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课题小组作业(明治维新成功原因).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28158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课题小组作业(明治维新成功原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近现代史课题小组作业(明治维新成功原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近现代史课题小组作业(明治维新成功原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成功原因分析,工程管理,为什么要进行明治维新(背景),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过程),明治维新的结果(影响),背景,黑船事件(外因),幕末危机(内因),幕末危机(内因),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传播。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德川幕府的黑暗统治,黑船事件(外因),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外国的坚船利炮,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武装倒幕的根据地又称为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土佐,肥前。,改革派的建立,为什么要进行明治维新(背景),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过程),明治维新的结果(影响),过程,殖产兴业(经济),文明开化(教育),富国强兵(军事),.,殖产兴业(经济),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富国强兵(军事),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1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文明开化(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此外,社会、交通、司法、宗教等方面也出台一系列、多层次的措施,实现国家社会的改革。,社会体制方面,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其他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政府通过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建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过程结论,殖产兴业(经济)推进原始资本积累,由封建社会转型至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开化(教育)重视教育、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富国强兵(军事)大力发展军事,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及军事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明治维新(背景),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过程),明治维新的结果(影响),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维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而随着俸禄渐次缩减,武士的经济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种种皆导致士族对明治政府的不满,武力抗争因此接二连三地发生。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公布,成为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1890年,日本国会(帝国议会)正式开始运作。,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天皇,1、改革时日本的内政状况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国家,一方面存在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权政治体制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领土又被分割为二百多个藩国,保留了由领主在自己藩国内实行统治的政治格局,每个藩的领主都拥有独立的而且是世袭的军政实权,因而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由于一些藩国和幕府长期对立,甚至发生公开对抗,这就为革新势力进行反对幕府的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2、日本社会系统的独特框架结构,.,成功的内部因素,与土地制度相对应的幕藩体制,使日本的大名有半独立于德川幕府的传统,以至于长州、萨摩等藩能违背幕府旨意,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和军事技术,从而成为反对幕府的根据地。3、改革时的社会经济德川时代,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开始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商人为代表的商业资本直接控制生产,是日本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大阪附近的棉织业中心河内为例,在19世纪中期出现了许多经营“木棉寄屋”的包买主,他们收购农村手工业者的产品,后来资本家设立自己直接经营的手工工场,从贫苦农家招募“机织下女”即女工从事生产。幕末,由包买主直接控制生产从事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经营方式,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陆续在制丝、丝织、棉织、陶瓷、酿酒、造纸等生产部门出现。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如浓尾、泉州地区的棉织业部门,工场手工业已开始占据统治地位。,4、武士阶层的作用,明治维新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即时人所谓的“志士”,“志士”就是狂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具有很大抱负的政治活动家,并且他们接受或部分接受资产阶级思想。他们主要出自下级武士或武士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具有忠诚、尽职、勇敢、荣誉感等武士的传统价值观,同时在洋学和西方近代文明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已具有一定的近代西方思想萌芽。他们宣传变革主张,培养维新力量。日本在幕府统治末期能涌现出一群能文能武,既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又有世界视野和近代政治思想的志士,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之一,5、特殊的地理环境,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西北地区的边远之处,与西方工业国家距离遥远,加上幕府统治者执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它在1853年被美国人的军舰“叩关”以前,几乎没有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而当西方资本主义来临时,恰恰因为日本地理位置的偏远和市场的相对狭小,没有使日本像印度、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那样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且日本诸岛之间联系紧密,既有利于民族的统一性,又便于新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一旦遭受到外来压迫,日本国民自然容易形成共同的危机感,进而作出正确的反映。6、独特的日本文化(易于吸收外来的民族特性),日本在历史上有善于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不是盲目地加以排斥。日本曾提出“和魂汉才”的口号,积极地有选择地吸收中国文化。在被迫打开国门后,又提出“东洋道德,西洋技术”的口号,把移植西方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甚至当时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日本是身在亚洲的欧洲国家。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入。所以它能够以西方国家为榜样,较为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成功的外部因素,1、思想运动的启蒙西欧各国在社会变革和革命之前都会有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日本也与之相近,在明治维新前也出现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兰学运动。兰学的发展为明治维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具体表现:首先,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其次,日本文化价值观的转变。日本人开始认识到传统东方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价值观开始发生朝向西方和近代化的转变,其突出表现在医学上的转变。其最终结果是“和魂洋才”取代“和魂汉才”并且这一思想逐渐普及。第三,统一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上的觉醒。由于西方的冲击及其导致的以洋学为主体的启蒙运动的影响,日本人想要建立像大英帝国那样国家的体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许多武士、知识分子甘愿为此付出一切,这是同时代的中国士大夫所不能比拟的。,2、良好的国际环境,当时的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压力,使明治维新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它的国内改革能够在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实现。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则已经联合世界强国,并且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而在后期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虽说日本已经完成明治维新,但客观上仍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总结,作为独特现代化之路的日本明治维新,其成功是复杂的内部、外部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几个原因外,、政治经济结构、幕府的腐败统治、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等明治维新的确是使日本强大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说成功是指的现代化转型,指的是使日本变成一个现代社会,经济上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那么就这点而言,明治维新显然是不成功的。明治维新以后,虽然曾经有过几年的比较民主的时代,就是所谓的大政民主了,就是昭和以前明治以后的那几年,是日本这个社会相对而言最开放最开明的时代,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很快日本就出现了那种专制化、法西斯化、军国主义化,以至于走向了后来那种军部独裁、那种法西斯军国主义的道路。所以成功不成功只是相对而言,或者说从不同方面分析得出的结果。但是我们要肯定这么一点就是一场改革只要能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它就是一场成功的改革。,Thanks!,工程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