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上册,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2)电解水:_;(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_,绝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_,式子两边各种原子的_和_必须相等。,Fe+O2Fe3O4,H2OH2+O2,KMnO4K2MnO4+MnO2+O2,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种类,个数,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步骤如下:(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_;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画“”;(2)配_;(3)标_;(4)改“”为“”;(5)检查前面四个步骤的完整性。注:如果反应物无气体,生成物中有_,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_。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就不用注“”;在溶液中的反应,反应物无固体,生成物有固体,就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_。,“”,反应物和生成物,数字,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都相等,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者沉淀符号,“”,气体,课堂演练,新知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典例精练【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模拟演练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新知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典例精练【例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例3】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显-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Mg+N2Mg3N2,2Mg+CO22MgO+C,模拟演练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D,3.图5-2-1是工业上在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请回答:(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C2H4+H2OC2H6O,化合,课后作业,夯实基础,知识点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是_,未配平的是_,“”和“”符号使用不当的是_,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的是_。HgO2Hg+O2H2O2H2+O2C+O2CO2Mg+O2MgO2Fe+O2Fe3O42P2+5O22P2O5,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2P+5O2P2O5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O2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B,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2,1,2,2,1,2,2,3,4,3,1,2,2,1,2,5,2,4,1,2,1,1,4.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1)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2)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3)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4)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作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SO2+O22SO3,Cu+2AgNO3Cu(NO3)2+2Ag,4CO+Fe3O43Fe+4CO2,C2H6O+3O22CO2+3H2O,5.图5-2-2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填序号);A.B.C.D.(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可以再分,而_不能再分;(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分子,原子,2H2O22H2O+O2,D,能力提升6.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撒该固体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CaO2+2H2O2Ca(OH)2+O2,7.为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工艺上采用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燃料主要为丙烷,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5-2-3所示,由图可知丙烷的化学式为_,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C3H8,C3H8+5O23CO2+4H2O,8.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2H2O。据此回答:(1)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2)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从组成上,_;从性质上,_;从贮存上,_。,O2,硝酸由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硝酸易分解,硝酸储存时应装在棕色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