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0052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并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的科学态度。4.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知道回声现象和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通过“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手机”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二、本节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三、本节难点1.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歌曲黄河大合唱的音频。分组实验材料:锯条、鼓、豆子、细线下端拴一个泡沫塑料小球、水槽、水、音叉、橡皮小锤、口琴、收音机、铁架台等。五、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兴趣培养与激发: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外自由支配空余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满足了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达到上述目标,体现分工合作,彰显个性,每个探究小组可以分发不同的器材,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能够发声的物体,在小组内探究交流。2.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3.探究过程方法:一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即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区别。二是运用了归纳的方法,即通过大量发声现象的归纳,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三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是借助音叉触及面颊时的感觉,音叉击起的水花来显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六、学情分析1.知识和方法方面:(1)学生对声现象比较熟悉。(2)由于学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学生刚接触探究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故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只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等要素进行强调。 2.心理方面:学生对物理课程肯定会充满新鲜、好奇感,也可能会有一定的畏惧感。教师如何引导以及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物理的学习态度。由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欠缺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以及自身体验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