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教案 浙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9941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2练习使用温度计。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4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4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教学难点: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教学准备:红外灯、烧杯、干沙子、湿泥土、温度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探究为什么江南一带的蝎子生活在土壤的表面,而沙漠中的蝎子白天要钻到沙子下面去?1呈现蝎子生活在沙漠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蝎子在沙漠中藏身的理由。2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3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实验器材(红外灯、烧杯、干细沙、湿泥土和温度计),根据实验目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4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5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关注,如红外灯的安全使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二、讨论: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1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说一说: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在讨论中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2让学生选择一种他熟悉的生物,描述它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理念。三、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学生阅读资料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意义!)25、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尤其是浙江省内的自然保护区。1、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做些什么。(见课件)附资料:(1)有位同学问老师,我国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力气来拯救大熊猫呢?还有位同学问老师:动物园中的一只华南虎一天就吃掉15-25千克牛肉,更不用说其他的花销了,不饲养它,岂不是节约了一大笔资金吗?2、从墨西哥引入澳大利亚得仙人掌,来到澳大利亚后,如鱼得水,不到一个世纪,在2400万公顷的土地上称王称霸。还有,从泰国、缅甸带入我国云南的紫茎泽兰,正以每年30千米的速度向我国北方蔓延。所到之处,别的生物都失去了立足之地。(2)教师通过图表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一些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图表和图片见课件)(3)学生观看影片讨论我国野生动植物减少的原因。(A、人类对动植物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B、外来物种地入侵,使生物种类减少。)(4)承接上一个问题,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野生生物资源。(A、反对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和引进,提倡有计划、合理地利用。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B、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小结:在这堂课里,你知道了什么。(A、自然界的生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自己的环境B、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意义,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从我做起。)课前活动:1、 请每个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一次有趣的小组活动:把豆芽菜籽用水养在一个合适的器皿里(动动脑筋),将它放在教室的窗台上,每日作好观察笔记。两个星期后你发现豆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吗?2、 课前的探究活动探究:为什么江南一带的蝎子生活在土壤的表面,而沙漠中的蝎子白天要钻到沙子下面?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江南一带的蝎子生活在土壤的表面,而沙漠中的蝎子白天要钻到沙子下面?建立假设:(在有日光照射的条件下,沙子表面升温比土壤快,沙子表面与表面以下的温度差异大。)设计实验:(用红外灯对干细沙和湿泥土进行照射,5分钟后切断电源,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干细沙表面(湿泥土表面)的温度,同时用煤油温度计测量干细沙表面(湿泥土表面)以下2厘米、6厘米的温度,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搜集证据,验证假设(对实验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分析):干细沙的温度/湿泥土的温度/表面2厘米处6厘米处做出结论: 假设成立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教学反思03年10月份我就科学第1册第2章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上了一堂公开课,在整个备课及教学的过程中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科理念即生物的适应性思想,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物都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自身的生存环境。要帮助初中一年级的学初步建立这样一种思想,仅仅依靠列举几个简单的自然现象或者几句简单的说教恐怕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只有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身就一些简单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生物的一些行为,理解“适应”是怎样一回事。在没有更好例子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一次科学探究,而不是为了教学进度或是因为现象及产生现象的原因过于简单而放弃,否则学生不仅失去了一次动脑动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失去了一次深入理解“生物适应性”的机会,实在可惜。从探究活动推广出去,就生物的适应现象,学生肯定还有话要说,此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尽情发挥,而不是教师自己简单的列举。当然教师也可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影片或资料,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思想:生物的适应现象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介绍“生物的多样性”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从介绍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入手,尤其是一些珍稀的动植物,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讨论: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为什么减少?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些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新东西,接受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对何为“多样性”教师要讲解清楚,这样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也为了不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在这节课里,通过学生探究、课堂分组和全班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如蟑螂一定是有害的吗?是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不能吃?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教师也了解到学生比承认的环保意识更强,他们决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生物,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