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通論四詞義引申同義詞,詞義引申,一什麽是詞義引申詞義從一點出發,沿着本義的特點所決定的方向,按照各民族的習慣,不斷產生相關的新義或派生同源的新詞,從而構成有系統的義列的過程稱爲詞義引申。,節竹節說文竹部:“節,竹約也。”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木節後漢書虞詡傳:“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關節呂氏春秋開春:“飲食居處適,則九竅百節千脈皆通利矣。”節氣史記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節奏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節約史記吳王濞列傳:“寡人節衣食之用三十餘年矣。”節操抱樸子名實:“樂飢陋巷,以勵高尚之節;藏器全真,以待天年之盡。”法度禮記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木節關節(截分)節氣節奏節:竹節節約節省(限制)節操法度,信言語真實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有信用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的確韓非子難一:“舜其信仁乎?”憑證史記外戚世家:“用爲符信,上書自陳。”,信使史記韓世家:“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音訊五代齊己驚秋:“褰簾聽秋信,晚傍竹聲歸。”書信唐李紳端州江亭得家書:“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詞義引申導致同源分化樹豎斷段秉柄解懈左佐右佑耳刵魚漁,二本義詞義引申的起點1.本義的界定本義是一個詞的眾多義項中與文字形體構造意圖相切合,有文獻用例佐證的比較原始的意義。,從理論上說,引申是以詞的最原始的意義爲起點的,但詞的原始意義難以找尋。中國傳統語言學設立了一個可操作的概念本義。本義是從漢字字形裏分析出的詞的一個義項,它不是最早的詞義,但是是在造字時就有的意義,所以應當比較早。以本義爲起點來進行多義詞意義系聯,構成義列,僅僅是一種操作方法。,2.本義的探求(1)分析漢字字形,推求造字意圖漢字是據義構形的構意文字,漢字所記錄的詞的較早意義不同程度地寄寓在字形結構中。【據義構形】通過分析漢字形體結構,推求造字意圖可以幫助我們探求詞的本義。【依形索義】,沬,洗,目,州,浴,网,初,益,客,盡,吹,射,(2)查考文獻,確定用例佐證說文刀部:“刀,兵也。象形。”三國志吳主傳:“於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說文又部:“及,逮也。从又从人。”左傳成公二年:“(逢丑父)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而及。”,(3)注意區別造意與實義造意:字形的構造意圖【字的本意】實義:造意反映的詞義【詞的本義】說文麤部:“,鹿行揚土也。從麤,從土。”說文齊部:“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說文羽部:“習,數飛也。从羽从白。”,說文爪部:“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說文辰部:“辰,震也。三月,陽气動,靁電振,民農時也。物皆生,从乙、,象芒達;厂,聲也。辰,房星,天時也。从二,二,古文上字。”,蜃耨(nu),三詞義引申的方式1.連鎖式朝早晨朝見朝廷朝代理治玉紋理條理道理,說文玉部:“理,治玉也。”段玉裁注:戰國策“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爲璞”,是理爲剖析也。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於無憾,而後卽安,是之謂天理,是之謂善治,此引伸之義也。戴先生孟子字義疏證曰:“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别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徒步行說文辵部:“徒,步行也。”步兵孙子行军:“塵高而鋭者,車来也:卑而廣者,徒來也。”跟從的人左傳昭公四年:“旦而皆召其徒。”杜預注:“徒,從者。”徒黨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門徒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2)輻射式問詢問說文:“問,訊也。”左傳莊公十年:“既克,公問其故。”慰問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審問詩經魯頌泮水:“淑問如皋陶。”責問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過問柳宗元童區寄傳:“恣所爲不問。”音訊晉書陸機傳:“既而羈寄京師,久無家問。”,慰問過問詢問審問責問,四詞義引申的規律時空引申表時間、頻率、速度的意義與表空間、密度的意義之間的引申。間縫隙一會兒(時間短)近接近近來(歷時短)緩寬鬆遲緩、緩慢急急切緊縮,因果引申表原因的意義與表結果的意義之間的引申。厭飽滿足嫌惡解分解離散信信實相信,動靜引申事物及與事物相關的動作和性質狀態意義之間的引申。鼓鼓器擊鼓封培土疆域習練習熟習會聚會會議次帳幕駐紥厲磨刀石磨【礪】,施受引申施與與接受兩義之間的引申。棄離棄拋棄乞求討施予致獻出求取受接受授予【授】,同狀引申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狀、位置的事物意義之間的引申。钩曲钩渔钩、兵器斗斗勺斗星題額頭標題宇屋宇天宇本樹根基礎窗窗戶聰明【聰】,通感引申相似性狀在不同感覺系統中的意義引申。痛疼痛心痛苦味苦辛苦辣辣味潑辣鬧嘈雜熱鬧靜安靜冷靜,禮俗引申因禮制習俗而產生的意義引申。祭祭祀殘殺朝早晨朝拜昏黃昏結婚【婚】代更替世代,同義詞,一同義詞的界定同義詞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一組詞。同義詞只是某個或幾個義項相同,而不是整個詞的所有意義都相同。【就義項而言,而非詞義系統】1.一個具有多個義項的多義詞,可能與不同的詞形成多組同義詞關係。,一唯一:“獨”、“特”、“單”、“孤”第一:“初”、“始”、“元”、“端”專一:“專”總括:“總”、“統”、“凡”、“概”整體:“滿”、“全”、“皆”,誅責問:“責”、“讓”誅殺:“殺”、“戮”逃逃亡:“亡”、“逋b”逃避:“避”、“逭hun”,2.同義詞關係是變化發展的。履屨戰國以前:“履”是動詞,本義是踏、踩;“屨”是名詞,本義是鞋。詩經魏風葛屨:“糾糾葛屨,可以履霜。”韓非子說林上:“夫冠雖賤,頭必戴之;屨雖貴,足必履之。”戰國以後:“履”有鞋的意義,與“屨”同義。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榮英華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可喜兮。”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行,顔如舜英。”