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5章平移与旋转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0638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5章平移与旋转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5章平移与旋转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5章平移与旋转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5章平移与旋转教案 华东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1、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要明确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不少平面图案都可以看作是由其中的某一部分,沿着上下或左右的方向,平移若干次而成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通过现实生活中各种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图形的平移,体验感受图形平移的主要因素是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 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平移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与关键: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难点:发现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间的关系。关键: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教学时间安排:3教时第1教时 图形的平移1教学过程: 1、投影:引言及插图。2、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3、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 (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4、图案欣赏(课件演示)引出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生活中的平移。探究新知1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它由什么要素决定?3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1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2学生回答问题3、指出图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4试一试反馈训练、应用提高教材:P3页练习1、2、32题学生讨论后回答3题动手画探究新知2(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1、想一想:(课件演示)(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3、做一做:(课件演示)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反馈训练应用提高1、练习:P7页1、2、32思考: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布置作业教材第7页习题1、2。分层练习教学反顾第2教时 图形的平移2教学程序设计:创设问题情景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举例举一些生中平移的实例。探究新知1投影:例1如图11.1.8(1),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投影:试一试在如图11.1.9的方格纸中,画出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5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ABC。ABC是否可以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呢?如果是,那么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别是什么呢?投影:做一做如图11.1.10,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n。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例1:先看懂题意,看教师演示,从中体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在课本上画出来,并回答题目问题。学生充分地动手,可在小组讨论得出: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图形实际进行了一次平移。反馈训练、1、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使点A平移到点A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图案欣赏(提高认识)按照要求完成后,相互检查小结提高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学生讨论回答布置作业教材第8页习题3、4。分层练习反思图形的平移练习教学程序设计:创设问题情景前面你学到了什么?举例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探究新知1例: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随堂练习:(投影)1、 填空:(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 cm.(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 ,BF= cm.(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2.2、 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3、 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4、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要探究B与C的关系,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如图2、3)。请你分别说明图形的形成过程,同时判断B与C的关系并叙述理由,你还有其他方吗?请在图1中画出你的方案。先看懂题意,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小结提高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布置作业教材第25页习题2、3。分层练习:反思11.2 旋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掌握它的基本性质. 2认识旋转对称图形,并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3.培养学生创造图案的设计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原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对应点、对应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体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从而体会到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转动了相同的角度2认识旋转对称图形,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重视对学生自行设计旋转对称图形的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旋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交流等活动,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与关键:重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性质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难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的探索,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关键:认识理解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辅工具: 教时安排:4教时(即第47教时)第4教时教学程序设计:创设问题情景课件演示,旋转而动产生的奇妙画面。你能自己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吗?学生对每一种画面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扩展思维,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图形。探究新知1观察图形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2.概念:旋转、旋转中心(1) 观察、分析、讨论出共同特征。它们绕上面的悬挂点转动(2) 理解概念: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探究新知1做一做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画有任意AOB的纸上,在薄纸上画出与AOB重合的一个三角形。