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1137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济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 济南版教学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3.体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技巧,认同协作的重要性4.关注身边的生物,初步养成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总体的概念,对生物学起到重要作用。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绪论课的重要目标,激发出学生兴趣将非常有利于生物学的学习,绪论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图片(或多媒体屏幕)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点评】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提出问题: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点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点评】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2.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3.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过渡语】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点评】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1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动物有哪些的生命现象?植物有哪些的生命现象?1 2345672.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 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一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2)马、牛、羊需要吃草;(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其他组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绽放,思维触角延伸到了生物的各领域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生物学科知识,学会“活学”。二组:生物需要呼吸 所举例子:(1)人需要呼吸;(2)鱼用鳃呼吸;(3)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思考和教师的提示,学生回答:(1)植物也要呼吸,比如萝卜放时间久了就“糠”了;(2)晚上睡觉时,屋子里有过多的花卉对身体不利等。三组:排除体内的废物所举例子:(1)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2)植物通过落叶带走废物等。教师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四组:生物都能生长 所举例子(1)小鸟能长成大鸟;(2)我们也能长大;(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等。(放映一粒种子逐渐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录像)五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所举例子:(1)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及时演示含羞草对外界的刺激)(2)向日葵的生长向着太阳;(3)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其他组的同学补充:(4)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六组:生物都能够繁殖所举例子:(1)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有的用茎繁殖;比如月季。(2)猫、狗等动物是胎生;(3)鸟、鱼等产卵。【点评】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表达交流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三、解疑释惑,评价概括思维拓展: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1.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2.举例:动物有保护色,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蚯蚓疏松土壤.,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3.举例:你哪些特征与父母相似?哪些特征与父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生物还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4.归纳总结:生物能够表现出哪些生命现象呢?5.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点评】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条途径,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再发现中思考。四、当堂训练,巩固达标1.玩具“宠物狗”的形态、大小、毛色、叫声等足以乱真,你如何辨别其真伪?2.阅读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教学设计说明:本节的设计所遵循的思想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协助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1.一切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认识生物,然后观察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最后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学生物就觉得生物很有趣、很实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法。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形成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品质。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讨论中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通过小组的讨论使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识加强。此外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3.建立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用生动的语言、信任的眼神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时时洋溢着民主平等的气氛。在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4.多用直观性教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合拢叶片的实例、小鸡破壳而出的画面,都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