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0064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只能用肉眼观察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C边观察边记录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3若想直观形象地了解并掌握田野中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好的方法是A多方面查阅资料 B听别的同学介绍C在实验室观察标本 D亲自进行野外调查4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蝗虫来说,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因素 B农田中的蛇、微生物和其他蝗虫C农田中的其他蝗虫 D农田中的作物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这句谚语的生物学含义是A.表示出了一个生态系统B表明该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C表明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物间的关系D表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 B草原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7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特别清晰,此时他应调节显微镜的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8下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的“”为主要观察对象,当从视野调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9下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10.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能产生氧气 B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都能进行能量转换 D都同时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11细胞中能够控制有害物质进入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膜 D核膜12.在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结构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13.生长发育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小蝌蚪发育成青蛙,下列与此有关的细胞活动是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 D细胞癌变14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15.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16.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是指A.根、茎、叶 B果实和种子 C种子 D花、果实、种子17.下图为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其中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 C形成各种组织 D遗传物质改变18.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19.“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下列与海带和紫菜同属于藻类的植物是A水绵 B蕨 C白菜 D葫芦藓20.下列结构中,属于新植物体的幼体的是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21.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国槐 B侧柏 C月季 D菊花22.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A.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B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C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D阳光、水分、土壤、空气和适宜的温度23.下列关于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芽中有分生组织 B芽可以发育成枝条C芽都着生在主干的顶端 D芽发育成的枝条上还生长着芽24.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氧气25.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号)和蒸馏水(号)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B实验装置应该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C号试管为对照组,号试管为实验组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活只需要无机盐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5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请在 内填写序号,在“_”处填写文字)26(5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_。(2)食虫鸟、青蛙、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生物能够_环境。(4)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此限度,草原很难恢复原样。(5)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7.(7分)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分别对三种生物的细胞形态与基本结构进行了观察,他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如下:(1)小华观察的上述细胞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它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是它具有_。小华选择的这三种生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均由_构成生命体。(2)由图乙细胞构成_组织。(3)上述三种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细胞的边界_、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_以及细胞质。28.(7分)下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观察到图中的根尖结构,必须先将植物的根尖制成_,然后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想在视野中找到物像,正确的做法是_(选填下列字母)。A对好光后,在目镜内可直接找到物像B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C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D注视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物像(2)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某一区域的细胞多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部分细胞处于分裂状态,由此可判断这一区域是图中的 _。(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 _。(4)下图左侧是某同学探索“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初始示意图,几天后观察到的情况应该是右侧图中的_(选填下列字母)。29.(14分)有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里的粟和子主要指的是植物的果实或种子。植物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结构1、2、3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_。(2)若图乙表示菜豆种子,那么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丰富营养成分的结构是 _,将来发育成新植物根的结构是 _。(3)若图丙表示玉米种子,那么图中结构A与图乙中的结构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结构A表示的是_,因而准确地说,我们常说的玉米种子实际上是植物的_,它是由图甲中的 _发育而成的;而菜豆种子则是由图甲中的 _发育成的。(4)下图表示选取四粒健康饱满、有活力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黑色图形部分表示对该种子不同部位进行切除,将处理过的种子种在花盆中。下列对四粒种子萌发情况做出的预测中,合理的是_(选填下列数字)。如果1、2、3、4都不萌发,可能是因为这些种子处在休眠期如果这些种子不是处于休眠期,则1、2、3、4都可以萌发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只有1号种子才能萌发如果环境条件适宜,1、2号种子都可能萌发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胚受到损伤4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可能原因是缺少光照30(7分)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去甘肃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游学,由当地的科研人员介绍得知当地属于典型的荒漠生态系统,在土壤干旱、贫瘠的地方,分布着荒漠植物如泡果白刺、唐古特白刺等。提高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率,可以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一定的作用。小明和同学们收集了这些植物的种子,对影响这些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进行了研究。(1)荒漠植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2)泡果白刺等植物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_。(3)小明和同学们的实验如下:实验步骤:每组取泡果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种子各50粒,将种子放入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滴少许蒸馏水将种子浸湿,放置在植物生长培养箱里,设置不同温度并置于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每24 h进行萌发检测,统计萌发个数。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实验中的两种植物种子来说,实验变量是_。实验过程中,两种植物的种子均放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这是为了避免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的环境温度对_的种子萌发率影响更大。位于河西走廊的荒漠生态系统常年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由此推测此气温环境更适宜_的种子萌发,判断的理由是_。31.(10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沙漠地区经常有风沙,风可把沙子刮到空中,当最小的黏粒落在地面后就可形成一层质地细腻的结皮层,同时掩埋在结皮层内的藻类、菌类、地衣和苔藓组成生物土壤结皮层。苔藓植物体形微小,常集群生长,从而形成减缓地表径流、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的保护层,对沙丘结皮层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苔藓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可产生雌、雄生殖器官,由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形成孢子体,孢子体产生的孢子在适宜环境中萌发形成原丝体。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苔藓植物还可进行营养繁殖(无性生殖),由植物体直接产生原丝体。有时苔藓植物的茎叶碎片也可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原丝体。不论上述哪种方式产生的原丝体,都可产生芽体,由芽体产生下一代植物体。因此,苔藓植物可适应多种生活环境并繁殖后代。沙漠地区能够大面积繁殖形成结皮层的主要是真藓和双色真藓。真藓适于生长在多光而干燥的生活环境,双色真藓常生长在较阴湿的林间空地,两者均可形成大面积结皮层,其他喜光藓类则可填补空白。这些苔藓植物的配合生长对生物结皮层的扩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生长的藓类结皮层中双色真藓、真藓和土生对齿藓的植株平均密度分别是161.8株/平方厘米、78.4株/平方厘米和84.0株/平方厘米。如果从结皮层形成的时间分析,最先形成的是真藓结皮层。实验数据证实,有生物结皮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无结皮土壤,说明生物结皮层有明显的积累营养元素的作用,对贫瘠沙地土壤的肥力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综合上述可知,苔藓结皮层对改善沙漠地区土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苔藓植物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_,叶中也没有_。(2)苔藓植物可适应多种生活环境并繁殖后代的原因之一是_。(选填下列字母)A可以有性生殖B可以无性生殖C既可以有性生殖也可以无性生殖(3)真藓适宜生活在_ 的生活环境,双色真藓则生长在_,由此可见,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是_(填“相同”或“不同”)的。(4)自然生长的藓类结皮层中,_的植株平均密度最大,如果从结皮层形成的时间分析,最先形成的是_。(5)苔藓结皮层对改善沙漠地区土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_。(选填下列字母)A. 常集群生长,是减缓地表径流、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的保护层B结皮层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质含量高,可改良贫瘠沙地土壤的肥力C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配合生长利于生物结皮层的扩展和稳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ADCAD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BADCCAD题号2122232425答案BBCB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5分)(1)食物网(2)太阳能(3)适应(4)自动调节(5)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27.(7分)(1)甲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分,分级赋分) 细胞(2)神经(3)细胞膜 细胞核28.(7分)(1)临时装片(玻片标本) B(2)分生区(3)成熟区(4)C29.(14分)(1)雌蕊(2)子叶 胚根(3)果皮和种皮 果实 3子房 4胚珠(4)(3分,分级赋分)30.(7分)(1)生产者(2)茎和叶(3)温度 光照唐古特白刺泡果白刺 在10时泡果白刺的种子萌发率更高(合理即可)31.(10分)(1)导管 叶脉(2)C(3)多光而干燥 较阴湿的林间空地 不同(4)双色真藓 真藓结皮层(5)ABC(2分,分级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