然后用一枚图钉在点O处固定,将薄纸绕着图钉(即点O)转动一个角度45,薄纸上的三角形就旋转到了新的位置,标上A、O、B,我们可以认为AOB旋转45后到了上AOB。在这样的旋转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做一做后,讨论回答:图中,可以看到点A旋转到点A,OA旋转到OA, AOB旋转到AOB,这些都是互相对应的点、线段与角。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_;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A的对应角是_;B的对应角是_;旋转中心是点_;旋转的角度是_。探究新知2做一做如图11.2.5,如果旋转中心在ABC的外面点O处,转动60,将整个ABC旋转到ABC的位置。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边与角是如何对应的呢?探究新知31、 如图11.2.6,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2、如图11.2.7(1),点M是线段AB上一点,将线段AB绕着点M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线段与原线段的位置有何关系?如果逆时针方向旋转90呢?小结提高说说“旋转”的概念,旋转的等量关系。说说描述“旋转”的过程要注意哪几方面?布置作业课本P11页2、3分层练习:教学反馈:第5教时教学程序设计:程序创设问题情景回顾旋转的概念理解概念: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探究新知1探索观察上面两个图形,你能发现有哪些线段相等?有哪些角相等?你认为图形旋转的特征是什么?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讨论2 交流。3 完成下面填空:图11.2.4中,线段OA、OB都是绕点O旋转45角到对应线段OA与OB,而且OA_,OB_,AB_;AOB_,A_,B_。在图11.2.5中,旋转中心是点O,点A、B、C都是绕点O旋转60角到对应点A、B、C,而且OA_,OB_,OC_;AB_,BC_,CA_;CAB_,ABC_,BCA_。讨论后统一意见:图形中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反馈训练练习1 确定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指出这一图形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旋转多少度、旋转几次而生成的(不计颜色)。2画出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小结提高说说“旋转”的概念,旋转的等量关系。说说描述“旋转”的过程要注意哪几方面?布置作业画出所给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旋转几次后可以与原图形重合?分层练习教学反馈:第6教时教学程序设计:程序创设问题情景1.回顾旋转的概念2.如图,画出ABC绕O点顺时针旋转60的图形ABC. 理解概念: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探究新知1实验1、画出正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观察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正方形有何关系?实验2如图11.2.8所示,电扇的叶片转动120、螺旋桨转动180后,都能与自身重合。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实例吗?实验3、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如11.2.9所示的图形上,在薄纸上画这个图形,使它与如图11.2.9所示的图形重合。然后用一枚图钉在圆心处穿过,将薄纸绕着图钉旋转,观察旋转多少度(小于周角)后,薄纸上的图形能与原图形再一次重合。问题:前面3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的特性?概念:旋转对称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小于周角)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1一个正方形,和大头针,进行实验,并回答问题。作图后发现,正方形旋转90后与原图形重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图形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4、独立操作完成,小组交流谈心得。5、讨论得出: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操作训练操作1:用类似上述的操作方法对如图11.2.10所示的图形进行探索,看看它是不是旋转对称图形?想一想旋转中心在何处?该图形需要旋转多少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操作2:图11.2.11所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用类似上述的操作方法对图11.2.11所示的图形进行探索,它能通过旋转与自身重合吗?用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如11.2.10所示的图形上,在薄纸上画这个图形,使它与如图11.2.10所示的图形重合。独立操作完成。用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如11.2.10所示的图形上,在薄纸上画这个图形,使它与如图11.2.10所示的图形重合。独立操作完成。反馈训练应用提高找找看,下面图形中有几匹马?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1、如图所示的图形绕哪一点旋转多少度后能与自身重合?2、如图,画出ABC绕O点逆时针旋转60的图形ABC. 小结提高说说“旋转对称”的概念。说说描述“旋转对称”的过程要注意哪几方面?布置作业P15页1、2、3、4想一想:正方形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吗?还能旋转几度与自身重合? 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最小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分层练习:教学反馈;11.3 中心对称 教学目标:1. 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特征和性质,会画图形关于某点的中心对称图形;2. 欣赏并体验中心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从操作中体会、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3.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力偶啊界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中心对称、特征与性质,画中心对称图形;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画中心对称图形。三、 教学过程:(一) 引入欣赏: 以上各图绕哪一点旋转多少度后能与自身重合?新课引出概念: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 ;对称点)区分: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间的位置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图形。说一说:观察你生活的周围各处,指出几个中心对称的现象,并加以数学描述。认一认:(1)下列常见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 线段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圆形e 直角三角形f容易将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有些图形误认为是中心对称图形。(2)教材第19页第2题略做一做:填空(教材第17页) C如图,ABC与ADE是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点A是对称中心,点B的对称点为点_ B A D点C的对称点为点_,点A的对称点为_。(点B绕点A旋转180o到点D处,点B、A、D在同一直线上,并且AB=AD,那么,点C、A、E三点的位置关系怎样,线段AC与AE的大小关系呢?) 1、 展开(1)探索:教材第17页略小结: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都经过某一点,并且都被该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一点中心对称。(阅读归纳部分和地18页的例题) (2)练习1:画出与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M A B练习2:画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并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AB C练习3:已知四边形ABCD和一点O,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关于点O中心对称。 A D B C练习4:P20-试一试(找对称中心)(3)动手做:用6根一样长的小棒搭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试移动AC、BC这两根小棒,使6根小棒成为中心对称图形。又若移动AC、DE这两根小棒,能否也达到要求呢?(画出图形) C E A B D总结: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特征,画中心对称,设计中心对称图形。(简单回顾)分层练习:教学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