植蓺樹種窮貧往去,3.同義詞的意義並不完全相等,彼此之間有同也有異。【參見同義詞的區別】,二同義詞的確定1對用詩經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緇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孟子梁惠王上:“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孟子離婁下:“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2.連用詩周頌我將:“儀式刑文王之典,曰靖四方。”孟子梁惠王上:“后稷教民稼穡,樹蓺五穀。”孟子梁惠王下:“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3義訓說文:“頂,顛也。”“顛,頂也。”說文:“遭,遇也。”“逢,遇也。”說文:“把,握也。”“持,握也。”說文:“逝,往也。”“往,之也。”說文:“祉,福也。”“福,祐也。”“祐,助也。”說文:“式,法也。”“模,法也。”“辟,法也。”“范,法也。”,三同義詞的區別1外延寬窄有別好美“好”專指女子,“美”可兼指男女。(“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婦女“婦”專指已嫁爲婦,“女”可兼指已婚和未婚女子。(“女也不爽,士貳其行。”),2程度深淺有別飢餓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淮南子說山訓:“寧一月飢,無一旬餓。”疾病說文疒部:“病,疾加也。”,3使用對象有別鏤刻切琢;磋磨爾雅釋器:“金謂之鏤,木謂之刻,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零落說文艸部:“凡艸曰零,木曰落。”,4句法搭配有別畏懼孟子梁惠王下:“天下固畏齊之強也。”左傳桓公二年:“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懼,遂弑殤公。”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之適往戰國策齊策四:“驅而之薛。”論語子路:“子適衛。”孟子滕文公下:“往之女家。”,5.感情色彩有別誅殺弒淮南子齊俗:“周公族兄誅弟,非不仁也,以匡亂也。”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四同義詞的辨析1.語言環境分析法通過同義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來觀察它們意義上的不同。語言環境分析法在具體操作上又有置換和比較兩種。,(1)置換把甲詞換到乙詞常出現的語句中去,看是否還通順,是否還保持原義。“同語境中觀察其異”。完全莊子庚桑楚:“唯全人能之。”杜甫石壕吏:“出入無完裙。”【完整】周禮醫師“十全爲上。”【全部】,(2)比較從甲乙兩詞各自出現的語句或者兩詞對舉的語句中,比較歸納兩詞意義上的區別。視望捕蛇者說:“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荀子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曹劌論戰:“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哭泣號禮記檀弓下:“孔子過太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軾)而聽之。”【有淚有聲】說文哭部:“哭,哀聲也。”戰國策趙策四:“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爲之泣,念悲其遠也。”【無聲有淚】說文水部:“泣,無聲出涕曰泣。”漢書劉向傳:“號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哭而有言】說文号部:“號,呼也。”,倉庫韓非子十過:“倉無積粟,府無儲錢,庫無甲兵。”沐浴洗盥論衡譏日:“且沐者去首垢,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2.對立意義分析法用不同的反義詞來辨別同義詞的差異。貧窮“貧”對“富”,指衣食財物的匱乏;“窮”對“達”,指學問仕途的阻塞。莊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窮達貧富。”,曲屈“曲”對“直”,表示性質狀態;“屈”對“伸”,表示動作行爲。禮記經解:“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周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堅彊剛“堅”對“脆”,強調硬度;“彊”對“弱”,強調力度;“剛”對“柔”,強調韌性。韓非子難勢:“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戰國策韓策:“天下之彊弓勁弩皆自韓出。”詩經大雅烝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3.探求本源分析法通過追溯同義詞不同的引申派生關係來確定它們之間的不同。崇峻崇:高大尊崇、崇敬峻:高而陡峭嚴厲、嚴峻、嚴苛,遷徙說文辵部:“遷,登也。”詩經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于喬木。”“遷官”與“徙官”不同,“遷官”也稱“升遷”,是提職,“徙官”是一般的調職。,狗犬爾雅釋畜:“未成豪,狗。”郝懿行爾雅義疏:“狗犬通名。若對文,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散文,則月令言食犬,燕禮言烹狗,狗亦犬耳。”,4.借助前人訓詁材料說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釋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漢書高帝紀:“美須髯。”顏師古注:“在頤曰須,在頰曰髯。”,吳越春秋:“迎風則偃,背風則仆。”左傳:“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孟子:“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說文音部:“響,聲也。”段注:渾言之也。天文志曰:“鄉之應聲。”析言之也。鄉者假借字。按玉篇曰:“響,應聲也。”說文部:“器,皿也。”段注:皿部曰:“皿,飯食之用器也。”然則皿專謂食器,器乃凡器統偁。”“器”下云“皿也”者,散文則不别也。,說文牙部:“牙,齒也。”段注:壯各本譌作牡。今本篇、韵皆譌,惟石刻九經字樣不誤,而馬氏版本妄改之。士部曰:壯,大也。壯齒者,齒之大者也。統言之皆偁齒,偁牙。析言之則前當脣者偁齒,後在輔車者偁牙,牙較大於齒,非有牝牡也。釋名:牙,樝zh牙也,隨形言之也。輔車或曰牙車,牙所載也。詩“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謂雀本無角,鼠本無牙,而穿屋穿牆似有角牙者然。鼠齒不大,故謂無牙也。東方朔說騶牙曰:其齒前後若一,齊等無牙。此爲齒小牙大之明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