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讲 声现象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8840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讲 声现象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讲 声现象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讲 声现象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运动 声 物态变化 光 第2讲 声现象试题考题自测体验1.(xx江西中考,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2.(xx江西中考,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3.(xx江西抚州中考,4)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4.(xx江西抚州中考,7)“玉兔号”月球车底部安装了一台测月雷达,可发射(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探测二三十米厚的月球土壤结构。5.(xx江西中考,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靠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6.(xx江西中考,9)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考点巩固迁移1.(xx四川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2.(xx江苏南京中考)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xx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4.(xx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预测题1.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变大,较高的“保真度”是要求能较好地保持原声的。2.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3.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写出一条即可)(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 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 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有关。(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在生活中,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信号转化为信号的装置。【实验扩展】(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利用上述设备还能研究的问题是(可添加其他仪器等,写出一条即可)。答案:考题自测体验1.答案:响度频率解析: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由题图可知,应该为响度;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应为频率。2.答案:振动解析: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答案:响度开小音量解析: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建议开小音量、关闭门窗或拉上窗帘,其中开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或拉上窗帘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答案:超声波解析:“玉兔号”月球车底部安装了一台测月雷达,雷达探测仪发射的信号能穿透很厚的月球土壤,所以要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它利用的是超声波。5.B解析: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观众耳中的;打鼓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鼓声响度越大;音色能反映出不同发声体发声的特色,因此观众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故A、C、D三选项的分析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鼓槌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产生的,因此B选项的分析不正确。6.C解析:A.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100 km/h,不合题意;B.交通标志牌,图中的“20 t”表示车辆限载20吨,不合题意;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D.交通标志牌20 km表示距南昌20 km,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巩固迁移1.答案:变小介质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电铃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电铃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答案:振动空气声源解析: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叙述正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叙述正确;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叙述正确;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D叙述错误。4.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正确;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音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正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大,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低一些,而不是音调,故D错误。预测题1.答案:响度音色解析:“扩音”可使声音的振幅增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保真度”是保持了原声的音色,这样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变。2.B解析: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3.答案:(1)离声源的距离(2)次声波对人有危害(3)离声源的距离(4)扩大声音的响度电流声音(5)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析:(1)现象中“离得很远”“大声讲话”“有的人有的人”这些关键词告诉我们因素可以为离声源的距离、声音的频率或响度、听者的听力等。(2)频率旋钮置于5 Hz的位置,是次声波,人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产生烦躁的感觉,说明次声波对人有危害。(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 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 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即固定声源到人的距离;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这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响度和人耳的听力差异有关。对小明来说,自身的听力无法改变,只能扩大声音的响度。因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使线圈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扬声器就能够发声了,所以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5)太空授课时,“天宫一号”内是有空气的,所以能演示此实验。“天宫一号”外为太空,无空气,无法演示此实验,注意差别。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泡沫小球可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