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0277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3了解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实词的意义及用法。2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语设计在中国科技史上有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赞许它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它是哪本书呢?它就是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现在让我们学习选自梦溪笔谈的两篇文章以虫治虫和梵天寺木塔。二、读熟文章注意以下字词与句子。1字词。 岁:年成 穰:丰收 谓:叫 患:担心 贻:赠给 讫:完,结束2句子。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子方虫)悉为两段。省略句旬日子方皆尽,岁以(之)大穰。省略句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之)以金钗。省略句三、小组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疏通两文大意的任务。要求:1完成对课文的理解,整理关键词语和句子,疑难的地方批注出来。 2班上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四、内容理解1沈括在以虫治虫一文中表达什么看法呢?联系现在治虫害的办法,你赞同哪一种?2梵天寺木塔中喻皓用什么办法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3两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主要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精华、重点,而两文共同运用的详略得当的介绍方法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更好体现出梦溪笔谈是介绍科学成就的作品。【资料宝藏】1关于沈括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位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技术、历史、考古等各门学问都有深入研究。沈括一生在各地为官,积极参加王安石的变法,也是一位政治家。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在其母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少年时代的沈括随其父走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沈括于1063年考中进士,不久升为太史令。熙宁年间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用和器重。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大部分时间在开封研究天文,改革历法。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使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以后他还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1088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汇集平生见闻,撰写了梦溪笔谈。1095年病故于此园,终年65岁。他一生论著甚多,仅据宋史艺文志所录就有22种,共155卷,但现在有传刻本的仅有梦溪笔谈26卷。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在梦溪园中将他一生所见所闻和研究心得以笔记文学体裁写下的著作。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动植物以及医药学等广阔的领域。其中有不少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忠实记录,还有沈括本人深入钻研的科学成果,是中国科技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李约瑟教授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2沈括的成就(1)天文历法方面:沈括注重观测的思想贯穿于他的天文研究中。1074年沈括分别对测量天体位置的浑仪、测量时间的浮漏和测量日影长短的景表这三种天文仪器,提出了改进意见和设计方案。沈括大胆主张使用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十二气历,即以“十二气为一年”,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大尽三十一日,小尽三十日”,“一大一小相同,纵有两小相并,一岁不过一次”,这样,可以做到“岁岁齐尽,永无闰余”。他的建议十分简便科学,比现行的公历格列高利历还要合理。 (2) 在数学方面:沈括主要研究了“隙积术”和“会圆术”等。隙积术属于求解垛积问题和高价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对此,沈括创立了一个正确的求解公式。会圆术是一个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沈括推得求弓形弧长的近似公式。之后,元代的王恂、郭守敬在修改历法、制定授时历中就利用了沈括的这个公式。 (3)在物理学方面,沈括通过纸人实验发现了“共振现象”,他还亲自做凹面镜成像实验。用实验探讨“阳燧引火”的原因。对古代的透光镜作过细心的观测和研究。他提出了“碍”的概念,指出“阳燧(凹面镜)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窗隙中楼塔之间,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悬,与阳燧一也”。这里的“碍”是指某种特殊的几何点,例如小孔成像的孔、凹面镜的焦点或曲率中心。他所记载的“红光验尸”法指出,当尸体的伤痕不易发现时,可在中午用新的红油伞罩在用水浇了的尸体上,则伤痕可见,这是由于红油伞实际起了滤光器的作用,尸体伤痕的青紫处,在红光下比在白光下看得清晰。另外,他对古代透光镜也作过比较合理的解释。特别在磁学方面研究成果尤为卓著。他最早记载了人工磁化的一种简便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造指南针。他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指出地磁场存在磁偏角的人,即磁针所指“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西方的这一发现要比沈括的发现晚400年。对于磁针的装置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即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沿旋定法和单根蚕丝悬挂的缕悬法,最后指出用丝线悬挂的方法最好。(4)在地学方面,沈括对地形地貌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指出泥沙的淤积作用是形成华北平原的真正原因。他首创的立体地图很快得到推广。 (5)在医药学方面,沈括根据实物,对药物名称做了大量的证同辨异工作,并注意收集验方,编有苏沈良方15卷。(6)在声学方面,用纸人显示声音的共振,是沈括的一个发明。古代的琴(或瑟)上,都有宫、商、角、徵、羽、少宫等弦,其少宫、少商分别比官、商高八度音。他剪了一个纸人放在少宫或少商弦上,弹动宫弦或商弦时,在相应的少宫或少商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起来,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用两只琴(或瑟),将纸人放在一只琴的弦上,弹动另一只琴时,相应的弦上的纸人就会跳动。沈括将这种情形统称为“应声”,并指出这是正常的规律。沈括在声学上还提出了“虚能纳声”的见解,即将牛革箭袋放在地上当枕头,“附地枕之,数里内人马声,则皆闻之”。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来,这是由于地面下传来的声波能量衰减小,而箭袋的空腔起了集声作用的缘故。此外,他还研究了古乐钟的发声、古琴的制作和传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