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8383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如O2、H2、N2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布置作业1.水是(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A. B. C. D.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3.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由水元素组成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 B.河水 C.冰 D.红磷答案:1.B 2.B 3.C 4.C教学反思 本课题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学生比较有兴趣,也很容易掌握,在介绍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时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且掌握较好。介绍有关单质等概念教师语言不宜过多,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理解概念,然后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备课资料水与日常生活 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需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除饮用外,水也是人们进行炊事、洗涤、沐浴、清洁等所必需的物质。有人估计人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升/日,但每日全部生活用水量却需要数十升至数百升。 饮用水是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饮用或炊事用的水。其水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为此,各个国家对饮用水都规定有水质标准。饮用水的水源可采用河水、湖沼水和地下水等自然水,但由于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需要经过适当处理才能饮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供水设施较完备,通过自来水厂能为人们提供比较卫生的饮用水,但广大农村绝大多数仍以河水、井水等自然水直接作饮用水,应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农村也建立了自来水设备。 作为生活饮用水,首先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有益,要不含病菌、病毒,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并且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当然在感官上也要求无色、澄清和无臭味。 我们国家的人习惯饮用煮沸过的水,是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饮用水不是越纯越好。像有些地区饮水中缺碘,就易使人得甲状腺肿大症,造成智力低下(这些地区政府部门特配给人们含碘食盐)。饮用水中缺氟易使儿童生龋齿。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课时分配:2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具准备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推进新课演示 将蔗糖溶于水。提问 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回答 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分子及其特点分析 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图片展示 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 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2.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实验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提问 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回答 氨水使酚酞变红。提问 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长“脚”“跑”A中去了?结论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结论:分子间有间隔。【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分析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课堂练习 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还可再分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答案:1.A 2.D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