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0532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生物上册6.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选择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D.通过科学研究广泛繁育稀有生物2.公元1600年至180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25种鸟;公元1800年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基因多样性的减少B.病虫害爆发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D.环境恶化3.金花茶被誉为“茶族皇后”,是一种珍稀植物,保护金花茶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禁止采摘、利用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种质库D.大规模人工种植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指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为保护海洋鱼类,应禁止一切捕捞活动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利于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5. 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动物,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动物A.袋鼠B.扭角羚C.扬子鳄D.大熊猫6. 近两千年来,已经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这些动物易感染病毒B.自然灾害频繁 C.天敌过多D.人类活动生态对环境破坏严重7. 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动物,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动物A.袋鼠B.扭角羚C.扬子鳄D.大熊猫8.目前,每年都有一万到两万物种在地球上消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法律和文件 填空题9.保护自然资源就是禁止开发任何资源。 _ 。(判断对错)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建立 _ 。11.我国于1993年加入国际 _ 以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1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 _ 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简答题13.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 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 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塘养鱼,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贯生态保护理念,多管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 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年增加了。 (1)红树林有“绿肺”之称,是因为红树能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 _ 。 (2)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鸟类这种迁徙行为属于 _ 行为。迁徙的鸟类获取氧气能力非常强,这与鸟身体里有发达气囊与 _ 相通,起到辅助呼吸作用有关。 (3)在资料一中提及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有 _ 。 (4)从目前红树林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_ 。 (5)我省除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 _ 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 _ 。14.分析说明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下青藏高原腹地,该地区称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黄河水量的49%、长江水量的5%、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是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天然湿地,分布着高原荒漠和高原草甸,是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该地区还盛产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三江源地区是祖国母亲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当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2000年8月14日,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区名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这是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开发,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_ ,人为因素主要有 _ 、 _ 、 _ 等。15.根据事例,完成下列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于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_ 。 (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滥捕乱猎和滥采乱伐和 _ 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由于 _ 入侵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答案和解析【答案】 1.A2.A3.B4.C5.A6.D7.A8.B9. 10.自然保护区 11.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2.生态系统 13.氧气;先天性;肺;血蚶、蚝、对虾、青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霸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 14.气候干旱;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 15.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或过度;外来物种 【解析】 1. 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选:A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据此解答。 关键是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 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故选:A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 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选:B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4. 解: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错误; B、为保护海洋鱼类,应适量捕捞海洋鱼类,不能禁止一切捕捞活动,错误;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容易破坏生态平衡,错误; 故选:C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明确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5.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解答】 A.袋鼠的原产地是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几内亚的部分地区,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A符合题意; B.扭角羚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动物,共有四个亚种,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其体型介于牛和羊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说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脱脱是个“四不像”,大型食草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B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C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灭绝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解答】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滥砍乱发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解答】 A. 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符合题意; B. 扭角羚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动物,共有四个亚种,头如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其体型介于牛和羊之间,但在牙齿、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说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脱脱是个“四不像”,大型食草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不符合题意; C. 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故选:B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据此解答。 关键是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9. 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买卖和开发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和利。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10. 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自然保护区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明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措施。 11. 解: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我国于1993年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据此答题。 注意掌握我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时常出现。 12. 解: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最高峰海拔2770米,区内分布有野生植物2540多种,野生动物364种,其中东北虎、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人参等动植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该保护区的建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故答案为:生态系统。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目的。解答时可以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目的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13. 解:(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其中前两个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第三个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鸟类的迁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鸟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血蚶、蚝、对虾、青蟹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鱼、鸟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5)除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省内的自然保护区,它的保护对象是海南黑冠长臂猿。 故答案为:(1)氧气; (2)先天性;肺; (3)血蚶、蚝、对虾、青蟹;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有理均可) (5)霸王岭;海南黑冠长臂猿。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分,我们把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4. 解:通过阅读资料可知,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其中自然原因就是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干旱,容易造成沙漠化;人为因素是人类为了一己私利而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使得植被减少,加快了沙漠化的进程,水土流失严重,使环境恶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故答案为:气候干旱;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 为了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0年8月14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分析资料作答。 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分析资料中的内容,结合题意,就能合理答题。 15. 解:(1)乱砍滥伐,使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64年为18.7%,1981年仅为8.53%,使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而坡垒等珍稀树种喜阴不耐阳,最终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2)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滥采乱挖、掠夺式开发导致野生甘草的已有一半被挖尽,滥捕乱杀使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3)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食物充足(马尾松林多),又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成了破坏,破坏当的额生态平衡,危及本地物种,因此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危害。 故答案为:(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或过度; (3)外来物种。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