露了作者的寂寞与哀伤;(3分)后一个“自”,写了“群雄”争霸时,只顾相互残杀,不过问百姓的“疮痍”,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军阀的不满。(3分)【解析】题目要求分析“有什么不同”,就是要求从求异思维角度去分析诗歌内容。“自”可以联系杜甫的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分析出表达内心的寂寞;“群雄”争霸给百姓带来的是什么呢?当然无穷的苦难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羁鸟恋旧林_,_池鱼思故渊_。(2)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总角之宴_,_言笑晏晏_。(3)屈原在离骚中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长太息以掩涕兮_,_哀民生之多艰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另外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注意提示:(1)“比喻”和“渴望自由”;(2)和“青梅竹马”意境相仿;(3)“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另外注意字形不能出错。(1)“羁”,(2)“宴”和“晏”,(3)“涕”和“艰”。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诚实守信,一言九鼎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篇目。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ABC D【解析】不合语境。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这里应改为“一诺千金”。正确,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这里用原意,符合语境。对象错误。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不能用来形容“舞者形体”。正确。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符合语境。正确。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符合语境。感情色彩不当,笔走龙蛇: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褒义词,这里误用作贬义词。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D)A如果一味的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B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C现今很多青少年学生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D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瑜伽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一项重要运动,在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析】A项成分赘余,“诉诸于”中“诸”和“于”语义重复,可删除“于”。B项搭配不当,“解决的风险”不能搭配,应改为“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难题和克服的风险”。C项句式杂糅,“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这一句将“发生脊椎病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和“发生脊椎病主要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坐姿不端正等诱发的”两个句子杂糅,可二者取其一。19下列各组对话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C)A喇叭里传出了电工收电费的通知: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交电费,晚六点以前要是交不清,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B“这算得了什么,以后要是再有困难,可以继续到府上来找我。”孙大款慷慨地说。 C老王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马医生脸上堆满了笑容。 D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解析】A用语不礼貌,显得有些暴力;B“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这里用错对象了;D用语不看对象,和老大爷说新的国际标准质量单位也许他听不明白。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_,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语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_,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_,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答:回望历史_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_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可知整段话话题为“名由实美”。根据前面的“古往今来”和后面的“李冰”“韩愈”等可知该空应填“回望历史”;根据前面的“或许”后面的“然而”可知此处是转折关系,应填“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处可根据前面的“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得知该处应填“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21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5分)答:散客或团队,既可预定入住宾馆,也可直接入住;入住宾馆后,可以在店外消费,也可以在店内消费;结账完毕方可离开宾馆。【解析】本题属于图文转换类型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本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散客和团队都是可以预定后入住宾馆,也可以不经过预定直接入住。入住后两个箭头分别指向“店外消费”和“店内消费”,也就是说既可以在店外消费也可以在店内消费;最后两个箭头都指向“结账离店”。把这些内容表述清楚就可以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xx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英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英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解析】支持钢琴大师:要注意理解他说话中的三个词语“太强调”“不自觉地强调”“竞争”的意思。竞争固然是一种社会的常态,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艺术技能的修炼,大师是不主张“太强调”“不自觉地强调”的行为,大师要的是一种自然修习的过程。透过他的观感,国人“太强调”“不自觉地强调”“竞争”,且要争第一,折射出国人的一种太想出名、成名的思想,即心态太功利化的问题。需知,有些东西不是通过竞争就可以得来的。站在国人的角度支持: (1)竞争时代,努力证明,免遭淘汰;(2)竞争的本质是儒家进取精神的彰显;(3)不断超越,不断进步,有明确的目标更有动力,打造追梦人生;(4)做最优秀者,追求极致,实现奋斗价值,让付出有看得见的回报;(5)鹤立鸡群,加冠荣耀,告慰自己,回应家人期待,增强人生自信心与幸福感、满足感等;(6)为“第一”而争,为自己正名,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勇气和意志力,荣誉要靠自己去拿;(7)“第一”,代表优势与能力,代表专注与精深,行业、社会、民族、国家都需要勇争第一的杰出人才。反对:(1)处处攀比意识,累身累心不洒脱!毕竟只有一个“第一名”,争夺第一,生活容易很累,有时还是身心折磨,个体活得太较劲;竞争残酷,争而不得,倍感失落;只争第一,容易患得患失,忧虑紧张;荣誉只成了理所应当而非惊喜;不是第一,反而坦然,意味着还有进步的空间。(2)来到世上,一生何求?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别忽略了赢得那生命惬意的重心,别叫虚名将人生捆绑,别为了名次而亏了自身的轻松快乐的体验没人能永远是第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疲于奔命与争斗,身心透支,压力山大;“第一”,并不绝对意味着最快乐、最幸福;只知道争夺第一的名分,容易错过许多平淡却很美好的风景。(3)久在较劲里,何时返悠然?挤在争名的路上,不知将远离多少趣味。(4)世间绝不只有“第一名”才意味着优秀与成功。不必追求鲜有的“第一”,保持前列不掉队即可,同样会被认可!(5)争夺第一,一旦不择手段,后果堪忧。功利意识太强,会不会催生攻击意识、投机取巧行径?(6)对一些人来说,名次上去了,品质不对等;名次上去了,他人不羡慕;名次上去了,圈子孤单了(7)对一些人来说,再努力都难以实现第一,再付出也很难加冠,还活不活了?第一若不得,诸君需坦然,做事为人皆需要量力和自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